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李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迈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2-05-07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新态势新阶段,深刻认识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推动思政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今天,思政课建设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之“大”,从思政课自身发展来讲,在于其关乎我们对以往思政课建设实践规律的总结,关乎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走向和前途;从思政课的重要地位而论,在于其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关乎时代新人的培养。

一、思政课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弄清楚发展阶段,才能准确把握中心任务,也才能形成系统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明确我国思政课的发展阶段,是理解和把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地位、根本任务和内在规律的基本前提。当前,思政课建设已经来到一个新的历史节点,迈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这构成我国思政课发展的历史新坐标,奠定了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底色。

  第一,迈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思政课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之后,我国思政课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出提质赋能的新特征和改革创新的新气象。这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办好思政课的信心显著增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步伐加快,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更加完备,思政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格局初步呈现,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比以往上了一个台阶,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明显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思政课重形式轻内容,重规模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的情况,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整体上说,思政课建设走过了轰轰烈烈的规模化扩张阶段,正在迎来由量变转向质变的新阶段。

  推动思政课建设由量变走向质变,根本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中的道理就在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较之于依托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在新的阶段,思政课建设的重心应该更加聚焦于内部,要靠高质量发展提升思政课的内涵水平。简言之,要推动思政课从量变走向质变,就不得不实现内涵式发展,而这个发展的主题和主脉,只能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在认识上再提升。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从重体量到重效益、从重资源投入到重要素集聚的观念转变,树立起高质量的建设标准,用这个标准重新检视思政课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及其难点堵点问题。其次要在举措上再创新。运用整体思维优化升级思政课的要素配置,系统集成各种教育教学规律要素、内涵方式更新要素、人才资源引育要素、社会协同保障要素等,增强思政课建设的系统性。最后要在成效上再彰显。育人实效是衡量思政课建设的最终标尺,要更加注重思政课内容创新与教学实践相统一,融合理论深度与生活温度,彰显铸魂育人的成效。

  第二,迈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彰显思政课建设的大格局和大作为。当今时代,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想多样多变,时代的风云际会直接作用于意识形态的正面战场。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承担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重要使命,势必会面临不少挑战。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变化和“两个大局”同步交织,复杂的发展环境和动荡的国际形势均需要在思政课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这为铸魂育人尤其是理论武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政课既要正面引导也要对错误思潮进行批判,既要问题导向也要理论建构,既要回应现实也要引领未来,既要传导知识也要塑造信仰。简言之,大时代中的思政课有着比以往更为丰富的内涵。要与党的理论创新同步,与经济社会主战场共振,与培养时代新人相适应,思政课建设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彰显大格局,展现大作为。

  所谓大格局,就是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高度来看待思政课的功能地位。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简言之,就是要在“国之大者”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建设重大价值和意义。思政课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家的思政课,而是学校的思政课,是社会的思政课,是事关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继而关系民族复兴的筑基工程、战略工程。

  所谓大作为,就是要在回应时代呼唤、国家需求、人民期待中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时代贡献,尤其要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方面展现大作为。党的十八大,尤其是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思政课建设已经走过了培根筑基、架梁立柱的基础阶段,来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攻坚期,尤其需要在“啃硬骨头”上展现大作为。说到底,这个最大的“硬骨头”就是显著增强思想课教学的本领,这个“大作为”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讲好,讲出真理的魅力和实践的伟力,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做这一思想的追随者、实践者。要实现这样的“大作为”,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善用大思政课,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迈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书写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时代新篇章。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比如,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难点、学生思想困惑的问题连接不够紧密,教师理论功底、课堂教学方式、社会资源调动能力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急迫性和高要求不契合,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学科认同度、责任感使命感与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匹配,区域、院校、学段之间思政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等。破解自身发展瓶颈,迫切需要思政课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改革升级、提质增效。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持守正创新是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方法论。我国思政课的发展靠的是守正道、开新局。思政课建设之“道”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治国理政之道,就是始终保持理论武装和理论发展相同步,始终用思政课培养造就一代新人,始终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战略位置。二是思政课建设之道,就是善于把握思政课建设的规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在把握和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抓好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使用、教学改革管理、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环节,努力实现“八个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迈入守正创新的新阶段,就是要解决一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把握规律的问题。这就离不开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全局性谋划和系统性布局。思政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循序渐进的宏大工程,涉及内容、方法、资源、机制等方方面面。推动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零敲碎打调整行不通,碎片化修补更行不通。只有坚持系统思维,促进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学生培养和教师发展相辅相成、出成果和出人才并重并举,才能形成以办好思政课为总牵引的思政课建设的整体布局,也才能形成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整体态势。

二、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义

  深刻认识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新态势新阶段,重在把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精髓要义。思政课最大的内涵不在其他,而在于教学内容,在于教学内容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育人逻辑的高度统一,而教学内容是由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规定的,也是依托教学体系来实现的。

  第一,内涵式发展要有贯通式的课程体系。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将课程内外因要素、学校内外因要素统筹联动、整体统合、优化设计的过程。提升思政课的内涵,不能只在外围上“打转转”,而是要把课程体系优化作为基础和根本,作为支柱性资源。课程体系内在地蕴含稳定性与变动性之矛盾,如何在其中找准、找好平衡点,是关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性问题。

  当下,办好思政课的第一要务,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也是思政课课程体系贯通式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方向。在重内涵强质量的新阶段,课程体系本身能否贯通,在于能否全面构建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而一个新的增长点是模块化系统化建设以“四史”课程为领航、以宪法法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为构成的选择性必修课程体系。

  构建贯通式的课程体系,在纵向上要抓好大中小学思政课、本硕博思政课“两个一体化”建设。根据不同学段,系统设计全景式、融通式、渗入式思政课程体系,从道德情感启蒙,到思想基础培植,到政治素养提升,再到创新理论学理化阐释,让一体化学段衔接“实”起来、专题化教学内容“精”起来、铸魂育人课程“亮”起来。在横向上要强化不同思政课必修课之间、思政课必修课与选择性必修课之间、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动和同向效应。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不同课程“共舞”中强化思政课的“领舞”效应,激发圈层效应,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第二,内涵式发展要有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教材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介质,思政课教育教学支撑在教材。着眼“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1]的客观现实,必须要推动教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教材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教材中,凝练课程教材的思政元素,构建价值引领与知识体系深度融合的教材体系,实现教材思政的最大效用。

  思政课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其政治性、权威性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文本依据与根本遵循。但有的课堂容易陷入“只唯教材、不关注学生和国情”的误区,过分倚重“文本演绎与理论推导”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过程显得空洞乏味、不接地气,如此思政课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思政课的教材使用要确保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但是“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

  内涵式发展的思政课教材体系应该是立体化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为核心、以教辅材料为支撑的教材体系。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能够切实增强思政课教材中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论视野的广度和现实世界的热度,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要,把道理讲得更加透彻明白。学生的疑点和困惑,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难点。思政课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把满足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理论需求作为出发点,这就是教辅材料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立体化的思政课教辅体系涵盖广泛,包括理论难点解析、热点问题解答、国情案例解读等辅学读本和辅助读物,也包括教学讲义、教学案例、教学活页以及线上教学资源等。通过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课程资源的联动提升教材的鲜活性和可读性,增强教材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进而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好地“进课堂”和“进头脑”。

  第三,内涵式发展要有系统完备的教学体系。建构教学体系,就是要解决一个组织起来的问题。对于思政课来说,高效的教学组织至关重要,决定了教学的整体效果。与其他课程不同,“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因此,彰显思政课功能的关键环节在于实现各种“转化”,即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创新理论转化为价值认同,继而转化为政治信仰。就需要综合考虑教师能力、教材转化、资源整合等因素,建立起系统完备、功能强大的教学体系。

  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深受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程度的制约,而破除“制约”推动“转化”的基础是吃透教材。思政课教师不是讲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观点,而是讲党的创新理论,是要忠实履行党所赋予的政治引导使命。因此,教学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把准吃透讲活理论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构建集备课、讲课、赛课、评课为一体的教学链条,把教师组织起来,把各个教学环节组织起来,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政治素质和教学素养,凝练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要以“大思政课”理念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思政课不是“一家之言”,不能“闭门造车”,要不断拓宽视野,既要善用各种社会资源,更要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办好思政课的良好局面。大思政课要善用之。“大思政课”之“大”在于,以大视野、大资源、大联动、大平台等,共同服务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明大道”“修大德”“成大才”。

要运用精细化思维来查找和弥补教学体系的薄弱环节。比如,教学方式因循守旧的,要大胆推进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探索;教学互动性不足的,要鼓励小组研学、汇报展示、师生交流、课堂辩论等;教学形式活泼,但忽视内容建设的,要加强学理研究、加强集体研讨备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夯实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思政课的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支撑基础。新阶段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形成系统性工作体系,疏通思政课同其支撑保障条件的协同关系。

  第一,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协同。学科是课程建设的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内涵之源”。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厚度,决定思政课发展的深度和高度。2005年后,我国思政课建设就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支撑。这些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增量提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整体而言,学科建设对思政课建设的滋养作用是卓有成效的。凭借学科建设的支撑,思政课的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这大大提升了办好思政课的学科底气。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衔接不足,学科建设成果的课程化程度不高,课堂教学的学科化属性不强等问题,制约着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内涵式发展的新起点上,要坚持总体布局与彰显特色相统一,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学科建设基础好的高校,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整体“提质增效”,同时还可以大胆探索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统领作用的“新路”,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头雁”、马克思主义学科群跟进发展的“雁阵效应”,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学科基础偏弱的高校,在学科布局上切忌“求大求全”,而是要把主要精力聚焦于已有二级学科的优质化、特色化发展上。

  需要明确的是,学科建设本身不是目的,其根本指向是服务于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学科建设一方面是为了给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是对课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做出深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还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领域中去检验。因而,要以学科支撑教育教学,拓展拓深思政课的内涵,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的水平。

  第二,推动课程建设与学术研究协同。学科建设资源转化为课程建设资源,离不开学术研究的载体和中介。习近平指出,“强调思政课的价值性,不是要忽视知识性,而是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只有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思政课不是灌输“心灵鸡汤”,而是要有“真材实料”。思政课的内涵在深层意义上,在于其背后所彰显的贯通理论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在思政课程的内涵式发展中,要以科研支撑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理论资源供给。“教”与“研”是一个“相长”的过程。有理才能说服学生,思政课才有彻底性。

  思政课所讲授的“理”,指的是“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的“三理统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的结合研究得透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得精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领悟得深刻,思政课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也就“有血有肉”,也才能既深刻又生动地抓住学生的“思想胃口”。真理源于诘问和辩难,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发展的。面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追问,必须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练就这个真本领,就需要直面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形势,直面各种“高级黑”“低级红”,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彻底的思想理论、强大的真理力量,旗帜鲜明地批驳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

  良好的课堂教学来源于扎实的学术研究。当思政课教师能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的学术研究突出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破解思政课教学的难点、提取思政课教学的新点,就能在课堂上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近年来,笔者所在的高校,投入千万经费、组建百人团队,以“集团军作战”的方式,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深化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这种探索显著增强了科研反哺教学的效应。

第三,推动课程建设与队伍增质相协同。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教师队伍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是关系思政课建设质量好坏的“牛鼻子”。只有抓好思政课教师这支关键队伍,才能让思政课真正发挥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效应。

  近些年来,各个学校均大幅扩充思政课教师规模,由此而来,如何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成了需要用大力气解决的迫切问题。教师的内功没练好,思政课就不可能讲得精彩,课堂的教育功能也会大打折扣。如果缺乏必要的师资,硬是为了“面子”而开设一些新的思政课课程,那这种课程就不可能有内涵,也容易脱离实际走向形式化、表面化。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思政课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在于其对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坚守弘扬,在于其主动性、创造性的良性发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六要”标准,以强化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能力建设为核心,用好用活各种研修培训平台、实践锻炼机会,多管齐下推动教师掌握实践的前沿、理论的高点,在思政课教师群体中形成学理论、传教法、谋创新的浓厚氛围,让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讲出高质量思政课。

  第四,推动课程建设与制度保障相协同。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制度是根本,也是最大的保障。明确思政课建设的方向目标、工作重点、方略步骤,要靠制度来保障。确保课程建设的资源和人力投入,要靠制度来供给。维护课堂纪律和秩序,防止教师利用讲台“兜售”个人“私货”,要靠制度来约束。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教学组织方式方法创新,要靠制度来维系。

  制度不是“纸老虎”,其生命力在于执行。在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最根本的是要巩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使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落地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思政课建设资源集中、智力集合、精神汇聚的良性发展态势,支撑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

  制度保障的重中之重是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用好这个“指挥棒”。思政课有其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其特殊性,评价思政课教师的标准因而也不能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概而论。能否建立起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参照、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成长成才的评价体系,关乎思政课发展的未来。因而,要不断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李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yl23455永利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4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