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于文博:价值·要义·传承: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发

发布时间:2024-02-22
字体: 打印
分享: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发,主要体现为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充分展现了中国气韵、中国气度、中国气象。

一、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多角度阐扬。从文化传承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从文化发展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沉积淀;从文化建设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血脉源泉。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肯定,可以视为对“古今中西之争”的破解超越。

  (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形态。“文化”与“文明”有着多种不同的语境,含义也有广狭之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侧重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不同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了具有层累性、继承性、递进性的不同文化形态。“中华文明”的“文明”侧重于总括性描述,是与世界其他文明并行、对照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气质,更具有整体性、包容性、独特性。中华文明生命体不是多种文化形态的简单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中华文明的机械组成部分,而是代表了经过历史淘洗、检验的精华。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具主体性与开放性,既彰显着坚定不移的文化自我,又展示着交流互鉴的宽广胸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在漫长的历史文明演进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随时间流逝而被淹没,反而滋养了生生不息、前后相继的中华民族。在鲜活的现实文明传承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现代进程而失去光彩,反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始终传承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描绘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向往,凝聚了广土众民的精神追求,铸牢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基、思想精华和基因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事业之基、力量之源,为治国理政、理论建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需要倍加珍惜、精心呵护、科学传承。

  (二)文化自信的深沉积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要渊源。从本质上说,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并非凭空而来,也并非盲目自大,而是在波澜壮阔的文化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层整合和有效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文化的层累濡染,也是文化的共时显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文化自信的内容,也是文化自信的源头,代表了文化自信的历史厚度和深沉积淀。只有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才能更加从容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主体性的关键基点。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生动体现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怀有自尊自主的理性态度、自觉自信的总结剖析、自立自强的创新创造,成就了文化上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对传统文化不加辨别地照搬照抄,而是在深刻觉醒、认知和更新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把握发展规律、主动自我分析、始终保持进取。强调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充分有力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更有高度、更具温度的历史自觉自信和文化自觉自信。经过传承创新、经由“第二个结合”转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机理,成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的重要力量。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血脉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血脉源泉,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现代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2]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扩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眼光和文明视野。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自我厌弃、否认传统、割断命脉。中国式现代化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新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底色。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应“古今中西之争”。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增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厚度,为有效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强调:“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2]“古今之争”侧重于古老中华文明在现代如何实现发展,“中西之争”侧重于中华文明如何看待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密码就在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和根本关联。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全部照搬,而是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古老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实现生长迭代;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两个结合”,在保证文化主体性的同时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焕发生机。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血脉源泉,有力驳斥了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对于破解超越“古今中西之争”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广泛、内容广博。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立足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在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根基的基础上,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系,全面彰显了有助于承担中华文化新使命的文化精髓和文化要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悠久厚重的中国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赖以产生壮大的土壤,是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的根基。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一以贯之。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研究的注重,内蕴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

  第一,为中华文明历程提供依据。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程的研究阐释作为奠基工程。习近平多次通过现场考察、集体学习、致信祝贺等方式表达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考古工作的重视。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余年来,学者们筚路蓝缕、接续奋斗,填补了甲骨文发明以前中华大地上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一万年的文化史、百万年的人类史均已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考古发现和研究所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脉络、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已经得到切实证明和广泛认可。广大考古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更好地认识研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和可靠依据,为透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厚资源和有力证据。

  第二,展现中华文明灿烂成就。文明发展离不开文化载体。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是优秀文明资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民族血脉的实证、中华文化基因的承载,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对于参考印证、丰富完善、完整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具有重要作用。在保护传承考古成果、文物古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习近平强调要做好研究阐释和价值挖掘。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足以证明,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果。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这些真实可信的灿烂成就,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独特性和先进性,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文明载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成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

  第三,打破单一文明评价标准。在继承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中华文明历史的完整深入了解和对多种文明观点的积极主动回应。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典籍的珍视、对考古发现的赞赏,既体现了强烈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也打破了西方世界以单一标准评判人类多样文明发展历程的偏见。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将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评判标准,由此判断中华文明仅有自商朝晚期以来3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据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更为符合历史实际的文明认定标准,即把国家的出现看作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距今5000多年前,中国已进入实质性文明阶段[3]。习近平高度评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1]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得到了世界公认,充分证实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5000多年历史是真实可信的,有力证明了在人类古代文明中始终绵延不断的只有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比坚实的历史根基和传承谱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文化载体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文化内核深邃绵长、历久弥新。考古遗址、文物古迹、典籍文章等文化载体,与思想理念、价值信念、道德观念等文化内核,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关联性、综合性的内涵,需要研精阐微、系统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进行了系统阐释。这些思想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重点,是“第二个结合”的可能性保证。

  第一,核心思想理念。面对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书目典籍、口耳相传的传说故事、众说纷纭的思想流派,需要对核心思想理念加以精准整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整体,注重梳理核心思想理念体系,从中汲取珍贵资源和深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在探索世界、认识自我、辛勤劳动、团结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涉及到世界发展变化、国家社会治理、个人安身立命等方方面面。比如,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社会向往,与天地参、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追求,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理思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刚毅坚卓、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以义为先、见义勇为的行为准则,民胞物与、休戚与共的道德境界,亲仁善邻、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贯穿在这些思想理念之中的深层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价值标准和道路选择。

  第二,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4]养成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构建道德社会,是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总结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展现中华文明的突出道德气质。在理解世界层面,注重天人合一、德行天下的道德基点,日新其德、万物化育的道德境界;在国家治理层面,注重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典范作用,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教化方向;在人际交往层面,注重礼义廉耻、反躬自省的荣辱观念,亲亲仁民、讲信修睦的社会风尚;在人格修养层面,注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德行追求,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评价标准。中华传统美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价值,至今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观念;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开放性,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辩证继承、拓展完善。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大力弘扬这些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华传统美德,能够更好地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第三,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充沛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构筑的是一种全面的、人文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背后的理念集中昭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风俗习惯、情感追求和生活向往,包括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处世原则,文以载道、托物言志的表达偏好,理事不二、情景交融的审美体验,俭以养德、和谐自处的生活理念等。这些内容已经内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贵悠远的人文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响。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强调中华人文精神整体气质的同时,着力突出重点。比如在文艺工作中注重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5]言之有物、意境高远的中华美学精神就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影响力和感染力,需要结合时代条件总结弘扬。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根基和思想精华的“再总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明确要求。“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6]与“生物基因”特点相通,“文化基因”即内蕴于历史进程之中、始终发挥作用的文化内核,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根本特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层剖析,深入到基因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系进行了提炼总结,系统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代表了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结晶”,体现了构建文化基因体系的清醒自觉和独特创见。

  第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面认识、理性分析、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华文明的5个突出特性。其一,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民族的历史跌宕起伏但延续不断,其精神奥秘就在于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意识,使中华文明始终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延续力。其二,突出的创新性。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奋进精神和创造禀赋激励中华民族一路披荆斩棘、向上攀登,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和世界领先的文明奇迹。其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民族自古认为,多元一体、团结和睦是值得肯定的价值追求,而蓄意挑衅、制造分裂是历史的逆流、民族的祸端。其四,突出的包容性。承认、直面、尊重多元文化,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实现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互鉴,保证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其五,突出的和平性。尚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集体和他人为重,珍视和平、力求和睦、崇尚和谐。

  第二,突出特性构成有机整体。连续性是首要特性,创新性与连续性互为表里,统一性与包容性密切相关,包容性与和平性共存共生。连续性与创新性相互支撑,连续不是毫无生气的机械复制,而是不断突破创造、发展进步,表现为在历史延续中主动开创新局的创新勇气和魄力。统一性与包容性紧密相连,开放包容的宽广襟怀,成就了“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保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各美其美”的差异和“美美与共”的团结,广土巨族超越差别凝聚成一体。包容性与和平性同向同行,和而不同、尊重差异的包容性无论是在看待本民族内部文化形态,还是认识和其他文明关系时,都能够秉持理性和平的态度,相互尊重、推己及人,反对强人所难、以邻为壑、弱肉强食、恃强争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深层互动、不断发扬。

  第三,突出特性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文化思想对5个突出特性的精辟总结,并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体系的深入探讨和全面概括。这一概括既尊重历史传统,又深刻影响现实,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也是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须立足自身特点,选择走自己的路。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创新自立的品格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进取。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定信念,国家的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民族的凝聚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运。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抱着平等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各国家文化,吸收借鉴一切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有益文明成果。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坚决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在政治上文化上永远不霸凌他国、不强迫他人,主动为人类发展贡献、为世界和平奔走、为国际秩序尽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是绵延不断的生命体,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博物馆里的学问,而是鲜活的生命绵亘,能够使中华民族在变乱交织的时代,更为自尊自立、平和从容。

三、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视野,站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对于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作出一系列论断和部署,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焕发的时代气象。

  (一)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植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土壤之中。纵观百余年来的历史,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和生长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文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和重构,不仅完成了发展上的跨越,也成就了文化交融的佳话。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必然选择。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视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遵循。

  第一,在“契合”基础上实现“结合”。在“第二个结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单纯被结合、被改造的对象。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契合、深层融通,“结合”才有了坚实基础和充分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底蕴、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深厚滋养。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延续,引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在“结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第二,“结合”形成了有机生命体。“第二个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组装,而是打破原有生命特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形成文化新生命的“化学反应”。在新的有机文化生命体中,马克思主义得以牢牢扎根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从容面对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7]“魂脉”与“根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透彻洞见。“魂脉”“根脉”本为一体、密不可分,是同一个文化生命体的内在机制。“魂脉”与“根脉”互为前提、不可偏废,“魂脉”代表旗帜、灵魂,“根脉”代表根基、源流。失去“魂脉”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根脉”就会失去底色。在新的文化生命体中,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使得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时代话”。

  第三,“结合”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第二个结合”既是对已经形成的文化生命体的深刻阐释,也是面向未来的思想引领;不是前提性的讨论,而是现实性洞见和前瞻性部署。“结合”立足当下,“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中华文化血脉,既反对全盘复古、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反对文化虚无、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结合”面向未来,在探索理论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更加充分调动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源和宝贵基因,铸就更为宽广厚重的文化生命。经由“结合”形成的文化生命体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鲜活生动的。通过不断深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图景的转化中得以呈现新内涵、新样态,中华文明得以实现成长更新。

  (二)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的具体要求之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待文化传统的科学态度和传承方法,又成为了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现路径。

  第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寓意深远。创造性转化侧重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进行时代阐释,对陈旧的表现形式进行现代更新;创新性发展侧重于以时代进步为依托,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层面的充实、发展和完善。“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在礼敬、尊重基础上的转化发展。在保证源远流长中华文脉代代相传的同时,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传承与创新并行并重,连续性与创新性相辅相成,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深邃洞察和扎实践行。

  第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整体语境。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立在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准确领会和对中华文化精华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不可以厚古薄今、以古非今。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系,更好服务于当代文化建设;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引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源头活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立足当代文化建设需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持之以恒不断深化。

  第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在守正创新。守正的重点是传承文化精髓和文化基因,创新的重点是突出时代新进步、新进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推进和升华,是在已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进行精准区分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和内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即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有其产生的特定背景和具体语境。对于已经公认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不可以全盘照抄,而是要坚持守正创新、突出主动意识、积极推陈出新,使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有益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三)持续与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的应当成为现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和感召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具备国际视野和世界观光,既能够立足自身、吸收借鉴、为我所用,又能够展现优良传统、讲好文化故事,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9]。

  第一,充分尊重文化多样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包容差异、多样共存的过程。中华民族自古就认为,差异才是常态,差异才有多样,多样才能交流,交流才能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求同存异的包容气质、崇尚和合的和平气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基因和价值选择深切影响了当今中华民族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共存,反对文明隔阂、冲突、优越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态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承认、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超越了“西方文明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兼容并包的特质和达济天下的胸怀。

  第二,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等于故步自封、自我满足,而是要开放包容、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在相互借鉴与价值竞争共存的背景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需要出发,坚持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出发,兼顾主体性和开放性,既不简单照抄,也不粗暴排外。“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10]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善于借鉴、理性谦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在吸收人类文明养分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历史上,中华文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在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大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髓、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对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以世界视野、中国立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就人类多彩文明。“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1]通过转化发展、传承弘扬、宣传推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