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张天莹:《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4-01-18
字体: 打印
分享:
  1835年,马克思写作了他的中学考试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简称《考虑》)。中学即将毕业,究竟是继续升学还是从事一项社会职业,是关于人生之路的重要选择。在文章中,17岁的马克思阐述了自己关于职业选择、职业价值的认识,较为集中地呈现了自己的择业观,同时呈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与更加注重个人得失和物质利益的大多数青年人不同,马克思的选择是着眼于全人类福祉和人的精神高尚的。180多年后,同为青年的大学生择业面临诸多外部干扰和内部彷徨,《考虑》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塑造具有重要启示。
一、澄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科学理性择业
  马克思在《考虑》一文中,表达了青年职业理想的实现受限于自身特征和所处时代的社会关系,把人们的活动、人们的职业与人们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也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世界随之动态变革。大学生人生阅历尚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比较容易出现用表面现象代替事物本质、用短暂现状代替长远发展的错误认知方式。以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大学生就业的供需落差问题,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一)理性看待选择职业的主体能动性
  青年通过选择职业而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马克思将这种主体能动性看作人比动物更加优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认真权衡作出选择对青年来讲非常重要,可谓“首要责任”。之所以称之为“首要责任”,是因为选择职业这个行为有可能带来的是自身的不断发展进步、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人生趋于高尚,也有可能带来的是自身堕落退步、强烈的不满和痛苦、人生失去意义。因此,这种选择不应该盲目、片面、短视,而应该以理性的态度谨慎面对。
  马克思在《考虑》中对于如何理性作出职业选择进行了论述。一是要以个人的体质和能力作为选择的基础,即选择与个人体质和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如果不顾客观规律,选择力所不能及的职业,则难以得到职业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容易陷入妄自菲薄的情绪中,失去斗志和希望。二是依托必要的情感支持系统。青年缺乏人生阅历,对自身和客观世界认识不清,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马克思在《考虑》中阐述了家庭、父母在青年人生历程中承担的重要角色,父母曾亲身参与大量实践劳动,经验丰富,了解并熟悉子女的个人特征,能够给出中肯的意见建议,在遭遇挫折逆境时,能够及时给予支持鼓励。三是将自身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考虑。马克思在文章中说:“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马克思所表达的认知是:职业不是完全自由的选择,而是受到社会关系即外部客观条件制约的选择。要充分认识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结合自身定位作出理性选择。
  (二)遵循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实现知行合一
  马克思肯定了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关乎他的人生意义。同时,马克思强调要以个人体质和能力、社会关系为基础,重视来自家庭、父母的间接社会经验。当代大学生择业信息获取渠道较为单一、受限,缺乏直接在工作世界认识和实践的机会,难以形成全面深入准确的职业认知,在择业时存在盲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象。而马克思的择业观闪烁着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光芒: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大学生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对自身及工作世界的认知;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择业观,用以指导实践,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首先,坚持物质第一性观点。无论是内部维度上的个人体质和能力,还是外部维度上的社会关系,本质上都属于客观物质世界,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大学生要通过科学方法探索自我,形成反映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客观情况的认知,以此作为匹配适合自身职业岗位的依据。同时,大学生要充分认知社会发展、经济形势、行业产业结构,从而在工作世界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和定位,预判职业生涯发展前景。如果脱离了物质第一性观点,盲目放大主观意愿在择业中的比重,则可能出现“眼高手低”“摇摆不定”“好高骛远”等择业误区。其次,善用来自他人的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但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有限,尚未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可以通过借鉴和使用他人,如父母等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等社会关系成员的间接经验的方式,对照自己的认知和实践产生的结果,促进认识的发展和飞跃。再次,激发认识对实践的巨大推力。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大学生用择业观指导实践的结果,在形成关于自身和工作世界的客观认知后,逐步明晰个人与工作世界的供需落差及消除落差的路径,以此为指引,转化形成持续努力的实践行动,这是认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也是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
二、澄清劳动的本质价值,树立高远志向
  马克思认为,如果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将在历史中留下时间无法磨灭的功绩,自然也会从事业中获得幸福。这既是马克思献身人类福祉的价值选择,也体现出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观点。近年来,“躺平”“佛系”“锦鲤”等成为网络热词,代表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部分大学生因难以抵挡物质生活的诱惑而滋生攀比观念,深陷“网贷”“校园贷”的深渊。大学生之所以表现出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生活态度,不认可通过奋斗获取幸福生活,原因之一是对劳动价值缺乏深刻认识,难以树立高远志向。
  (一)摆脱阻碍追求人生价值的功利主义思想
  《考虑》中提到,虚荣心容易让人错以为受到了鼓舞,任由名利的诱惑代替理智,“他的职业已经不再是由他自己选择,而是由偶然机会和假象去决定了”。青年马克思已经认识到了功名、金钱、利益等对人的诱惑,如果听由名利的吸引,人将迷失自我,无法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在职业生涯中,这表现为被利益驱使,选择那些让人感到光鲜亮丽、能够带来豪华奢靡生活方式的职业,而忽略职业的社会意义、精神价值。然而,物质的奢华享受只是表面的、暂时的,不能成为人精神满足、持久奋斗的源泉。长久下去,功利主义思想终会让人感到疲惫、压抑,甚至作出错误选择,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考虑》中,马克思论述了与功利主义思想相反的、能够衡量职业是否值得选择和终身追求的标准。一是使人最有尊严。人和他所从事的工作都具有高尚的品格,受到大众的钦佩,在自己的领域独立地进行创造,也许这种职业并不能带来丰厚的物质收入和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地位,但却因为能够带给人尊严而变成可取的职业。二是深信其正确。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个体提供了成千上万的职业选择,深信其正确的思想是心安理得从事某种职业的基础。深信其正确,就是坚信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从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愿意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深信其正确,也是指符合社会法治秩序和道德标准,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珍视自己的职业声誉。三是提供广阔场所。文章中“最广阔的场所”并不是狭义的空间概念,而是涵盖历史、人文、时代等维度的广义命题。这个场所是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场所,是汇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场所。衡量职业的意义和价值要有大格局,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世界发展的广袤视角思考理解,这样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将引领人作出更大贡献,从而实现个体价值。
  (二)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实现个人和集体发展同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职业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载体,也是实现人生意义的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青年人应该树立怎样的志向指明了方向,即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大学生应从三个层面出发,正确认识个人劳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系,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首先,大学生要认识到劳动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唯一路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人民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劳动者不断奋斗。也只有不断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才能实现。其次,大学生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是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为千百万人带来幸福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一带一路”等全球合作理念与实践取得丰硕成果。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科学研究进展、提供医疗救治资源,充分体现了全球抗疫的大国担当。再次,大学生要认识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近年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引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生机勃发。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在劳动中与他人结成生产关系,通过诚实劳动、勤勉工作换取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势必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得到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的肥沃土壤,得到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也势必会作为劳动者感到光荣、崇高、伟大和美丽。
三、澄清利己与利他的关系,追求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考虑》中论述了何谓“伟大的幸福”,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并列在一起,揭示了个人与集体、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我们发现,大学生择业容易被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优越、薪酬待遇丰厚等因素所吸引,不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建功立业;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加看重自己“小家”的生活是否舒适,对社会贡献大小相比而言处于次要地位。大学生要不断深化对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辩证关系的认识,用更大格局和长远眼光塑造自己的择业观。
  (一)在实践中实现“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在谈到人类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关系时,马克思在《考虑》中写道:“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自身的潜能充分激发、才华和能力充分发挥、价值充分实现,是个体利己的需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则是利他的需要。青年马克思清楚地表达了他对于利己和利他关系的认识。他认为,人只有在为他人服务、为全人类服务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和价值。当个体把自己的劳动狭隘地定义成为自己而劳动,虽然有可能取得一定成就,如成为出色的学者、诗人、哲学家,但他的事业是渺小的,他的幸福是自私的。一方面,这是历史的选择。为人类共同目标劳动而变得高尚的人,总是被看作伟大的人;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总是被看作最幸福的人。另一方面,这个体的选择。当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时,个体将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乐趣,不再被重担压垮,也不为一时一事的个人得失而计较,人生达到更高境界,真正实现自身完美。
  (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小我”和“大我”的统一
  当代大学生对于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割裂了二者的统一关系,夸大了利己和利他的对立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互为条件、相互融合。大学生要深刻领悟并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澄清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在奉献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自我。
  首先,坚守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了个人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时应恪守的准则和指导行为选择的价值标准。自觉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诚实劳动等蕴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大学生择业观的应有之义。幸福是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长久喜悦,大学生常常想要追求低投入、高回报的幸福感。实际上,无论是精神需求还是物质需求,想要得到满足都必须付出时间、精力、汗水去奋斗,没有其他捷径可寻。当一个人树立了为国家和民族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通过不懈奋斗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他将感受到与之相匹配的成就感和尊严感,感受到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的提升。与这种高尚的幸福相比,虚荣、名利、欲念、幻想等都是非理性的,都不是内心深处真正的价值选择。其次,国家、社会坚守的价值追求为个人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些大学生认为,追求奉献可能会耽误自己的人生发展,没有认识到国家社会进步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些大学生认为,追求个人利益等同于忽略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没有认识到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大学生要把自己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从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获益。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不应该是完全对立、相互冲突的,个人和他人相互成就,利己与利他殊途同归。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年第40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