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超: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的内在关系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全世界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至此,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形成有机整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立足百年变局,顺应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全球视野、强烈的使命担当。我们要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的内在关系,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从历史逻辑看,“三大全球倡议”紧扣人类社会进步的三大主题,共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厦的“三大支柱”
在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交汇、共同奔涌向前。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人们普遍认识到,物质丰富、和平稳定、精神富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追求。这三方面分别对应发展、安全、文明,相互促进、彼此支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发展是安全和文明的基础,只有各国繁荣发展,和平才能持久,文明才能进步;“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安全是发展和文明的前提,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发展和文明就会失去保障;“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文明是发展和安全的升华,作为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历史积淀,文明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为发展和安全提供精神支撑。
“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彼此呼应、相辅相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支撑。全球发展倡议从发展维度明确回答了“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怎样实现全球发展”的时代之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物质之基。全球安全倡议从安全维度明确回答了“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怎样实现普遍安全”的世界之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了安全之基。全球文明倡议从文明维度明确回答了“人类需要什么样的文明理念、怎样实现交流互鉴”的历史之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了文明之基。
从实践逻辑看,“三大全球倡议”聚焦百年大变局中的突出问题,为世界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前行提供可行路径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不同文明间的误解、隔阂和冲突依然存在,全球范围内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总纲,引领世界前进方向,以“三大全球倡议”为行动方案,针对当今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寻求破解之道,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同行人间正道。
“三大全球倡议”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个整体性构想,紧紧抓住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及其主要症结,给出了指向明确、思路清晰的“三剂良方”,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全球发展倡议针对人类生存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等问题,有效回应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求,并着眼破解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推进全球发展事业和世界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坚持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落实,助力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全球安全倡议针对战争与冲突、和平与稳定等问题,明晰了全球安全治理的实践路径,既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安全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解决当前地区热点问题和地缘政治冲突贡献了可行方案。中国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和解,坚持劝和促谈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等,都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应对安全难题的生动案例。全球文明倡议针对隔阂与误解、包容与互信等问题,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又努力寻求各种文明间的最大公约数,以实现文明多元与文明共通的辩证统一;既重视文明传承,强调不同文明的传统底蕴,又鉴往知来,强调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全球文明对话网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断凝聚文明交流互鉴的共识。
从哲学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彰显鲜明理论品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与“三大全球倡议”分别蕴含的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共同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和路径举措,又为践行新时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提供了方法论支撑,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彰显鲜明理论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既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又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路径,彰显了强大真理力量,体现出鲜明的科学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以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依归,既关注人类整体利益,致力于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又着眼具体的“人”,主动回应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强烈愿望,致力于为实现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其正确性和必要性不断为现实世界所证明,其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随着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
从文明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根植于中华文明,共同引领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中华文明以整体性、共生性思维看待和理解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社会与人群,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奉行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尚德远战、止戈为武的安全理念,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合精神,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所秉持的命运与共、和平共处、和衷共济、合作共赢、包容共享等原则,传承中华文明基因,有力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创举。
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惯于从实力地位、地缘政治等视角观察世界,“霸权稳定论”“文明冲突论”等都体现出强烈的排他性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的核心要义既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又同联合国宪章以主权平等、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为基础发展友好关系,以集体和和平方法维护国际安全,以国际合作推动解决各国间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等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共同构成东方智慧在国际关系理论上的创造性、创新性表达,为人类思考国与国相处之道、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范式。基于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存在本质区别,充分表明中国永远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不会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那一套,不会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保障自身安全,不会挑动分裂对抗,不会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而是始终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基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对时代课题的思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三大全球倡议”紧密相连、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新征程上,党的对外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旗帜,努力汇聚全球正能量,共同推动“三大全球倡议”落地落实,践行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庄严承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8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