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宋友文:以理论思维培养为核心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发布时间:2023-06-08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已经修订出版。教材在修订中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新版教材修订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编写统筹安排,遵循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科学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尤其是导论部分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
一、“概论”课理论思维培养的客观要求
  “概论”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吃透教材精神和驾驭教材内容是关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为核心讲好“概论”课。一方面,从新时代讲好思政课对教师素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来看,思政课要教会学生科学的理论思维。“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无论怎么讲,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1]14另一方面,从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来看,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是大学思政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2]因此,教材在导论“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论”中明确提出要掌握基本理论、培养理论思维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13。
  归根到底,我们提出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为核心讲好“概论”课的教学理念,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高度来定位的。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9习近平引用恩格斯这一论述并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6]这些重要论述,将理论思维提升到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前途命运的高度看待。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没有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很难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很难继续向前发展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奋斗,需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学生,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教育学生。
  着眼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必须将培养理论思维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来认识。“概论”课作为培养理论思维的关键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这门课程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核心要义,理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图片
二、重点理解“中国向何处去”的发展大势
  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为核心讲好“概论”课,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是以理论为中介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抽象思维形式。实践表明,理论对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其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也就越显著。培养理论思维不是简单呈现抽象的概念、范畴和命题,而是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大势。理论思维之所以能揭示规律和把握社会发展大势,就在于用宏阔的历史视野洞察社会发展方向。具体到教学中,就是要紧紧抓住“中国向何处去”这根红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4个历史时期都是围绕着这一根本方向问题展开道路探索和理论创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以取得伟大成就。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道路的最强音。解决好“中国向何处去”,首先要弄清楚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性质。大革命失败后,经过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国共产党确认了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中,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才能取得革命胜利,事关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了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的重大缺陷,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找到了一条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讲授这一探索过程时,要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2023年版教材修订的一个重要创新点就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身也是时代化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具体到新民主主义理论,要讲清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立论依据是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阶级状况,同时由于十月革命后开启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具有新的属性即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道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向何处去”集中体现为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何时过渡和如何过渡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2023年版教材重点阐述了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这一部分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难题,教材没有论及,但作为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所涉猎,就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4]837。研究这一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重大而崭新的时代课题。为回答这一崭新时代课题,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强调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7]557。这个“第二次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历程中,值得深入研究和反思。这里面既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有对当时国际背景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考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再一次显示出理论的生命力。“第二次结合”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体现为两篇毛泽东的经典文献《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旨在将中国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了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遗憾的是,在探索“第二次结合”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了一些脱离实际、超越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的政策措施,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出现了严重的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重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准备条件。这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这主要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2023年版教材有一个重大结构调整,就是增加了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增加这一章主要是为了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认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新的现实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辩证统一发展。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要特别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的结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如何以世界眼光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将中国的发展放在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来定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课题。教材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时,分别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成果来详细阐明,有助于理解每一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为了从整体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还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依据或总依据来回答。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最基本的就是要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之所以走了弯路,根源之一就在于没有认清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认清了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只有立足于这个总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楼大厦的四梁八柱才会坚固。在这一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理论探索,提出并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向何处去”更加令世人瞩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需要重点讲授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特别是在第五章的内容中,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的新篇章来论述的。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要重点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同时,还要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时,紧紧围绕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等重大课题,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脉相承之“脉”从根本上就是要回答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取得革命胜利、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原创性贡献和世界历史意义。具体到每一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即分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贡献,讲清楚党领导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所对应的精神状态即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等。同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结合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讲清楚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四个现代化”建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再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这一发展脉络,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三、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规律
  以深刻的理论思维揭示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理论思维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就在于科学认识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掌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规律,这也是“概论”课理论思维培养的精髓要义。
  在4个历史时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就是要回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发展。怎么理解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来进行分析。因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8]342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是问题促发了矛盾的被发现及其被解决。
  在“概论”课教学中,在阐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时,要讲清其要回答和解决的是什么社会问题。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往往与不同的社会思潮联系在一起。社会思潮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其实就是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社会根源。辨析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可以揭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理论教学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社会思潮争论的问题实质,理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在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中引领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同“左”倾错误斗争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开创新局面的。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马克思主义正确对待中国当时的国情包括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的确认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实事求是的历史事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立论依据。毛泽东在研究中国国情时成功地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开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再比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总依据。在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可以联系当时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争论进行讲解。由此可以说明,党的创新理论是如何在同理论界思想界的讨论争论中增强问题意识并不断提出创新理论的。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9]20只有认真分析研究解决社会发展面对的紧迫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社会历史脉络、找到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发展。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历史的真谛。要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四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知识,要联系结合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探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基因,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断激活中华文明的内在机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本身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的产物,也是“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写照。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