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王维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06-29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奋力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篇章,不断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时刻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理化思考和学术化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研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更加强劲,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学理支持更加有力。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如对教学研究、宣传阐释重视不够,社会服务作用发挥不明显等。新时代新征程上,应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时代内涵与着力点,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宣传研究与资政研究,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夯实思想理论基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更为强大、更为厚实、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实践要求,厚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理论彻底性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与丰富发展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牢牢掌握群众,从来不推崇激昂雄辩或绚丽诡辩,而是通过思想理论的彻底性来说服群众、掌握群众。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武器,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性,掌握现象背后的学理、道理、情理与事理,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理性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重要类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和强大的真理力量,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是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创新的根本前提,是厚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思想理论基础的实践要求。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应坚守学术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航领域,是党的理论武装创新的基本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持续向上向好,党的理论武装创新的学理基础就会越坚实,理论支撑就会越牢固,精神动力就会越强劲。否则,不仅不能打开党的理论武装创新的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危险。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理论自信与科研志气,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作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等重要领域的学术研究,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切实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凝练方向、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话语上聚焦聚力,努力推出一批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学术精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不断提升其学术影响力与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无论怎么发展,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与学术导向,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话语的学术引领和价值指引,使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应坚定学术自信。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甚至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为广泛、最为深刻、最为宏大、最为独特的社会转型与实践变革,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必将给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创造、学术繁荣发展提供更加蓬勃的内生动力和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也绝不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言必称希腊”、推崇“洋八股”,实际上是缺乏学术自信的表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和新时代以来理论创新的学术积累,我们已经到了自信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阶段,我们应有这种学术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更应有这种学术自觉和学术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应在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面向重大学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推进理论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不断推出有思想含量、理论分量与话语质量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话语权被西方所霸占,我们还存在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的问题。应把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重要面向,用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提炼出能够被国际社会所理解、认同、接受的学术理论、学术概念、学术范畴与学术表述,加快中国学术的“走出去”步伐,通过文明交流、互学互鉴,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推进其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发现并努力解决“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真问题、大问题,自觉回应人民群众的理论关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重要学术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面对治国理政各方面的繁重任务,我们有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理上作出深刻回答。新时代新征程上,应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和坚定的学术自信,深化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对准焦点、破解难点,以不同专题研究团队为载体,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深入开展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研究,加强对社会思潮和社会热点的理论引导,切实提升学术研究质量和水平,创新和拓展研究方法,在服务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有效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引导社会思潮等方面进行学术创新创造,以学术创新带动观念更新,以学术探索把握发展规律,自觉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科学回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提出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
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的实践要求,高质量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从我们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初衷来看,这个学科是党育人育才工作的基本支撑,是直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为推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科构建和学科发展,做出重大部署以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就是这个学科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尽管它的设立和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但最直接的目的和作用还是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想更好地为思政课服务,就必须把教学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重要面向,形成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有力支撑。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的科学体系,理论教育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入心入脑、推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争取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争取德国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革命事业“发展最快的当然是一部分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并且受过理论教育的地方”。因此,通过理论教育讲道理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是理论教育讲道理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其根本要求是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如何更好地讲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深、讲透、讲活是对思政课讲道理的根本要求,落实这一要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
  通过教学研究解决“讲道理”的内容问题。思政课讲道理的前置性问题是讲什么道理,在党领导教育事业发展百年历程的不同时期,思政课都随着党的主要任务、中心工作的转换而明确讲道理的具体选题和内容;在个体人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小学、中学、大学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所讲道理的具体内容都各有侧重、有所不同。但是,“思政课所讲的道理,虽然涉及特殊、具体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的道理。”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相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的道理。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等学校教育阶段,还是个体步入社会的社会教育阶段,思政课都聚焦党和人民的战略需要、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需求,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作为讲道理最为本质、最为关键、最为核心、最为基本的内容。当前,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应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讲清楚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重大意义、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实践要求,讲清楚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讲清楚中国之路、中国之治背后的进程与立场之理、自信与力量之理、精神与信仰之理、实践与方法之理。通过教学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落实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关心关注关切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作出有针对性、有解释力、有启示意义的回答,用学术的内容、学术的框架、学术的思维、学术的方式切实提升思政课讲道理的学术深度与理论高度。
  通过教学研究解决“讲道理”的方法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思政课讲道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追求方法的教学艺术,落实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容,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爱听且认同我们讲的道理,需要“桥”或“船”,这个“桥”或“船”就是讲道理的方法。思政课的任何一项教学内容如果没有与其相契合的教学方法,讲道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选择的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恰当,就无法实现讲道理的预期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立足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交往偏好、话语体系与理论诉求,将讲道理的要求、内容与讲道理的方法、对象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讲道理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一方面,加强讲道理的形式创新研究。遵循讲道理逻辑破解思政课教学节点难题,从讲道理的过程、环节、手段、方式以及核心要素的结合入手,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途径的研究,进行教学方法与技术的创新。通过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传统课堂到网络课堂,从教学分析、设计到教学方法的创新,从纸质资源到数字化资源研制,形成思政课讲道理的系统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讲道理的语言创新研究。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不仅“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离不开语言,其传播、发展更离不开语言。因此,对语言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思政课讲道理必须加强语言艺术的教学研究,加强讲道理话语体系的研究,不断推动政治语言向学术语言的转化、学术语言向教材语言的转化、教材语言向教案语言的转化、教案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化、教学语言向生活语言的转化,将思想性与学术性、人文性与科学性、反思性与建构性、传统性与时代性有机融合,不断探索思政课讲道理的艺术化呈现、通俗化表达、精准化递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入心入脑。
  通过教学研究解决“讲道理”的实践问题。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根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在于引领人民群众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但理论教育既不能脱离生活,必须适合于当前的社会实际。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实践性本质要求思政课讲道理不仅要在课堂上讲道理,更要在实践中讲道理;不仅要教育引领人民群众从认识上弄清道理,更要引领他们在行为上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要讲好道理,应树立开门办思政课的理念,加强对“大思政课”的研究,推动讲道理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一是领域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思政课讲道理应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思政课讲道理的领域拓展到课堂之外、社会之中,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教学,让理论走出教材、课堂设在实践一线,让党的创新理论变得鲜活生动、喜闻乐见。二是实践体验。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等,整合各类实践资源,丰富思政课实践内容、创新思政课实践形式、拓展思政课实践平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让讲道理的受众在亲身参与、实践体验中增强精神力量、提升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三是载体融合。打破思政课讲道理小课堂的课程封闭性,开门建设“大课堂”;打破思政课讲道理小课堂的资源封闭性,开门搭建“大平台”;打破思政课讲道理小课堂的队伍封闭性,开门建好“大师资”;打破思政课讲道理小课堂的架构封闭性,开门拓展“大格局”。特别是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重点从内容衔接、协同部门、时间安排、活动形式、实施过程、成绩考核、注意事项等方面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新生军训、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习实训、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网络实践的实质性协同,巩固和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成果,在知行合一中学真知、明大道、晓真理。
三、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研究的实践要求,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宣传阐释来武装群众、掌握群众,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法宝。恩格斯指出:“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有义务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观点,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是:争取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争取德国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无产阶级掌握并自觉运用科学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必须进行系统性、体系化的理论武装。因此,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阐释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明确将“具有宣传的能力和热情、坚定不移的信念、革命的活力”作为成为盟员的基本条件,列宁提出了“为什么马克思的学说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的问题。争取“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学说的宣传阐释,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工作的科学研究。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不仅要“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更要切实加强宣传阐释研究,通过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教育,把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阐释好、宣传好,使之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树立科学思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的逻辑研究。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革命性,更具有科学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论特征,不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特征的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历史发展性质的凝练,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根据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有着缜密推理、严密论证,富有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这一概念出发,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抽丝剥茧地把资本和资本主义本质揭示出来,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稀有的逻辑力量”。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遵循科学、遵循逻辑、遵循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阐释也不例外。“经验证明,照本宣科、教条式灌输,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会产生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阐释还存在说教味道过浓、逻辑性严密性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理论宣传阐释的逻辑研究,使逻辑性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始终。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领域概念与语词的逻辑研究。通过定义的逻辑方式来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的内涵,通过划分的逻辑方式来明确概念的外延。“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对概念的科学把握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相关语词来实现的,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同一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概念。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的逻辑研究,还要对语词的逻辑加以研究,在概念的使用语境中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概念的科学内涵。二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领域判断与语句的逻辑研究。“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而一个判断是否正确需要实践作最后检验;深刻把握假言判断在人们把握客观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种情况下的假言判断来把握事物之间的条件联系。三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领域演绎与归纳的逻辑研究。推理是得出新的判断思维过程,是思维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推理的正确与否有赖于推理形式的正确运用与否,演绎和归纳是推理的基本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阐释必须加强对推理形式的研究,注重在宣传阐释过程中对演绎和归纳的正确运用,既强调运用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方法,也强调运用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有意识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抽丝剥茧、逐层解剖地揭示出来。四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领域的论证与反驳的逻辑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阐释中,应善用证实与证伪两种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的逻辑性和理论的力量。反驳是驳斥别人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的逻辑论证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阐释还应重视反驳的作用,以对方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为反驳重点,有进有退、有张有弛、有聚有散、有缓有急,通过对对方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的逐一驳斥,水到渠成地确立自己的新结论、新概念、新论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力量。
  树立精准思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的受众研究。马克思在给魏德迈的信中指出:“你知道,在不了解读者等等的情况下,给在大洋彼岸出版的报纸撰稿,是多么困难。”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阐释工作,必须加强对对受众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是面向所有群体的理论武装活动,由于时代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逻辑思维与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与人格修养、利益需求与人生抱负,只有精准契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和理论需求,才能更好地确定宣传阐释的内容与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思想教育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阐释也必须坚持辩证法,既要整体考虑、统筹推进,又要坚持“重点论”,走出“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误区,善于抓重点群体,切实加强对重点受众的研究,以重点群体的理论武装为突破口,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的全局工作,营造新时代新征程的良好舆论环境。一是加强面向青年学生的宣传阐释研究。充分发挥教育战线理论宣传阐释各支队伍的优势,组织好理论宣传阐释的骨干队伍,积极开展理论宣讲和阐释工作,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到青年学生群体中,立足青年学生的群体特征,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国外交等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透视,强化思想引导、廓清模糊认识,在众声喧哗中凸显主流价值,在交锋交融中体现中国之治、中国之路与中国之理,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打开通道。二是加强面向社会基层的宣传阐释研究。积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社会服务职能,与基层社区、厂矿企业、社会组织等主动对接,重点围绕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聚焦不同的基层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专题报告、系列报告、特色报告等,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同时,通过在主流媒体刊发有影响的理论文章,编写通俗理论读物,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的覆盖面,更好地引领、整合社会思想意识。
  树立创新思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的载体研究。理论宣传阐释需要一定的载体来承载,宣传载体是发出党和人民声音、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基本依托,是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现“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的可靠保证。“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来看”,德国画家许布纳尔的一幅画就能起到巨大的宣传作用。而没有可靠的载体和阵地,理论宣传阐释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恩格斯在考察英国工人状况时,就提到煤矿区的治安法官在那些“报纸很少,——而报纸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宣传工作很不开展的地区,享有几乎无限的权力”。这从反面证明了报纸这一理论宣传阐释载体的重要作用。不同载体有着不同的特质和适用场景,加强理论宣传阐释的载体建设,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需要对理论宣传阐释的载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探索。一是加强对宣传阐释传统载体的研究。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的传统载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就高度重视报刊、图书等在宣传阐释中的作用。1845年2月,恩格斯在一封信中提到《莱茵社会改革年鉴》的“创刊号预计在今年五月里出版;它将全部用来宣传我们的思想”,同时准备另外再出版一个月刊,“这个刊物将全部用来刊载那些表明现代文明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况的事实,利用雄辩的事实来宣传彻底改造的必要性”。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加强对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载体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宣传阐释的时代价值,发挥传统载体的固有优势,推进其实现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加强对宣传阐释新兴载体的研究。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网络化学习、网络化生活、网络化工作、网络化休闲已成为社会新常态,宣传阐释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应加强网络内容供给,坚持内容为王,基于理论宣传内容开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网络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提高在线宣传阐释的内容供给质量;加强网络形态创新,广泛开展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观摩式等多样化应用,构建数字化学习工具、交互工具、实验设备等为一体的在线宣传阐释空间,实现多渠道传输、多屏幕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切实构建起集智能化、共享性、互动性于一体的“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新生态,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的最大优势,牢牢掌握网上理论宣传阐释的领导权、主导权和管理权。
四、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政研究的实践要求,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恩格斯说过:“德国人一点不懂得把他们的理论变成推动美国群众的杠杆;他们大部分连自己也不懂得这种理论,而用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只要把它背得烂熟,就足以满足一切需要。对他们来说,这是教条,而不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必须着眼于实践,不仅要在中国大地上书写论文,更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不断拓展服务面向,自觉地以学术支撑资政,深入研究和回答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和破题性的资政研究,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提升,在实践与理论的双向互动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贡献心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理支撑,从而高质量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以高质量资政研究服务育人育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并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更加凸显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领航学科,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支撑学科。应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资政研究,为党的育人育才工作提供更好的思想基础、理论支撑与精神动力。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办学强校的思路举措,提升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应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优势、队伍优势与平台优势,针对制约学校育人育才工作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等开展研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办学强校改革发展的方法举措,转化为推进育人育才工作的具体政策和实际行动,转化为解决广大师生重大关切的新进展,转化为解决“四风”问题、转变工作作风的新成效,进而提升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提升育人育才工作的能力。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书育人的生动素材,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育人质量。立足培养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青年学生所关心的理论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找好切入点、实现新突破,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内容,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学术涵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确保思政课教学的权威性、科学性。三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政工作的价值指引,提升立德树人的理论品质。“在高校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稳定机制、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新格局、提升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协同育人的效果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够起到提供学科支撑、学理支撑、人才支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应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立足学校发展和师生实际,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入手,重点围绕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等方面开展协同攻关,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到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主动融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全面改进和夯实学校育人育才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
  以高质量资政研究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新时代新征程上,应积极推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试验田,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践地,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创新的展示区,切实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特别是正确把握科研与教学的内在联系,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发展战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研、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促进教学工作,构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与优势的科研支撑教学工作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与教学的政策协同,以科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以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以科研思维创新教学模式、以科研资源改善教学条件、以科研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高层次学科平台、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专业化人才队伍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教学团队,依托重点学科、重大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水平科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内容,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融入教学过程,把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推动师生在共同探索、整合、应用、传播科学理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探索式学习,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工作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以高质量资政研究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之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回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围绕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展协同攻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支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政研究的学术任务与政治使命。《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应立足民族复兴伟业和国家发展大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为依托,以优化决策供需结构、增强咨政建言能力为目标,科学谋划、统筹协调、培育支持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和企业智库、社会智库等各类智库有序发展聚力聚焦关系大局、关系长远、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紧密围绕伟大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政策、理论、实践、战略研究,面向决策、融入决策、服务决策,推出既通“天线”、又接“地气”,能有效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的智库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智库成果的思想分量、价值含量与对策质量,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维国,yl23455永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在防范化解高校重大风险中的作用研究”(20BKS142)和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22年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增强中国人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研究”(RWZX202205)阶段性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