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郑吉伟、张春岩: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

发布时间:2024-05-22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质优”的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我们进一步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和高质量发展时代任务,深入理解、学习、应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指明了新方向。
坚持系统观念 抓住“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样需要既坚持系统观念,又善于抓住“牛鼻子”。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另一方面“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质优”是科技创新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体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在生产力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已在人类历史上被反复证明。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依靠“质优”。“质优”不仅助力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提升国家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更在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科技进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升级,有力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目的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质优”则体现在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中,是生产的前提和过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做到“质优”。
瞄准前沿 从实际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中,“质优”首先体现在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前沿上。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厘清颠覆性技术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把握颠覆性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能替代现有技术,成为未来的主流,进而推动现有技术体系的“变轨”跃迁,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好的技术效能、更强的可持续能力。掌握了颠覆性技术,就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优势,形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
  “质优”还体现在绿色发展上。生态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质优”就是加快生产力的绿色化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技术驱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绿色经济规模,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质优”不仅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增长新亮点,而且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同时,“质优”与绿色创新、绿色设计、绿色投入、绿色产品和低碳转型是连在一起的。“质优”具有明显的生态属性,是兼顾发展与保护、重视生态平衡的绿色生产力,强调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前提下推进可持续发展,因而更加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普及;由通晓绿色科技、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劳动者,以清洁生产的机器化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资料,以绿色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对象等组成,是绿色理念得到普及、生态价值充分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更加注重系统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的生产力。
  “质优”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质优”一方面坚持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另一方面又与国情、省情、县情相结合,形成多元的、具有明显层次差异的发展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质优”不是排斥传统产业,而是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紧紧扭住“质优”这个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了诸多重要论述,明确强调,“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紧紧扭住“质优”这个关键,需要不断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实现跃升,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打造与“质优”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高水平科技创新的生产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配备和人才持续供应。必须推动教育、人才培养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研究型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使职业教育尽快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创造和应用符合“质优”要求的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 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自主创新,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
  拓展与“质优”相适应的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拓展。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增长引擎,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做好生产力储备。
  “质优”需要不断进行设备更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4月10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