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姜佳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实践

发布时间:2024-03-18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绘就了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千万工程”20年来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的浙江样本。
  一、产业重构:激活农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成效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最根本的在于产业振兴。20年来,浙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成效。
  一是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在科学合理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发展乡村特色优势农业的基础上,拓展乡村产业链条,扩大全产业链增值空间,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提效,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土特国潮等美丽经济,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宗类、多样化乡土产业。
  二是打造供应链。大力发展乡村电商经济。搭建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农家小吃等线上宣传、展示、交易平台,带动特色种养业、加工业和包装、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终端下沉的电商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一手拿锄头,一手拿鼠标”成为浙江农民的新形象。
  三是提升价值链。全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品牌体系,培育“丽水山耕”“衢州有礼”“宁海珍鲜”“桐庐味道”“禹上田园”等多个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
  二、能力重塑:提升人的现代化的素质能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型农村人才、服务型农村人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归宿。20年来,浙江始终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两进两回”,支持和引导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加快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一是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首创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农民的能力素养。以乡村文化礼堂为载体,通过“线上课堂”“田间课堂”“流动课堂”“广场课堂” 等,办当地农民需求的培训,培育出“衢州农播”、丽水“农三师”等一批农村人才和人才品牌,实现农民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型农村人才、服务型农村人才。同时,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
  二是广泛动员能人乡贤回乡助推乡村振兴。鼓励乡贤带理念、带点子、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人脉、带市场、带渠道回乡,情感治理让乡贤“留得下”“回得来”。
  三是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推进农村青年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打造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培养一批富有青春活力、敢拼敢干、创业创新的“农创客”。
  三、组织重振:增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持久合力,抱团发展、经营乡村、打造乡村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年来,浙江坚持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搞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每年召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参加,地点选在工作力度大、进步比较快、具有典型意义的县(市、区),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头雁”队伍、发挥“磁吸”效应。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是加强党建引领下的跨村联建、抱团发展。引导村庄以土地、资产入股等形式发展景区经营、物业经营和配套服务等产业,建立健全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团、“村联体”等新模式、新机制,多元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是深化村民自治。建立村民互助会、议事会、乡贤促进会等社会组织,推动乡村公共事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坚持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投入机制,真金白银支持“千万工程”。
  四、乡村重兴:全域整治改造乡村生态人居环境,“生态拐点”实现全域和美乡村蜕变
  “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把改善村落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20年来,浙江以“两个结合起来”为指引,从以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为主,转向注重“乡村建设与乡村经营”并重。
  一是统筹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厕所革命等各项工作,注重生活、生态、生产的联动,保育乡村生态格局,挖掘农业功能,打造出了一个个“面子美、里子更美”的美丽家园。
  二是文化振兴与传承。充分利用乡村的农耕文化、农业生产文明、乡土文化等传统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让旅游者充分体验“原乡原土、原音原韵、原汁原味”最淳朴的乡村记忆;同时,通过开发有品质、有情怀、有创意、有市场的文创产品,利用文化礼堂、图书馆、咖啡馆、电影院等现代文化载体,创造乡村生产、生活新方式。
  三是“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做足做好“绿色崛起、富民强村”的文章。通过生态保护与恢复,不断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千万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产业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根本,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关键,乡村组织的治理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保障,乡村环境的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基础。“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千万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实践,更是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写照。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9月23日
  网络编辑:静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