沙健孙: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11-08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历史,正如邓小平所说,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对这个问题如何回答,直接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如果把毛泽东领导时期党的历史说成漆黑一团,如果把毛泽东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加以否定,那就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就会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就会使党和国家在政治上迷失前进的方向。
上个世纪后期,美国的反共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中,曾经建议苏联的自由化分子集中力量攻击和丑化斯大林,批判“斯大林主义”。他认为,一旦把斯大林全盘否定了,苏联共产党、苏维埃政权的历史就站不住脚,苏共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就会失去历史的依据。苏联的自由化分子正是按照这个反共战略,在戈尔巴乔夫、雅可夫列夫等的支持下,从历史问题上打开突破口,展开反共反社会主义活动,直到导致苏共解体、苏联垮台的。这个历史性悲剧所提供的严重教训,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长期以来,一些人想在中国践行布热津斯基提示的反共战略,不遗余力地做“非毛化”的文章。早就有人公开说过,必须“清算毛泽东主义”、“消除毛泽东主义的影响”,否则“我们将不能越过前面的这堵墙,并且向前进”。他们之所以热衷于这样做,是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确立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奠定基础的,这些人既然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否定社会主义,他们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视为一堵必须推倒的拦路墙,就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了。对这些人持续掀动“非毛化”思潮的政治企图,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它造成的消极后果,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党的早期的重要活动家。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开始,在将近42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具有崇高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这种历史地位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以无可置疑的基本事实为依据的,是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所共同确认的。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说:“回想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49至1976年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他始终是中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领导人。党的第二个历史问题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这是对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共和国历史的基本评价。
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即:国体——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又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不仅巩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而且为当代中国尔后的一切发展、进步创造了政治前提、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重要的积极成果。
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这包括:指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将带有中国的特点;提出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阐明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如: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根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提出关于两类矛盾的学说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提出在政治生活中判断是非的六条标准,等等);制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论述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思想;等等。
毛泽东带领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三,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展。
首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不仅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增强国防力量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条件,而且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为中国与外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平等的原则下发展经济往来创造了前提。
其次,中国经济从总体上得到了相当快的发展。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看:从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1.4%。从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来看:1957年和1978年,谷物3→2,棉花2→3,猪牛羊肉2→3,化学纤维26→7,布3→1,煤5→3,原油23→8,发电量13→7,钢9→5,水泥8→4,硫酸14→3,化肥33→3。除了少数农副产品产量的位次保持不变或稍有后退外,谷物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位次都明显提前了。
再次,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167亿增长到1976年的9.3717亿。同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市斤增加到615市斤。这就是说,全国总人口增加了近4亿人,增产的粮食不仅多养活了这4亿人,而且还在总人口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使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了近200斤。1949年,全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仅35岁。1975年,提高到63.8岁。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和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和国防建设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这不仅为中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且有效地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毛泽东领导时期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物质前提。
第四,创造建设社会主义的和平国际环境。
在毛泽东制定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三中全会以来》下第815页)正是在毛泽东领导的时期,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于1971年10月得到恢复。毛泽东还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1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西方对中国封锁禁运的局面开始被突破。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的功绩。
正因为取得了以上这些巨大的成就,中华民族才得以光荣地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古老的中国才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为空前的民族英雄、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建立的不朽功勋已经永远地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历史本身最有力地宣告了那些歪曲、丑化毛泽东和毛泽东领导时期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彻底破产。
诚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犯过不少错误,甚至包括“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犯过的那种严重的错误。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错误,切实从中汲取教训,这是没有疑问的。不过,在分析和研究党在历史上经历的曲折和犯过的错误时,有几个情况需要注意: 第一,要看到在整个党的历史上,错误和挫折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并不是它的本质和主流、主题和主线。即使对党史上某个犯严重错误的时期,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第二,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看待党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和曲折,着重于分析当时环境,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此类错误重犯的办法;而不应当单纯地着眼于个人的功过。第三,要反映党和党的领导人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现错误、制止错误、纠正错误的历史过程,帮助人们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政党,它不但善于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习,而且善于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它是具有很强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批评错误的时候否定应当维护的正确的东西,不至于损害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才能对错误本身做出科学的冷静的分析,从中引出应有的历史教训。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上指出: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这些意见,针对性很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都警示我们:正确地认识、把握和宣传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领导时期党的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而且是我们应当承担的一种重大的政治责任。
网编: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