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以免陷入僵化。这就需要汲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的科学论断和真知灼见。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在领导现代化的过程中,列宁既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也重视批判继承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化大生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前,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是相互配合、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资本家不断攫取巨额财富的过程,因此,分析列宁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不可避免地涉及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本文尝试分析和梳理列宁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特点,并从中探寻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启示。
一、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列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域继承自马克思、恩格斯。19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欧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现代化程度,马克思、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理、历史地位和未来趋向等。
从阶级身份看,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出身于典型的资产阶级家庭,但他们胸怀全人类,坚定投身于推翻资产阶级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毫不妥协地回击各种资产阶级思潮、观点和主张。这一阶级立场成为包括列宁在内的后继者共同坚守的立场。
从分析的方法看,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他们赞扬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短时间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飞跃。他们指出:“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另一方面,他们没有被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繁荣景象所蒙蔽,而是深究以大工业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化给无产阶级带来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机器怎样通过占有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增加资本剥削的人身材料,机器怎样通过无限度地延长工作日侵吞工人的全部生活时间,最后,机器的发展虽然使人们能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提供惊人地增长的产品,但又怎样作为系统的手段,用来在每一时刻内榨取更多的劳动或不断地加强对劳动力的剥削”。这表明,作为现代化工具的机器与资本结合在一起,成为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帮凶”。
从未来趋向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中蕴含着否定其自身的因素。一方面,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将其弊端暴露出来,不断吞噬部分现代化的果实,凸显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使资产阶级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产生了否定自己的物质基础和革命力量。“只有现代大工业所造成的、摆脱了一切历来的枷锁、也摆脱了将其束缚在土地上的枷锁并且被一起赶进大城市的无产阶级,才能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一切阶级统治的伟大社会变革。”
列宁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开创和确立的以上问题域中展开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既有坚持又有发展,这是由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身的“不变”与“变”决定的。“不变”体现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没有从根本上缓解阶级间的矛盾,也没有消除资产阶级的剥削性,没有改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的状态等,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仍然适用;“变”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政治经济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时代课题的新变化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二、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无产阶级立场
列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关注资本主义现代化给工人阶级带来的消极影响,并试图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基础上,寻找无产阶级的解放之路。
第一,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现代化背后的剥削制度。资产阶级的辩护者认为,剥削存在于一切社会制度之中,所以,剥削对于资本主义而言不是致命缺陷,有的学者甚至提出“社会必要剥削”概念,试图将剥削合理化。这些荒唐观点从根本上看是阶级立场使然。与之不同,列宁则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揭露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制度。在列宁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即为资本家做工,已经成了最普遍的劳动形式”。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本驱动下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种类型的产业在组织形态、产出水平、技术支撑等方面的飞跃,代表着生产力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充斥着剥削与压迫,工人阶级难以打破雇佣劳动制度,因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榨是以立体多维且成体系的剥削结构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政治权力由资本家支配、意识形态受资本家操控,面对如此严密的制度结构,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要想有所突破是异常艰难的。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而来的是大工厂制度的普遍应用,这种组织模式可以更高效率地产出,为资本家积累更多的利润,但同时,它也将资本主义的剥削发展到了顶点。列宁指出,包括泰勒制在内的种种剥削方式被汇集到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章,一套完整的资本家榨取工人血汗的制度”。
第二,对工人的贫困化报以极大的同情。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基于本阶级的利益,它当然会不遗余力地推进资本主义向更高水平发展。相比于资产阶级的主动作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被动参与者,但却是现代化的主力军。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最大贡献者的工人阶级却处于被剥削的境地,无法获得足额的劳动果实,甚至陷入了贫困化。列宁痛批资本主义社会给工人带来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前者表现在“他们确实愈来愈穷,不得不生活得更坏,吃得更差,更吃不饱,更多的人栖身在地窖里和阁楼上”;后者表现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虽带来了财富的迅速增长,但工人的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的份额在减少。这样就形成了既矛盾又颇具资本主义特色的一幕——“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以难于置信的速度增长着,与此同时工人群众却日益贫困化”。
第三,揭露产业后备军存在的原因。资产阶级辩护者要么将失业归咎于劳动者自身竞争力弱和市场的优胜劣汰;要么认为失业是暂时性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缓解。列宁则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将工人失业归因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认为“大工业愈发展,对工人需求的波动就愈大”。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产业门类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它在客观上要求有一支就业后备军,以随时满足资本主义新发展对雇佣劳动力的新需要。列宁指出:“如果没有随时都能给任何工业部门或任何企业提供劳动力的过剩人口(也就是超过了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平均需求的人口),资本主义生产就不可能存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看上去是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降低失业率,但从逻辑上看,恰恰是过剩人口的存在为资本主义扩张提供了新的可能。
列宁认为,受制于以农奴制为代表的旧制度残余的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比“现代整个技术文化水平之下所能有的发展速度”要缓慢。一方面,发展缓慢使得工人数量相对较少,但工人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优势弥补了数量上的劣势,因此,工人的组织性更强;另一方面,发展缓慢并不意味着资本家就更仁慈,相反,封建旧制度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交织在一起,“使生产者状况无限制地恶化”,因此,工人的革命性更强。俄国资本主义对工人的残酷压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有利革命条件,成为列宁领导发动十月革命,成功阻断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列宁不仅同情俄国工人的遭遇,而且站在被压迫和被殖民国家的立场上,以国际主义精神痛斥资本主义现代化给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的灾难。具体而言:一是激烈批评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对外扩张政策。开启现代化的俄国也觊觎他国的领土和市场,掠夺他国的资源。但列宁没有像资产阶级学者那样站在狭隘的民族立场上为本国政府的侵略行径辩护,而是批评道:“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政府早就对中国实行这种掠夺政策了,现在俄国专制政府也参加了进去。这种掠夺政策通常叫做殖民政策”。二是深切同情被殖民和被侵略的国家,热烈支持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少数国家的现代化,先发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利用技术和装备的优势将后发国家视为掠夺的对象,“争夺世界霸权、争夺银行资本的市场和扼杀弱小民族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形成和巩固“中心—边缘”的结构。如何打破这种二元结构?列宁提出:“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能够也应该帮助落后国家的劳动群众”,在现实实践中,革命率先成功的苏俄通过组建共产国际积极支持落后国家的民族革命运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三、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消极性和积极性进行辩证分析
作为辩证法的大师,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是列宁毕生的追求,但他没有全盘否定资本主义现代化,而是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其取得的成果。他既看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消极一面,也不否认它的进步性。诚如他所指出的:“大机器工业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峰,是它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的最高峰。”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弱肉强食的现代化,以牺牲无产者和落后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周期性经济危机既是其必然结果,也是其减压阀。
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地理空间的不断拓展等构成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使资本主义制度与前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存在区别。“在一切旧的经济制度下,每次生产更新的形式和规模都和从前一样,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同一形式的更新是不可能的,无限扩大和不断前进成为生产的规律。”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是生产无限扩大的主要动因,也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驱动力量。但是,资本驱动下的现代化存在两个负面表现:一是资本在施展其魔力的时候,将雇佣工人视为攫取利润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共享发展果实的利益共同体。虽然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是日益丰裕的物质财富,但讽刺的是,饥饿却成为资本家娴熟运用的工具。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靠饥饿纪律来维持,在最先进最文明最民主的共和国内,尽管资产阶级文化和资产阶级民主有很大的进步,广大劳动群众仍旧是一群愚昧的、受压抑的雇佣奴隶或被压迫的农民,横遭一小撮资本家的掠夺和侮辱。”二是战争充斥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之中。一方面是侵略战争,即先发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的驱使下将落后国家和地区视为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掠夺地,而不是平等的贸易伙伴,为此不惜发动战争扼杀弱小民族;另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即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和争夺世界市场而发生的战争,它“造成惨祸、灾难、破产和粗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典型例证。
如果单纯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评价的话,资本主义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但由于受到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掣肘和制约,周期性经济危机随之而来,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进两步、退一步”的经济动荡为代价的。经济危机从根本上讲是生产过剩危机,而之所以出现“过剩”,不是因为现代化大生产所供给的物质资料和财富超出了人民的实际需求,而是人民的购买力不足,即没有足够的货币去购买现代化带来的、自身所需的丰富物质资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的本性一方面要求无限地扩大生产消费,无限地扩大积累和生产,而另一方面则使人民群众无产阶级化,把个人消费的扩大限制在极其狭窄的范围内。”工人的购买力受到限制不是因为自身懒惰,而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资产阶级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形成对劳动产品分配的宰制,遏制了工人的购买力,工人无法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获得充足的生活资料,只能根据劳动力商品的定价获得一定的货币,然后再到市场上购买相应价值的、但不足以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二是弱肉强食的国际法则导致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遏制了落后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购买力,使得率先开启和完成现代化的国家生产出的商品无法在落后国家实现充分的价值交换。
列宁批评资本主义现代化,但不反对现代化本身,因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消极性主要来自资本主义,而不是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从语义上分析有两种解读视角: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身的变革,由初期的工场组织方式逐渐步入机器大工业的现代阶段,由初期公开的、野蛮的剥削逐步转入隐蔽的“人道”剥削,由少数人垄断政治权力到形式上的人人平等;二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驱动的人类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由较为落后状态进入现代状态。
列宁对这两种视角下的现代化都坚持辩证分析的立场,具体而言,第一种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从根本上讲是资产阶级统治力量的增强,是资产阶级给传统的统治方式披上的人道外衣。但是,列宁也肯定了其蕴含的进步性因素,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决不否定这些措施的某些(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好处,这就是它们能使劳动者的生活得到某些(虽然是微不足道的)改善,会加速高利贷、盘剥等等特别落后的资本形式的死亡,使它们更快地转化为更现代化的和人道的欧洲资本主义形式”。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劳动者或多或少也从中受益。第二种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侧重于其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推动作用,它不仅涵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技、军事等器物层面的现代化,也包括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非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对此,列宁持赞赏态度,他肯定资本主义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历史作用,认为“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他也肯定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人的启蒙作用,认为“现在资本主义大大提高了整个文化,其中包括群众的文化”;他还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推动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要求“消灭一切古老的、中世纪的、等级的、狭隘地方性的、小民族的、宗教信仰的以及其他的隔阂”;等等。
四、鲜明的时代性:关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动态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于20世纪初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现代化表现出不同的样态和特征。面对新的世情,列宁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第一,帝国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电气化成为当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列宁称“全世界现代资本主义”为“垄断资本主义”。从生产力的层面看,电气化是列宁所处时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从生产关系的层面看,在大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交换造成了经济关系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大生产达到了十分庞大的规模,以至自由竞争开始被垄断所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形成的成果,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之手,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周期性经济危机更加深重,“卡特尔和托拉斯把生产联合起来了,但是大家都看到,它们同时又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变本加厉”。
第二,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于世界“中心—边缘”两极结构的演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大致平衡,这也是“同时胜利论”的立论基础。但是,在列宁所处的时代,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中心—边缘”结构逐渐形成且愈益明显。“帝国主义的特点,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就是现在全世界已经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另一部分是少数几个拥有巨量财富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在电气化时代,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拉开了与后发国家的差距,对后发国家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列宁关注到铁路这一资本主义工业最主要的部门沦为资本家殖民掠夺的工具,他认为,表面上看先发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建筑铁路是一种普通的、传播文明的事业,但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线索像千丝万缕的密网,把这种事业同整个生产资料私有制连结在一起,把这种建筑事业变成对10亿人(殖民地加半殖民地),即占世界人口半数以上的附属国人民,以及对‘文明’国家资本的雇佣奴隶进行压迫的工具”。铁路这一现代化成果成为压迫民族的“专利”,成为被压迫民族的“梦魇”。被压迫被殖民的国家也想通过发展民族工业来赶上现代化的潮流,但却遭到了国外资本无情的打压,资本主义现代化成为让少数国家受益而多数国家遭殃的现代化。
第三,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寄生性表明,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现代化的目的决不是为了带动落后国家共同繁荣,而是为了强大起来称霸世界,为了剥削海外国家和殖民地人民的劳动成果。现代化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帝国主义国家内的过剩资本和产品也随之越来越多,瓜分世界成为垄断资本家的共识。腐朽性表明,资本家发展科学技术不是为了造福人类,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为此,甚至不惜阻碍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列宁指出:“在规定了(即使是暂时地)垄断价格的范围内,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也就是说,科技发展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和提高利润,当技术的发展无法满足这一目的时,资本家就会充当反面角色。
第四,现代化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机遇。生产力是最活跃也是最革命的因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越发展,生产资料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社会的基本矛盾就越尖锐,也就越容易点燃革命的火花。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国家介入经济生活的程度加深,暴力机器为了经济利益和全球市场不惜发动战争。这样就出现了讽刺的一幕: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先进武器不断毁灭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果与文明。帝国主义战争会削弱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力量,为无产阶级革命创造机遇。列宁抓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机遇,领导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成功。
五、注重实践批判:以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
受时代条件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侧重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理论批判,即使构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粗略蓝图,在当时也无法化为现实。理论的批判再深刻,也无法代替实践的批判。相比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列宁的领导下,以公有制经济、共产党领导、计划组织生产等为特征的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历史上出现了替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案,这无疑是对其最具力度的批判。列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就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现代化从多个方面酝酿着埋葬自身的因素:一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客观上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资本主义大工业导致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化,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工人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使工人愈来愈依赖资本的同时,创造着联合劳动的伟大力量。”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激发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只有革命力量的增加,而没有革命意识的培育是无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列宁指出,在大资本的支配下,劳动者遭受压迫和死亡,妇女儿童身心受到摧残等,这“启迪工人的思想,把隐约的和模糊的不满变成自觉的反抗,把零星的无意义的小骚动变成争取全体劳动者解放的有组织的阶级斗争”。三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不仅无法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反而会不断激化二者的矛盾,一再爆发的经济危机不断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不在一系列的矛盾中进行,而指出这些矛盾,就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的历史短暂性,看到它要求过渡到更高级形式的条件和原因。”
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切优秀成果,在它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而不是另起炉灶。列宁有一句名言:“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电气化代表着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虽然它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产物,但它本身是中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不能将电气化拒之于门外。由此列宁说:“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为了推进电气化,苏维埃俄国根据列宁的倡议和指示成立了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制定了国家电气化计划。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优秀成果,列宁还讲过一个更长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在确保苏维埃政权的前提下,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既有优秀成果。同电气化一样,德国的铁路,美国的技术、企业组织和现代教育等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优秀成果都需要进一步吸收,如果没有这些成果的支撑,俄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合格的现代化。
第三,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属性。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利用资本,但不能以资本为中心,“机器和其他技术改进应该用来减轻大家的劳动,不应该用来使少数人发财,让千百万人民受穷”。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现代化,这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地方。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有两项制度保障:一是苏维埃政权。由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利用的现代化成果较为薄弱,所以利用苏维埃政权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实践层面的重要创新。列宁在将苏维埃政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进行比较中指出,苏维埃政权在历史上第一次从各方面为受资本主义压迫的群众提供了方便,“使大多数人即劳动者实际参加国家的管理,而不像在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里那样,实际管理国家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苏维埃政权坚持人民立场,这是避免现代化走偏走歪的重要前提。二是公有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创造的大多数财富也被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者攫取。苏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借鉴了许多资本主义形式,但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例如,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曾就“租让”这种资本主义形式专门论述道:“租让是一种特殊的租借合同。根据合同,资本家在一定期限内是一部分国家财产的租借者,但不是所有者。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
从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到1924年逝世,列宁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为七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列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两种不同的尝试,从实践中足见其批判旨向的超越性。
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但随着苏联的改旗易帜,其现代化道路黯然退场。鉴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人类当然不会停止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的脚步,中国式现代化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列宁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资本的同时,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从历史上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是在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体系中展开的,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短暂实施表明,想完全游离于这一体系之外是不可能的。转向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重大突破,即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他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也发挥和利用了资本的正面功能和积极因素,让包括资本在内的一切能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但是,不管在何种社会制度下,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因此,在利用资本的同时,要警惕资本的负面效应,不能任由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进而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和实施严格的执法监督,“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让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底色。列宁在领导苏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创新地引入了资本主义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但他始终坚守着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底线。同样,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底色是社会主义,不管如何发展和变革,防止变质变色始终是不可突破的底线。因此,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保证”,列宁在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成果的过程中,从未照抄照搬或拿来就用,而是始终坚持“苏维埃政权+”,坚决维护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和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的,正是得益于强有力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国才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开辟出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二要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各种所有制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竞相发展,在良性竞争中共同推动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密钥。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也必须看到,相较于西方的现代化,公有制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不断巩固、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基础。三要追求共同富裕。在列宁看来,变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富裕。他指出:“如果土地、工厂、机器等等不是被一小撮靠人民贫困而获得亿万利润的私有者所窃据,那么,现代社会就能够生产出更丰富得多的产品来改善全体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的价值旨向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凝聚起亿万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第三,注重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列宁虽然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剥削、贫穷、战争等持批判态度,但对于大工业、电气化等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却极为赞赏。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新在我们创立了新的现代化标准,而是新在通往现代化的路径上,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新在价值追求上,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新在对外关系上,我们坚持合作共赢而不称霸。因此,这条新道路首先一定是符合人类现代化基本规范和标准的道路。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拓展世界眼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现代化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指标的进步过程,其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核心因素,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运营、数字经济、量子通信等都是表征当前现代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当然要将之纳入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追求目标。我们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裹挟下的现代化成果异化,而不是排斥现代化成果本身。因此,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之时,要将批判对象锚定为资本主义与现代化成果的联姻,而不是批判现代化成果本身。例如,我们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靶点在于数字经济与资本主义的结合,而不是数字经济本身;批判科技异化的靶点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而不是科技本身。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