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李基礼:基于功能系统分析法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探究

发布时间:2022-07-07
字体: 打印
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备受关注。现有研究中,有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和效能问题,也有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如何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问题。与以往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不同,作为事实或业已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亟须理论观照。在社会现代化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现代化如何发生、演变,这种演变会产生什么问题,对此如何治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新议题。从社会作为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其功能分化的结果以及自身作为功能分化的起点来看,采用功能系统分析法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有效工具和思路,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即系统分化及随之带来的问题才能得到清晰的揭示。

一、功能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方法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主要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视为应然状态,作为一个价值目标来追求,即为了适应社会现代化,提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机制、手段等要素的现代化。如果进一步把现代化视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那么这种现代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而进行的以实现自身现代化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变迁的过程”。然而这只是把握该问题的一个方面,此外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然状态,即作为事实的现实存在状态。

  以何种状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考察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现代化研究专家罗荣渠曾概括了学界对现代化的四种理解:一是指经济上落后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二是指工业化;三是指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四是指一种“文明的形式”,是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然而上述对现代化的理解仅仅涉及现代化的事实规定。有学者提出现代化具有时间尺度和价值尺度双重规定,前者指称“15世纪开启的、源于欧洲的新的社会生活或者组织方式的扩展过程”,后者指称“向一个更‘进步’的‘现代’时期或状态的转变过程”。相对而言,这种从事实与价值两个维度来理解现代化较为全面。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上述两个维度在时间上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状态,即应然或实然状态,也就是尚未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状态。就价值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而言,研究其应然状态的目的就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或理想目标,以及实现其目标的方式和手段,这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其实然状态的目的就是考察已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符不符合现代化的规范和标准,这属于规范性研究的任务。就事实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而言,只存在实然状态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业已发生的状态。其实,从现代化作为一项未竟的事业来看,一方面,要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还要从正在发生的事实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现状和问题。

  作为事实的、正在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具有社会现代化赋予的多重规定性。就社会作为系统而言,社会现代化也是其自身功能分化和结构复杂化的过程。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所指出的:“复杂性和功能分化现象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两大特征”。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多层次性和异质性使得社会变得日益复杂,从而提出了更多的功能需求,为了满足这些功能需求,新的社会子系统不断产生。随着子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分化,又会产生新的低层级的子系统。社会功能分化和系统的分化反过来增加了社会的复杂性。这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特征,也是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这一新特征,需要构建一种能够恰当地描述该特征的理论工具。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针对其系统特征主要采用系统分析法。然而为了能够恰当地分析上述新特征,该方法必须在如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在坚持结构与功能二分前提下,与以往坚持结构优先不同,必须坚持功能优先,为了满足因环境复杂性因素增长而产生的新的功能需求,需要构建新的系统结构以提升控制力。二是在坚持系统与环境二分结构下,必须着重把环境视为不确定因素之源和集合,而将系统视为克服环境不确定性的结果。三是在坚持功能与系统相互关联基础上,必须关注两者的异质性,尽管系统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而产生的,但系统一旦产生,就会具有自我满足特征和自我膨胀趋势。

  利用改进的功能系统分析法,我们首先能够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系统为了克服环境不确定性、推动自身发展而进行功能分化的产物,这种分化的动力源自于社会控制能力提升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分工能够提升社会运行效率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的分化问题。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确定性的增长,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控制能力的提升要求(即功能需求)推动系统分化,而分化出来的子系统产生的自我满足特征和自我膨胀趋势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需要关注的新情况。

二、系统分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态势 

 

 

  从功能系统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由阶级统治构成的社会系统维持自身稳定(满足功能需求)而分化出来的子系统。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从社会系统中分化出来,而且自身也日益分化为不同的子系统,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分化。

  这种分化的动力主要源自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系统的压力。社会系统的功能需求传导给思想政治教育,迫使其把整体功能分解为互补或相互契合的子功能,功能分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分化为不同的子系统。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为了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对其不同组成部分提出了更多的功能需求,如优质教材、完善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按照这些新的需求建立教材编写子系统、教学子系统和教学管理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内部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结构和运行系统。二是社会系统同一功能多元化需求。在社会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诉诸于观念体系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来承担社会系统整合功能。随着社会系统本身的结构分化,要求针对不同的社会子系统展开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针对军队、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子系统展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提高这些社会子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求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三是控制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从而维持系统稳定。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长,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具有抗干扰能力,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具有抗干扰能力,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日益分化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比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水平,就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的思政课教师培养、遴选、培训、提升子系统,确保高质量思政课教师的稳定供给。

  在上述动力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遵从不同逻辑逐渐分化。分化动力与分化逻辑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中既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分化动力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分化的动力因,而分化逻辑则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分化的形式因,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沿着什么样的方式和路径分化。分化逻辑既与上位系统的功能结构相关,又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相关,还与社会运行的结构和机制相关。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遵从如下分化逻辑: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功能分化为同类子功能,而这些子功能又相应分化出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 如为了满足军队、学校、农村、企业等不同社会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分化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二是沿着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分化出不同的子系统,如教材、教学、管理等子系统。三是沿着政治运行逻辑分化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如分化为不同行政级别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指导、保障相关的子系统。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的逻辑是多维的,这里并未穷尽,新的分化逻辑需要通过经验总结和分析加以揭示。

  思想政治教育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它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各子系统通过功能而构成一个大系统,功能既是系统分化的动力,也是联结各子系统的纽带。二是各子系统遵从不同的运行逻辑,其逻辑由子系统内部结构决定,各系统内部结构的运行逻辑互不干扰。三是各子系统沿着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专业化提升各要素功能。四是各子系统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对子系统的影响和干预只能通过功能指令的输入和效果检验来实现,不宜直接从内部结构加以干预,因为如果把其他系统的运行逻辑强行输入该系统,可能会干扰子系统专门化和专业化效果的发挥。五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分化为不同子系统,各子系统一方面将不断完善自身结构;另一方面可能会繁殖出下一级子系统,这种繁殖从逻辑上看是没有止境的,但在现实中因受社会资源和自身控制能力的限制是有限度的,最终繁殖因能量和资源的不平衡呈现出不对称状态。

三、系统扭曲: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困境

  从外在的观察者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过程,而系统分化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的提升是通过功能分化和系统分化两个维度同时展开的,不过功能分化最终会落在结构即系统分化上。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存在分化动力与分化逻辑的区别,系统分化的动力源自功能强化,而分化逻辑则源自于社会结构、运行机制,以及子系统的内部结构。于是,以功能强化为动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并不必然提升系统控制能力,反而可能构成对它的挑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会产生功能异化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分化的初始动力源于各自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然而分化出来的子系统运行的最终结果却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需求,由此产生了功能异化现象。这种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中比较常见。如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分化出来的科研子系统,承担着把道理讲清楚的功能,这种功能往往通过科研成果比如学术论文表现出来。随着论文成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后,一些教师往往把论文发表作为主要目的,论文所承载的最初功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论文数量而不顾质量,研究成果并未真正解决相关理论与实践难题,由此产生科研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又如按照上级部门提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要求而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开展的某些活动却往往是宣传性和表演性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这也是功能异化的表现。功能异化根源于系统内成员的个体利益与系统整体利益的差别,系统内成员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整体利益。这种功能异化的后果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而且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假象。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会产生自我膨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强化需求与子系统内部扩张动力之间形成了一个正反馈过程,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不断膨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求催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的主要动因是子系统运行专门化和专业化能够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类似于社会分工导致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比如,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思想行为的管理,于是就分化出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各高校形成了以学生处为主管部门,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构成专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为了提升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水平,又进一步分化出以副书记为主导、辅导员为主体、学生干部为主要参与者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二级子系统,这种系统分化的趋势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班级。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需求产生的系统分化动力外,实际上各子系统内部也存在着分化动力:一方面,组织内部成员为减轻自身工作压力,倾向于把任务分解到下一级子系统;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多资源,组织倾向于自我扩张。这种子系统分化和自我膨胀会导致如下后果:一是总功能日益分解为不同子系统的功能,彼此间协调难度加大,功能异化现象凸显。二是功能责任主体日益分化,一旦产生问题,虽然有很多主体承担责任,但法不责众,也越来越难真正找到直接负责的主体。三是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资源压力,任何系统、组织的分化必须通过吸收资源才能实现,子系统的增加既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资源竞争激烈化,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断从上一级系统争取更多资源,并吸取与之平行的子系统的社会资源。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会产生专业化封闭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出来的子系统遵循各组织的运行逻辑,为了提高各子系统的功能,它们在自我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专门针对本组织的专业化知识,形成本组织的专家。这种专业化知识的确能够提升系统效率和功能,然而专业化也会导致其他问题,从而限制自身发展,难以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比如,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分化出来的教育技术子系统产生的关于教育技术的专门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它们的技术供给,而无法对过度技术化问题展开批评,否则就会被视为外行批评内行。而且子系统内部专业化发展有可能被内部利益或动力所宰制,并不服从于系统功能需求,从而有悖于专业化的初衷。再者,这种专业化也增加了子系统功能评估的难度。一旦专业化,社会大众和其他系统的人员将难以对其展开评估,而子系统内部评估为了维护系统自身利益,会有意无意强化子系统功能,掩盖功能不足问题。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既可能更好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需求,也可能产生功能异化和弱化的问题。后者会造成如下危害:一是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合力,协同合力原本通过功能分化来实现,而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则破坏了这种协同合力。二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是满足系统功能需求,子系统不断消耗社会资源,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系统调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治理

  系统分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的组织特征,是社会分化和知识生产专业化的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是社会系统分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表现。这种分化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基于经验性、整体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基于专业化、不断分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变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强化功能,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削弱、异化甚至瓦解功能。如果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控制能力,在发挥系统分化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克服其消极影响。

  首先,深入研究系统功能分化现象,防止功能弱化、异化甚至瓦解现象。系统分化的目的是强化功能,这构成了系统分化的初始动力,但各子系统还存在自我分化的诸种动力,而这些动力并不一定导向系统功能需求的实现。为此需要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一是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总功能需求与子系统功能结果之间的关系,既要从质的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功能进行评估,确保其方向一致,又要从量的方面把总功能分解为功能指标,与子系统的具体功能一一对应,从源头上确保子系统功能结果不偏离总功能需求。二是要深入研究各子系统可能产生的功能异化现象,通过考核指标的不断调整把系统所需功能内化为子系统运行动力,通过资源配置限制和阻止功能异化现象的产生。三是限制和阻止功能无序分化。功能不断分解可能偏离乃至丧失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因而功能分化到何种程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限制。

  其次,调控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自我膨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的动力源自功能分化的初始动力和系统内部产生的动力。因此,这种分化结果可能并不符合子系统的功能需求,而是服务于它的内部需求,不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合力。调控子系统自我膨胀最为关键的措施是资源和能量的控制,因为系统自我繁殖和膨胀必须在资源和能量支持下才能实现,一旦缺乏资源和能量,系统膨胀只能是一种主观意愿。但在社会系统中,资源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而未能按照功能需求进行调控:一是资源供给往往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那些在社会关系中具有更大影响力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二是子系统存在人为提升自身重要性的取向,它们往往会通过经验数据总结和自我评估提高自身在系统中的重要性。针对第一个因素,需要我们制定资源供给标准并用制度加以保障,减少人情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干扰;针对第二个因素,需要由前面提及的功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子系统评估的科学化。

  最后,监管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专业化封闭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推动了子系统专业知识的生产,这在提升子系统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子系统难以监管的问题。为此需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加以干预:一是推动同类子系统间交叉评估,也就是从其他同类子系统中聘请专家展开评估,降低自我评估的权重。二是推动本系统专业知识大众化,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日常语言,确保大众能够理解子系统运行逻辑。三是要求子系统保持开放,接受社会监督。这里的监督主体既可以是媒体,也可以是第三方公益组织或其他竞争性组织。总之,系统的专门化和知识的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上述监管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子系统专业化封闭的问题,仍然需要深入探讨,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并不像自然界中的系统分化那样严格和绝对。其系统分化的逻辑也不是固定的,边界和层级也存在相互交叉的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处于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的成员都属于社会成员,社会成员通过交往参与到系统运行中。这种交往打破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边界,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专业语言向日常语言的转化,也就是说系统分化是在生活世界中展开的,生活世界始终是系统分化的背景和场域,系统分化也在生活世界中得到滋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不能仅仅从系统角度加以考察,还必须深入到生活世界的结构变化中去考察。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