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直接关乎人民团结奋斗思想共识的形成,关乎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大精神力量的涵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精准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素构成,厘清其显著特征,明晰其系统建设路径,从而尝试回答清楚“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何特性”“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问题。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素结构
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各类成果的总和,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中华民族”与“现代”界定了文明的民族属性与时空属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演进至今的现代转型,同样也呈现为一个复杂巨系统。“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要理解一个系统,需要把握其要素、关系、结构、功能。同样,厘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需要从其要素结构出发,即准确把握其要素构成、关系统摄、结构层次、功能凸显。
1.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素构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要素构成的集合体。这里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有其具体所指。
一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真正成为“现代文明”,必须基于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植根于现代化国家,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基础。只有提升对外开放效能,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文明,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必然包含政治文明。那么,什么样的政治文明才能构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政治文明既有传承性也有超越性。传承性指的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超越性指的是超越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而始终着眼于让“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政治文明的本质与核心,决定文明的根本性质与发展方向。只有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本质属性,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各领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才能生成最真实、最广泛、最特别的现代文明。
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文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精神文明是任何一个文明综合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一直重视精神的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着眼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必然要求进一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只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文明,才能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行稳致远。
四是“为民造福”的社会文明。社会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在社会领域是以“为民造福”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聚焦于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民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都富裕。因此,“为民造福”的社会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追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夯实就业优先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建设,扎实推进“为民造福”的社会文明,才能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具活力。
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明向来具有“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传统,这一理念从古代延续到现代。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其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空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只有持续推进环保治理、生态治理,稳妥推进双碳战略,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人与自然关系回归正常,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成为现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实现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2.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统摄
关系是系统中诸要素必然产生的联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系统中统摄着“传统与现代、守正与创新、现实与虚拟、本土与全球”的多重关系。
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继承超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从各民族到中华民族的汇聚,需要在守好“本和源”“根和魂”中探索未来大趋势、构建新格局。传统指的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对文明观念与行为产生具有历史沿袭性与继承性的表现范畴。而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涵盖了现代化发展过程对文明引起深刻变革的新事物、新范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相对存在、相互转化的,其中理应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又契合时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尤其要回应数字文明的呼啸而来。这意味着既需要对传统进行继承,又需要对其进行鉴别与区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现代进行比较与批判,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元气与朝气、动力与活力相统一。只有采取批判继承、自我超越的态度,才能使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跨越历史尘埃、具有当代品格,成为贯通古今的综合性文明。
二是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守正创新,“就是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既能够不迷失自我与方向,又能够把握与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立场、方向、道路与底线,意味着要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则之正、守人民至上立场之正、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正,以此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保持文明的人民性、先进性与独立性,得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现代文明道路。“创新”创的是思路、话语、机制与形式,意味着要创设不依赖外部力量、不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发展思路,创造与世界现代文明相衔接的政治、文化、学术等文明传播新话语,创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生成新机制,创新融合文明交流新形式,推动文明在理论、实践、制度、文化方面创新。“守正与创新”还蕴含着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辩证取舍,在“守正”中前行,在“尊古”中创新,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合规律性的基础上打破原有常规,推陈出新,为文明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提供变革发展的动能,推动二者相互激活、相互成就。
三是现实与虚拟的交互耦合。现代的技术革命与社会转型塑造了现代化的文明形态,使其日益呈现出虚实融生的交互耦合特征。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知识提取、场景投射、空间营造,构成了数字孪生的交互世界,实现仿真的感知与沉浸的体验,能够突破通信屏障、弥合时空鸿沟、消除主体隔膜,形成具有主动性、流动性、延伸性的交往互动,得以成为探索文明、回溯历史的时空载体。加之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模拟、延伸与拓展,呈现出虚实智联、感官互联、全息通信、人机交互的发展样态,得以实现不同空间的切换,使得虚拟与现实深度交互耦合。由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统摄其中虚实的相互置换、混合、叠加与影响关系,回应人在现实世界中缺失的部分并给予补偿,推进跨时空文化活动、重塑主体价值认知、完善数字伦理规则、构筑文化安全防火墙等,促进对现存文明世界的深刻把握与认识。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亦需要规范引导虚拟世界的发展,参与到构建数字文明的进程中,推进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构建中华文明种子数据库、促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拟真化再现、创设元宇宙交互生态等。
四是本土与全球的交流互鉴。全球文明丰富多彩,其中西方文明蕴含着天赋人权的观念、人道主义的关怀、理性契约的精神、宗教自由的信仰、慈善公益的理念。这对于本土的民主政治、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宗教政策、志愿服务、教育方针等方面皆会产生重要影响。由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本土与全球的交流中推动超国界互鉴、跨民族交流。如哲学思想方面,既要批判性地借鉴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到近现代的康德的“理性主义”、黑格尔的法哲学与精神现象学、尼采的唯意志论等系列哲学思想,与世界思想浪潮接轨,打开通往世界文明的思想空间,又要沉入历史长河、挖掘扎根于本土的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创设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文明。科学技术方面,既要全面丰富与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又要对本土的《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著作进行研究阐释。文化艺术方面,要推动本土文学、书法、绘画、音乐、戏曲与全球的喜剧、悲剧、小说、电影接轨融合,以此形塑共同的概念表达与情感共鸣,提升全球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接纳认同。
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结构层次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由本体、范畴与运行构成的结构系统,呈现多种层次,在文明思维与文明存在相协调,观念、器物、行为、制度多维一体,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统筹推动中形成大文明格局。
一是本体结构:文明思维与文明存在相协调。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本体论层面的基本问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体结构必然也反映出本体论层面文明思维与文明存在的关系形态问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体结构可以分为文明思维与文明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倡导协调发展与和平发展,融通传统与现代,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思维涵括人民至上思维、和平发展思维、和谐共生思维、共同体思维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存在主要是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生存、文明生活,具体而言,文明存在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文明存在的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文明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明存在的精神保障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是范畴结构:观念、器物、行为、制度多维一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范畴包括观念、器物、行为、制度等。观念文明是指在道德情操、思想意识、人文观念上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古人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人生观,构成古代的观念文明。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人的思想牵引与价值指导的内核,影响着现代文明建设的目标走向与行动遵循。器物文明是载体依托,承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呈现,从浑天仪到“中国天眼”、从都江堰到三峡工程、从赵州桥到港珠澳大桥,是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发展、跃迁的历史见证。行为文明是外在体现,是指每个主体依据发展要求,遵循相应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从古代的《论语》《三字经》《增广贤文》提出的“仁义礼智信”道德标准,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的行为要求,反映出行为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范畴。制度文明是规范保障,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效实现的外在约束与规范准则。中华民族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演进,最终才确立对现代文明的实践探索。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彰显了优越的制度优势。
三是运行结构: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统筹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作为运行的三维架构,贯穿于全过程与各领域。文明培育在于培育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价值公约、公共礼仪、社会道德、思想观念等,赋能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基因。文明实践在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内蕴的文明理念与文明要求转化为人民群众具身行动与体验实践。文明创建在于推动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系列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由抽象理论转变为具象现实,真正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贯通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推动文明内部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与有序流动,形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体”。
4.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功能凸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文明时多次提及“血脉”“文脉”“根脉”“魂脉”等隐喻话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民族精神、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思想坚守等维度,也具有血脉延续、文脉赓续、根脉坚守、魂脉激活的功能。
一是国家民族精神血脉延续功能。“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着力发挥精神生产对于建设国家、塑造民族、激励人民的功能与作用,对国家与民族的精神特质与符号进行提炼与总结,提供涵养浩然正气的精神力量,具有精神血脉延续功能。“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从古至今的精神血脉进行传承、吸收与创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传承红色传统与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丰富与发展了不同时期的国家与民族精神,赋予时代内涵与活力,从南泥湾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从抗击非典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探月精神、从女排精神到北京冬奥精神,凸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延续功能,并在这一过程中构筑了坚定文化自信、走自主文明道路的主体精神。
二是中华文脉赓续功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非抽象存在而是具体真实的,其中最重要的承载就是内蕴着“中华文脉”的典籍文献。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积淀形成的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对珍贵的古籍典藏进行整理、研究与解读,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道德规范与精神标识,实现中华文脉赓续。例如,我国一直秉承着“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的理念,开展规模巨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行校勘、标点、注释,推进“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工程,推出《续修四库全书》《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等一批优秀古籍成果,让中华典籍赓续不绝;与此同时,推进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实现资料搜集、数据流通、资源共享、应用拓展等功能,打造传世精品。通过《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寻求古籍文献中体现的社会理想、家国情怀、生态理念等历史智慧。典籍文献得到“原生性”“再生性”回归,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乃至世界文明起源作出原创性贡献,凸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保存历史记忆、实现中华文脉赓续的重要功能。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坚守功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人之间“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处事原则,也蕴含了人与社会之间“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价值理念,还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真谛,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根脉坚守功能具体表现为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加强考古工作、发展文化新业态等,推出《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形态创新节目,使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更为坚定,实现根脉延续。与此同时,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以此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表达。中国共产党提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思想,推动“为政以德”服务于治国理政,将“任人唯贤”融入教育强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将“克己慎独”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当代转换与现代转型,充分凸显了根脉坚守功能。
四是马克思主义魂脉激活功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因此,“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的“老祖宗”,激活魂脉意味着要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指导当代理论与道路发展的真理之光与时代价值,以高度契合、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超越简单拼接、照搬照抄的“物理反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坚持运用“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作为激活马克思主义魂脉的科学方法,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明根基,推动马克思主义从“抽象的教条”“悬空的理论”转化为“行动的指南”“具体的实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形成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魂脉激活。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革故鼎新的动态性、群己合一的目的性、向内凝聚的整体性、兼收并蓄的开放性等显著特征。
1.革故鼎新的动态性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文明不断流动、动态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呈现出革故鼎新的动态性,始终在“革故”与“鼎新”中保持动态张力。
首先,始终呈现“革故”的动态特征。“文明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亦是如此,并非一成不变的,秉持着“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遵循文明成长规律与逻辑,不断动态演进与进步。在政治体制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革除了历史上封建社会中旧的“分封制、郡县制、州郡制、道路制、行省制”,建立起与现代政治文明相契合、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在思想文化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革除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思想中的糟粕,吸收其有益成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出理论动态发展的旺盛生命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革故”品格,批判性地继承与调整,让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实现超越与复兴。
其次,呈现出“鼎新”的动态特性。《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中存在“鼎”“革”二卦、“损”“益”二卦。“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些都彰显了中华民族一向具有革故鼎新、向上发展的品格。正由于这种“鼎新”的动态性,中华民族文明才能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跃迁与嬗变,实现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与升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首位要素,“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赋予“鼎新”新内涵与新活力,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领域的创新,激活现代文明的源泉活力,增添动态发展的动力。
最后,在“革故”与“鼎新”中动态平衡。在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的条件尚未到来、尚不成熟之前,原有的旧的文明形态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维持文明的动态平衡与稳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一蹴而就的文明转型与升级,而是绵延接续传统文明精髓优势,从家国同构的宗法模式迭代至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依照礼法、血缘、权威建立一整套价值体系进化至构建统领精神引领、道德示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明在“古与新”“定与变”中动态扬弃、通达往返,形成平衡稳定、富有韧性的文明秩序结构。
2.群己合一的目的性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目的在于协调与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群己合一的目的性”这一特性,迸发出强大向心力,凝聚国家、民族、人民乃至世界围绕和平发展而团结奋斗。
一方面,推动实现人民个体与国家、民族群体的“群己合一”。人民是承载文明的最小单位个体。人民无法团结凝聚,民族就会衰败,国家就会衰亡,文明就会衰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多元化、差异化的文明诉求,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引“群己合一”共同前进的方向,提高人的现代文明素养与素质,树立起强大的文明自信与自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此强化对国家与民族的身份认同、价值认同,以人的现代化促进民族与国家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统一目标。
另一方面,推动实现世界的“群己合一”。放眼至全球,“群”是整个人类文明,而“己”是各个国家、民族的独立文明。资本主义文明通过对外扩张、殖民侵略换取的现代化模式,推行“西方中心论”“普世价值观”,将“己”的个体主张上升为“群”的共同价值,是一种文明霸权逻辑,破坏了“群己合一”的平衡秩序。相较之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懂得善群、利群的重要性,强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非“霸道之行、唯我独尊”,尊重与保护世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出发点,谋求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向内凝聚的整体性
“‘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内凝聚的整体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彰显国土主权的整体性。国土主权的完整是向内凝聚的必要条件,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得以存在、发展与赓续的前提、保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鲜明反映出传统观念中的国土意识,强调国家是一个由“国主、国土、国民”组成的整体性概念。历史上,一直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依据山河走向来确定基本的国土疆域,在“江山一统、社稷一体、九州共贯、四海一家”等话语与空间概念中确定自身地理与政治的整体性。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国土主权安全,制定《陆地国界法》,筑牢“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坚定信念。
另一方面,彰显思想文化的整体性。“文明只能在长时间段中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把握一条逐渐呈现的主线——为一群人所共同遵守的某种东西。”而这种为人们所共同接受、遵守与认同的东西,就彰显了思想文化的整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在其系统之内具有共通的语言、文字,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基础,涵育了“讲道德、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人文精神,构筑了整体的宇宙观、道德观,具有鲜明的“重伦理、重人本、重实际、重和谐之文化特点”。由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了思想文化的整体性,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发挥“向内凝聚”的团结纽带功能。
4.兼收并蓄的开放性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保持着开放性,尊重与接纳其他文明及其成果,与之交流互鉴。
一方面,吸收借鉴,实现“为我所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来崇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实现对其他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融合统一。比如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积极学习与吸收西方现代生产中先进的市场体系、科学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参考。特别是世界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期,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数字文明新形态正呼之欲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待世界出现的新兴文明,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新能源、无人机技术、5G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从学习模仿到追赶超越再到逐渐领先的不断跃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海纳百川、吐故纳新”,汲取其他异质文明精华,推进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了具有中国个性与世界共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兼收并蓄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交流互鉴,实现“包容共存”。“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奉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善于将交流互鉴作为文明的外生动力,取长补短,延续文明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延续历史上如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佛教东传、“伊儒会通”等交流互鉴的典型,推动改革开放,主动同国际接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政治体系与文化体系。进入新时代,更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新通道,推动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创建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等交流平台,建立了与东盟、非盟、南方共同市场等不同区域组织间的友好合作机制以及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对话机制,积极举办世界博览会、亚洲文明大会、世界遗产大会等会议,推动孔子学院等机构在国际上发挥文化交流与推广的作用,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新理念,彰显交流互鉴大格局。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系统建设路径
马克思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系统建设,需把握文明内部结构存在的互动耦合,依据文明的动态过程、发展规律与演进逻辑,从最优化原则出发进行整合、转化与创新,形塑其自能动、推动其自涌现、强化其自适应。
1.形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能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从而“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要“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自能动,指的是系统自发主动运转、调整创新,“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其自身文明运行的内在逻辑与演进规律,按照内外部的相互作用,形塑领导自能动、践行自能动与评价自能动,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一是形塑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领导自能动。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方位的领导,形成贯通各领域、各环节、各过程的自能动体系。一方面,要加强从中央到基层的不同层级党组织对文明建设的领导,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党的中央组织对文明建设进行主导性建构与系统性配置,加强整体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决策部署,为其提供根本保障。党的地方与基层组织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部署的“中间段”与“最后一公里”,需要吸纳与整合各方有利要素,激发与动员广泛力量。另一方面,要激活中国共产党在党和国家机关、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和城市、农村不同领域的组织能动作用,充分发挥政治领导力、制度建设力、组织动员力,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高效运转起来。
二是形塑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的践行自能动。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伟大实践。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系统建设,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依托“两个结合”实现彼此契合,并催生新的主体形态。“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强调了文明的内在主体性与自身独特性,实现文明自觉与文明自为相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两个结合”要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版”变为“今版”。另一方面,扎实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建设的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其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三是形塑以人民利益为标准的评价自能动。人民群众作为阅卷人,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最终评价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折射出中国人民利益要求与内心愿景,不能被其他西方国家指手画脚、颐指气使,需以中国人民利益为标准制定一整套科学严密的评价体系,衡量其结果、检验其成效,形塑以人民为主体的评价自能动。要确立“人民至上”的评价理念,将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以及人民群众是否实现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文明建设成效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人民利益为评价标准设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评价的细分指标与要素,构建起可视化、可评估、可感知的量化评价模型。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所带来的具体改变为指标考量,以人民群众的具体文明话语、行为、活动为关联评价要素,评估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相关指数,衡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客观、真实的发展程度与状况。
2.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涌现
自涌现是指一个系统当中个体之间预设的简单互动行为所造就的无法预知的复杂样态的现象实现井喷式的增长。正如“生命是从无机物中涌现出来的……社会组织从个体行为中涌现出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实现现代文明的转型过程中迸发出巨大的文明力量,推动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的涌现。
一是推动文明传播力的自涌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向外传播,获得国际接纳认可,赢得有利舆论环境。因此,要强化传播技术能力建设,在人工智能时代提炼精神标识、重构文化符号、重塑文明品格,推动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呈现,展示立体、全面、真实的文明形象。要构筑自主知识体系、融通话语体系与共情叙事体系,跨学科联合攻关进行阐释研究,提炼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标识和精髓内核,讲清楚文明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推动文明的世界性、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展示可亲、可信、可爱的文明形象。要打造独特传播品牌,搭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广泛开展人文交流活动,挖掘更多具有感召力、辨识度的中国故事,形成倍增、叠加与聚合效应,展示生动、活泼、有趣的文明形象。
二是推动文明影响力的自涌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要推动全球范围内角色影响力和行为影响力的涌现。一方面,要推动角色影响力的自涌现。要持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主动承担大国责任,推动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立足于“为世界谋大同”的根本角色,深化友好互信与利益融合,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红利,推动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推动者、和平安全的维护者、国际秩序的治理者、国际事务的参与者、战略伙伴的合作者、全球问题的解决者以及文明争端的调节者等不同角色影响力的自涌现。另一方面,要推动行为影响力的自涌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依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行为逻辑,追求柔性影响而非硬性强权,以官方政府与民间组织两大行为主体,以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的行为风格影响、感染与打动其他文明,促进不同文明体间的行为互动。深化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利用重大区域战略、国际会议等作为扩大影响力的着力点,以自身行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与稳定增长,以实际行动贡献更多文明方案。
三是推动文明引导力的自涌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前进方向,造就了一个新的文明生命体,推动理论、文化、制度、道路引导力自涌现,去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发展。要推动理论引导力的自涌现,引导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交融升华,产生深刻“化学反应”,持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推动文化引导力的自涌现,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文化观,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服务于当今时代,在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行为规范方面提出新的理论,回应不同文明的合理关切,赋能各国文化繁荣。要推动制度引导力的自涌现,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完善,融合现代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现代科技文明、现代数字文明,不断彰显出联结有序的新制度优势,引导世界文明发展。要推动道路引导力的自涌现,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引领世界发展方向,创造一条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推动劳动、资本、权力、数据发挥合力,深刻回答“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
3.强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适应
自适应指的是“无数的个体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易变的、自适应的系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自我生存、发展和延续,有效适应系统内生存环境变异、时代发展变化、内部要素冲突提出的挑战。正如汤因比所指出的,“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强化对世界文明潮流演进、不同文明隔阂冲突、内部文明思潮挑战的自适应,避免文明的停滞乃至消亡。
一是强化对世界文明潮流演进的自适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临世界文明潮流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演进,需要强化系统的自我完善、优化迭代,增强自适应能力。要强化对多元化的自适应。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的历史与国情构成了多元的文明形态,各具独特的文化、观念、信仰、道德与习俗,呈现多元并进的文明秩序格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永续性”的文明,需要适应现代文明特征的多面性与差异性的叠加表达,尊重与接纳不同文明的精神诉求、价值追求与道路取向,做到跨文明沟通与理解,实现与世界文明演进中的不同元素相互交织、相互融合。要强化对经济全球化的自适应。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各文明之间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联系愈加紧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相匹配、相适应的全球文明形态,摒弃文明冲突论、文明同化论、文明相对论、文化保守主义,以文明的全球性对话来彰显文明的共生性特征,以全人类幸福为价值旨归,彰显全人类文明关怀。要强化对数字化的自适应。数字文明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占主导的时代下,人们在数字化生存场域从事物质生产、生活与生态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一种社会进步状态”,是一个相较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更高的新文明形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适应数字文明呈现出的多重面相,应对由数字技术、资本、劳动、霸权带来的价值同化、理性缺场、全景控制、文明极差的挑战。坚持数字自立自强催生新动能,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创造出融合进化、可知可感、开放共享、流动发展的中国式数字文明。
二是强化对不同文明隔阂冲突的自适应。文明隔阂冲突尤其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冲突,深度影响全球政治,制约未来世界格局的演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增长,在共性中凝聚共识、在差异中丰富自我,推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包容、和谐共处。要从全人类共同价值出发,寻求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目标、道路与利益,以谋求人类价值之“同”来消弭文明分歧之“异”;要推动文明的沟通交流,强化文明间的关联性与依存性,以交流互鉴之“通”消除文明断层之“隔”;要坚持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的道路,彰显自身文明独特价值与显著优势,重构世界文明秩序的和平与稳定,与世界文明长期共存,以和平友好之“态”消弱文明对抗之“势”。
三是强化对内部文明思潮挑战的自适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应对内部文明思潮的刺激与变化中,进行适用性改变与现代性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临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的挑战,不仅存在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封闭主义与守旧主义等传统社会思潮,更涌现出了后现代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新民粹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新兴社会思潮。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来引领文明的腾飞,立足现代化、面向经济全球化、着眼数智化,牢牢把握引领文明思潮的主动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与批判文明内部的错误思潮,揭示其本质逻辑与虚假面目,及时回应思想困惑、价值难题,破解人类的信仰迷误与精神危机。
(作者简介:罗亮,西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