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作为本次教材修订新增加的章节,旨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历史过程进行整体性阐述,是教材修订的重点之一。本章内容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教材第一至四章所论述的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对教材第六至八章所论述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总体式介绍,在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教师在本章教学中要注重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历史条件、实践基础、阶段过程及其历史地位,通过深刻阐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理解。
一、在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1](P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深刻洞察国际形势变化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成果。坚持大历史观,要求我们从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出发把握理论创新的国际背景,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认真研究其他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教学中要讲清楚以下问题:
第一,准确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变化的整体性趋势及其演进动力。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一目,用四个自然段概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2](P119-122)要讲清楚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演变,既需要结合重大事件呈现丰富的历史细节,同时应当紧扣时代主题,从宏观层面概括整体特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大变动大调整中最显著的变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最关键的国际背景。从大历史观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至为关键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导的中美关系的缓和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巨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毛泽东审时度势把握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果断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将外交战略从“两面出击”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并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积极改善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系,团结广大亚非拉新兴国家共同反霸,并成功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举措不仅迅速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有力维护了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更重要的是直接推动了大国间关系的深刻调整,大大加速了世界上各种力量新的分化组合,促使美苏两极对抗的冷战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成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也为1978年以后我国全面对外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辩证认识国际形势变化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已经完全处于和平与发展的状态。邓小平明确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3](P383)“主题”一词兼具“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和“亟待解决的课题”的内涵,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始终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对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典型案例从政治、经济、科技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在政治方面,重点讲清楚世界多极化趋势促使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不利因素;在经济方面,重点讲清楚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制造了严重障碍;在科技方面,重点讲清楚不断加速推进的科技革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新陈代谢,同时也导致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愿望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及时抓住和有效利用发展机遇、成功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第三,科学看待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之间的关联。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的变化是客观存在,但对变化的认识、判断和因应能力则考验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避免“国际形势变化自然带来理论创新”的简单化认识误区,而应当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国际背景,有针对性地讲清楚:面对整个世界的大变动大调整,邓小平以高瞻远瞩的世界历史眼光对时代主题转换作出的科学判断,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对战争形势的估计问题,为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面对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的形势,江泽民妥善应对冷战结束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在严峻的国际压力下和异常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中,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重大方向性问题作出正确判断,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奠定了思想基础;面对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国际环境,胡锦涛科学分析世界各主要国家发展方式、发展战略的成败利弊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国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和发展的主动权指明了科学道路;面对我国发展外部条件日趋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世界之变,习近平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承担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更重”任务,[4]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通过历史的回顾和梳理,生动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站在时代的高度、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进行思考从而推动理论创新的。
二、在深刻把握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从历史深处走来,善于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在历史规律的总结和历史趋势的揭示中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如何继续成功。[5](P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史为鉴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历史任务的成果。坚持大历史观,要求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分析理论的演进脉络,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教学中要讲清楚以下问题:
第一,历史经验的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毛泽东开创的“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这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历史过程的基础上,由邓小平提出的命题。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6](P3)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这两个历史时期“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互相否定。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目第二段详细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围绕着“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坚决维护和继承了改革开放之前一系列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同时从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所进行的深刻反思。值得注意的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不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贯穿其发展的全过程。对此,教材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总结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赢得人民拥护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但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7](P20)
第二,历史方位的判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7](P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特定历史方位下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对此,教材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党作出的“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判断之间的深刻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我们党所处地位和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员干部队伍状况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之间的深刻联系,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之间的深刻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之间的深刻联系。在教学中讲清楚上述联系,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不断对事业发展准确定位、不断对自身状况清醒审视的过程中与时俱进的。
第三,历史任务的把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伟业是在接续奋斗中实现的,科学理论是在对时代课题的回答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教材以时代课题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面临的历史使命和阶段性中心任务的演进对理论创新的驱动作用。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为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一个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的历史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解决好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历史性课题提供了科学指南;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出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好一系列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复杂问题,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良好势头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要通过回顾梳理上述历史过程,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的不懈探索和接续回答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三、在深刻把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8](P9)始终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知行合一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坚持大历史观,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深刻阐明科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产生的动力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教学中要讲清楚以下问题:
第一,生动彰显实践创新的开拓性。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项全新的事业犹如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的壮丽场景。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三目,梳理了各个历史阶段实践创新的重大事件和标志性成果。要结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经济特区的兴办、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等一系列前无古人的创举,生动展现党如何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力开拓创新,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的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改革开放每一步发展都推动了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7](P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
第二,注重强调实践发展的连续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在承前启后的第五章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反映几代领导人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事实。一方面,要向前追溯毛泽东开创的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讲清楚以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为标志,毛泽东带领我们党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梳理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具体领域实践接续探索、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比如在农业农村领域,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清楚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第三,准确揭示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成功探索和新鲜经验都来自于基层,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群众自发推动、自下而上形成的。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寻找路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如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中许多东西都是群众的发明创造,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9](P712)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热情支持、鼓励、保护、引导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深刻总结人民群众在创造性实践中产生的丰富经验,从中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才使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群众中凝聚力量、汲取智慧而形成和发展的。[7](P25)
四、在深刻把握思想的“脉”与“进”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P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守正创新的中国共产党人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成果。坚持大历史观,要求我们深刻把握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教学中要讲清楚以下问题:
第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脉”与“进”中把握其形成发展的阶段和过程。教材第五章第二节按照时间线索,用“形成—跨世纪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在新时代的新篇章”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2](P134-148)深刻揭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为此,教师既要讲清楚作为“块块”的不同时期的理论成果的原创性贡献,又不能人为割裂“块块”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要通过扣住“条条”讲清楚理论体系内部的“脉”和“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各个时期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在理论渊源上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理论主题上都坚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理论品质上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理论基点上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在理论目标上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们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独创性思想理论观点,最终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各个时期的理论成果是“与时俱进”的,它们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10]此外,还需要重点关注那些标志着理论命题提出、理论轮廓形成、理论得到全面系统阐述、理论进一步发展和走向成熟、理论被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等关键时间节点,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的过程。
第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脉”与“进”中把握其历史地位。教材第六章至第八章分别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详细具体阐述,本章则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进行了高度概括。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不是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也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二者在立场观点方法上的共同点在于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都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并以其为重要理论来源,又以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为基础发展了这些思想成果。正如邓小平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11](P300)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理论创造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它以全新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作者简介:王衡,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