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陈金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四维审视

发布时间:2023-08-08
字体: 打印
分享:

  新征程呼唤新理论、催生新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建构,由此标注党的二十大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主要动因是什么,如何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重大意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主要动因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和理论诠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是顺应时代需要的结果,是时代发展、时代作用的产物。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的需要。现代化国家建设实践涉及各领域、多方面,需要清晰的目标定位、理性的路径选择、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多种关系的协调、多方力量的凝聚,科学的理论指导显得尤为必要。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如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叙事,对其内涵分别进行界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既促进了全党全社会的认知和认同,又促进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赞誉。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尽管有所论及和阐释,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比如,党的十二大报告主标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并确立了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即“要把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三大报告在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并且认为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四大报告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提,重申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为“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这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定位,增加了“和谐”的内涵,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将21世纪中叶的目标确立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的目标定位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增加了“美丽”的内涵。这些阐释和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尚未完成理论建构的任务,难以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诉求,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顺应现代化国家建设实践需要的理性选择。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需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后的奋斗目标,二者紧密相连,但又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起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思路。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这一论断,并且加上“全面”二字,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此,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成为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径的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体可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创造、文明积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是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理论上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从实践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赖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

  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发展,理论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国际国内面临的系列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科学回答,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展开,理论上需要进一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拓展了新时代理论创新的空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日益丰富和发展。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需要。话语体系是对实践要素、实践过程和实践经验的抽象和升华,话语体系建构关系国家形象、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实践智慧,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需要,也是掌握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提出具有原创性和解释力的标识性概念,是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原创性和解释力的概念,意指“现代化在中国”,是现代化的中国样态、中国形态,既彰显了现代化的共性,又表达了现代化的个性。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需要回答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问题,从整体上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样态。

  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需要。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民族走向发展必经的过程和阶段,不同国家由于历史积淀、文化传统不同,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进程有不同特点,但仍有一些共同规律可循。以往对于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度进行阐释,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非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道路性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实践智慧的国际传播效果。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也许最为关注、最感兴趣的是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在马丁·雅克看来,“中国能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供其参考和借鉴。准确地说,这是美国这个老牌发达国家无法做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破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面临的各种悖论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和智慧对于发展中国家走出现代化困境,化解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种新的选择是什么,对于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的新的经验、新的智慧是什么?对此作出回答,有赖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框架、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有利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认可。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正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问题,形成了由十个方面内容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框架。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习近平依据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对每一时期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阐释,即为实现现代化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坚实战略支撑、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四个历史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将其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依据这一历史叙事的基本结论,习近平勾勒了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史脉络,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识。党的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发生、力量凝聚和目标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这一论断,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以西方现代化为参照,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规模相对较小,规模最大的美国也仅有3亿多人口;“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以资本为中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严重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导致物质主义膨胀,精神家园失落;中国式现代化力求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良性协调,在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物质基础的同时,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精神境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主要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起步,现代化过程中充满血腥和暴力,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中国式现代化“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突破和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其性质、道路与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没有直接界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而是对其本质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规定蕴含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实践路径,揭示了其世界意义、文明追求,实际上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趋势,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步骤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这一战略安排,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进行了具体界定,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从总体上进行了谋划。相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目标的界定,要素更加完备,内涵更加明确,大幅提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展开进行了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则用“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这一总体性表达进行规定,不再具体进行阐释,给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发展留下了较大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和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主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进行谋篇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则依据现代化的内在规律进行谋篇布局,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如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视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建设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内在需要出发,确立了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重点的确立,从实践维度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依据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的内在需要,是人民至上的实践转化。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才能破解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现代化的动力和活力。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才能应对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实现现代化的预期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的确立,充分借鉴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方面,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中国道路、坚持敢于斗争直接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第三个历史决议没有将坚持改革开放纳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但坚持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包含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历史经验的“教科书”“营养剂”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关系。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在实践进程中面临需要协调和平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基于现代化内在规律和世界发展大势进行总体谋划,更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走出新路;既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和稳定性,又要把握策略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既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又要通过创新解决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既要激发社会活力以促进发展,又要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又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国际空间。这些重大关系是基于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方法、规律等宏观层面的问题,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意蕴。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这是主导、支配中国式现代化的观念和方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也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是尊重敬畏历史,用大历史观审视评价历史,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倡导协调发展与和平发展,融通传统与现代,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是视人民民主为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是信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六观”,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理念、实践的机理,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次解读。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以事实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正确性、理论建构的科学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从三个层面进行了集中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六观”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里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推动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影响进行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前景,昭示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理论,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历史与现在未来、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发展实践和社会变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反映了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比如,经济现代化是基础和动力,世界各国现代化都从经济现代化起步,通过经济现代化带动整个国家现代化和社会变迁。中国式现代化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体现了世界现代化的共性和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又如,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要求各领域的现代化协调推进,否则会因为“短板效应”而延缓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蕴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蕴含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反映了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揭示了现代化在中国的特殊性,凸显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对中国式现代化系列问题的诠释,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个性。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仅诠释了现代化自身的规律,而且从现代化维度诠释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党应把推进国家现代化作为执政使命和责任,不断提高领导国家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推进国家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现代化的本质是文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以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推动人类进步,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现代化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现代化成果由人民共创、人民共享,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内在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历史与现在、未来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既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理论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总结,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得出的结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发展、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的诠释蕴含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习近平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建构,充分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一系列问题的阐释,是对现在、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指引。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的阐释,主要基于“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一国际国内背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的揭示,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的谋划。从时间维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历史与现在、未来的有机统一。

  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责任型政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主要立足中国国情,着眼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鲜明的中国立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国家、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中国共产党是有国际主义情怀的政党,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全人类共同价值。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发展,以中国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人类文明形态的超越;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展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的统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和境界。

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既具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既具本土意义又有世界意义。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重大意义,有利于认清其历史地位,发挥其实践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基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实,从唯物史观层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从社会学层面全面正确评价了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前瞻性地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习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理论的精髓,又依据中国具体实际、时代特征,从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独特意蕴等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当代价值和实践魅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第三个历史决议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时,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三大理论主题之一,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系列重要论断,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原创性观点。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引。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需要而建构的,其作用的发挥也有赖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通过实践验证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彰显其理论价值和实践魅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的价值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基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要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一方面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转化为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要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

  为国家、人民、政党、民族形象建构增添新的元素。理论建构既是形象建构的组成部分,又为国家、人民、政党、民族形象建构奠定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展现了国家对现代化的追求、国家推进现代化的路径和国家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有利于建构国家的现代化形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旨趣,体现了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人民主体形象的建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实践者,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彰显了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领导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相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有利于中华民族自信自强形象的建构。

  向国际社会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与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智慧,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够成功、实践中有哪些经验与智慧,从这里不难找到答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面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与智慧: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的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建构,面向国际社会诠释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既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有利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促进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重要讲话,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框架。随着现代化国家建设实践的推进和时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可以看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着眼解决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科学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形成经得起历史检验、时代检验和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

  (作者简介: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