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骆郁廷 高裕: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有效性的提升

发布时间:2022-06-02
字体: 打印
分享:

  新时代,我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当前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重点,坚持以方向引领为根本,明辨是非为关键,科学评价为保障,着力提升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有效性。这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方向的有效引领

  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具有导向性,提高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定向导航上下功夫,引导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成长方向,尤其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一)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首要任务就是引领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新时代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紧密团结和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

  站在新时代,我们要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引领。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认清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认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必然性、先进性和优越性,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认清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二是要联系重大政治事件引领。重大政治事件是思想引领的重要契机。加强思想引领还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讲清重大政治事件的历史渊源、利益诉求、问题实质、对立冲突、根本原因、发展趋向,引导青年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要害辨立场,坚定信念把方向,形成有关重大政治事件的正确判断和政治态度。如结合近年来发生在香港的暴力动乱事件,引导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就能让青年学生看清暴力动乱事件是爱国爱港与卖国卖港之间的严重政治斗争,从而有效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洞察力和政治判断力,形成维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三是要结合重要政治斗争引领。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2]。当前,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十分激烈,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就是一场形为经济角力实为激烈政治较量的斗争。要跟青年学生讲明贸易战的实质是21世纪美国发起的一场“新冷战”,重点是科技战,根本目的是要干扰、破坏、打压、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和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新时代,要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创新能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勇于应对大国战略竞争的时代新人。

  (二)引领青年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志向追求、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新时代,要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小我”和“大我”、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引领青年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引导青年学生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要针对青年学生中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偏向,引导青年学生处理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把“小我”和“大我”、个人梦与中国梦、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

  二是坚持正确价值与批判错误价值的关系。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加强青年学生的价值引导,还要注重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批判错误的价值取向,深入揭露错误价值取向的实质和危害,克服和消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从而在批判中建构、加深和巩固青年学生对正确价值取向的理解、认同和坚持。

  三是确立正确价值取向与践行正确价值取向的关系。不仅要致力于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要引导青年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做到内化和外化相统一,自觉坚持“小我”和“大我”、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的正确价值取向,处理好学习、生活、交往和成长中面临的各种价值关系和利益矛盾,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变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自觉行为。

  (三)引领青年学生把准正确的人生航向

 

  除了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还要引导青年学生找准把牢人生发展的正确航向。青年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青年学生生活的环境十分复杂,外部世界的因素和诱惑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能否在纷纭复杂的环境中,引领青年学生找准人生发展的方向,定准前进的航向,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

  一是引导青年学生作好人生发展根本方向的选择。一个人成长发展为什么样的人,与他对人生发展的根本目标、方向、道路的思考和选择有着重大的关系。我是谁,我将成为谁,这是青年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人生志向问题。青年学生的人生志向和抱负,决定着其人生发展的根本方向。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3]459。青年学生确立人生志向,选择发展方向,应当像马克思所强调的那样,把为人类的幸福和为自身的完美结合起来,作为自己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是引导青年学生作好人生发展关键时刻的方向选择。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在关键的时刻,引导青年学生选对方向走对路,对青年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升学、就业、创业、婚恋都是青年人生的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这些重要关口的选择,实质都是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是发展方向和人生道路的选择。青年学生找准自己的人生航向,契合社会的发展方向,会产生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强大动力,在推动个人成长的同时会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一个大学毕业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就是把实现社会价值视作自我价值最大化的生动体现,达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向选择的统一,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巨大合力。

  三是引导青年学生作好人生变故时的方向选择。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有顺境也有逆境。有些青年学生会在人生道路上遭遇重大变故,如亲人离世、父母离异、天灾人祸等,有时还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如果经受不起打击,就会悲观失落、萎靡颓废、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乃至怀疑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选择是否正确,甚至彻底否定自己,否定人生,轻视生命。面对这些人生变故,我们要对青年学生及时进行思想开导、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学生坚定自己人生方向选择的自信,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发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气馁、不悲观、不放弃,坚定地沿着选择的正确方向前进。

二、新时代青年学生辨析能力的有效提升

  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交互作用,不仅形成了影响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复杂环境,也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面对现实社会特别是网络空间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信息,如何提高广大青年学生辨析的能力,始终选择和坚持正确的思想,是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时代要求和突出重点。

  (一)提升大是大非的辨别能力

  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提高大是大非的辨别能力。这种大是大非,既包括政治上的大是大非,也包括价值上的大是大非,还包括爱国情感上的大是大非等等。

  政治上大是大非的辨别能力是最重要的辨别能力,涉及青年学生面对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问题、重大政治冲突、重大社会思潮时,能否作出独立、清醒、正确的判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克服错误的政治倾向。对政治上大是大非的辨别,就是要以是否有利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衡量标准,辨别政治事件背后的政治倾向和阶级立场,认清政治事件的性质、方向和社会影响,引导青年学生明辨政治是非,始终坚持正确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方向。

  价值上的大是大非主要是指涉及到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要引导青年学生分清“小我”和“大我”、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全局的、整体的、根本的利益,自觉同损害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错误价值倾向和行为作斗争。

  爱国情感上的大是大非是在涉及到爱国还是卖国重大问题上的大是大非,在涉及到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时候,要引导青年学生始终秉持爱国立场和情怀,自觉站在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同背离和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二)提升交流交锋的批判能力

  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提高在各种思想交流交锋中运用正确思想批判克服错误思想的能力。这种批判能力包括是否敢于批判和善于批判两个方面。

  敢于批判是批判能力形成的首要因素,也是需要引领的重点。是否敢于批判涉及到青年学生在面对意识形态交锋、价值观念冲突时能否呈现出敢于斗争、敢于批判、敢于交锋的勇气和意愿,这是政治态度、斗争意识和责任担当问题。敢于批判、敢于交锋需要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关键时刻能够敢于发声亮剑,采取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青年学生既同新冠病毒又同“政治病毒”作斗争的素材,加强引导激励,强化广大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斗争精神。

  善于批判是批判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需要着力引导和培养。是否善于批判涉及到青年学生面对错误立场、错误观点、错误言论时能否拿起“批判的武器”进行批判的方法问题,是能否抓住错误立场、观点的实质和危害并运用正确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批判的问题,说到底是批判能力和斗争艺术问题。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思想交流交锋中善于对错误思想进行深入的批驳,不断提高克服错误思想及其影响的能力。

  (三)提升多元多样的选择能力

  多元多样的选择能力是青年学生能否在纷繁复杂、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意识中,分清主流与支流,真理与谬误,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4]86。“在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必须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5]。新时代,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必须着重引导青年学生提升在纷繁复杂、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利益诉求中正确选择的能力。

  一是多元中立主导,引导青年学生提高在不同社会思潮中选择、认同、维护和巩固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握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认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认清各种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冲击、解构的实质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所带来的危害,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习、选择、内化马克思主义,认同、维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来,夯实青年学生同全国人民一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是多样中谋共识,引导青年学生提高在多样价值观念、价值诉求中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的能力。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握核心与多样的关系,在多种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中选择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小我”和“大我”、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是多变中把方向,引导青年学生提高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选择和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能力。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深刻认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青年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把握社会发展与人生发展的方向,自觉将个人的美好梦想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

  (四)提升大风大浪的坚守能力

  大风大浪的坚守能力是指青年学生面对重大战略博弈、重大政治风浪、重大人生考验时能否坚守理想、坚持立场、坚定信心的能力。大风大浪本是自然现象,用于社会领域,就是指形成严峻挑战和特殊考验的社会政治风浪。新时代,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大风大浪的坚守能力,形成“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是思想引领的重要环节。毛泽东指出,“某些错误东西的存在是并不奇怪的,也是用不着害怕的,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学会同它作斗争。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6]280-281。习近平指出,“‘千里马’要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7]2引导青年学生在大风大浪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增强坚守政治信念、保持战略定力的能力,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坚守理想的能力。理想是信仰之基,精神之钙,思想之舵。要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大风大浪中的坚守能力,首先是提高坚守理想的能力。不论国内形势如何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丝毫不能动摇理想、背离理想、放弃理想,要铸牢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不移沿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指引的正确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二是坚持立场的能力。立场决定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大风大浪中的坚守能力,关键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增强能够经受任何风浪冲击和考验的能力,能够在经济、政治、社会及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复杂斗争中,始终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党的立场、无产阶级的立场和人民群众的立场,坚守正确的立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和重大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坚定信心的能力。信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具有的高度肯定、自信和信任的心理状态。人们往往是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大风大浪中顶风破浪、化险为夷、不断前进并逐步形成和增强自己的信心。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题中之义,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中国道路和制度的信念、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信心,不惧任何风浪、困难、挫折和失败,进一步坚定信心,用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夺取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胜利。

三、新时代青年学生引领成效的科学评价

  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成效的评价问题。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成效,是指思想引领主体掌握和体现的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要求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衡量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成效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只有坚持实践检验、坚持实效检验、坚持科学检验,才能正确衡量和评价思想引领的成效,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提高引领实效提供依据。作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评价,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思想引领评价的实践标准

  思想引领的评价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8]3。判断一个人,只能以他的行为为根据。同样,判断思想引领的成效也不能以主观的看法为根据和标准,而只能以客观的社会实践为标准。

  思想引领是否成功有效,这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个实践问题,只能靠社会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成效的根本标准。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思想认知”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坚持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成效评价检验的实践标准,就是要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化的效果,不仅要看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否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更要看其是否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实际行动,看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是否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将思想引领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改造青年学生的主观世界去推动他们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和检验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因此,要坚持将社会实践作为检验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实效的根本标准,引导青年学生以知导行,以行践知,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干事创业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日常实践中,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并检验思想引领的成效。

  (二)坚持思想引领评价的实效检验

  思想引领的评价还要回答从哪些方面检验和评价思想引领效果的问题。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效果的体现不在引领主体的做法上,而在引领对象即青年学生的知行变化上。只有将引领落实到青年学生的思想进步和行动成效上,才能用实效评价衡量我们的思想引领工作。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实效检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一是把握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落实到青年学生的发展进步上。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实效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上,落实到青年学生的思想进步上,评价检验要看广大青年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了人生的“总开关”,扣好了人生发展的第一粒扣子。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实效更要体现到青年学生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效上。评价检验要看其是否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同全国人民一起,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精神向物质、人才资源向先进生产力的转化。

  二是把握政治与业务的关系,落实到成长成才上。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不仅体现在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政治认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还体现在提高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上。要看青年学生经过思想引领,能否将党、国家和人民的期待转化为自身的成长目标和自觉行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把握校内与校外的关系,落实到建功立业上。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效果最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建功立业上。青年学生是否成长成才最终要以踏入社会后干事创业的实践成效来检验。要看青年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后,能否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大学期间思想引领成效的检验是阶段性的检验,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建功立业的实际成效,是对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最有效的检验,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推动。

  (三)坚持思想引领评价的科学检验

 

  思想引领的检验还要注重检验方法的问题,不断提升检验方法的科学性。

  一是质量与数量相结合。检验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实效要注重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检验。定性分析要注意看青年学生主流的、本质的、普遍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不能因个别的、少数的、非普遍的案例和特例来轻易否定思想引领的成效。定量分析要结合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评价手段,注重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用变化说话,来增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检验信度和效度。

  二是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检验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实效还要注重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相结合的方法。思想引领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思想引领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变化,因而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得到确实的检验。思想引领效果的显现具有长期性、动态性,甚至会出现反复。因此,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效果不仅要注重短期的检测检验,还要注重长期的、经常的检测检验。

  三是高校与社会相结合。检验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效果还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加强高校和社会的协同检验。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后,是否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践行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些实际效果往往只能由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作出进一步的综合评价。只有让社会力量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成为评价主体,加强评价协同,推进综合评价,才能确保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实效检验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深化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