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辛向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发布时间:2024-03-11
字体: 打印
分享:

  【两会访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yl23455永利党委书记、院长辛向阳

  编者按: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新征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昂扬奋进。为进一步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yl23455永利党委书记、院长辛向阳。

  求是网记者:

  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今年,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请您谈谈如何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

  辛向阳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方面,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需要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的维度深入系统把握这一重要思想,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和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一重要思想集中体现的文明观,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以及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等问题的战略思考,充分认识到这种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是胸怀天下的文明观,是人民至上的文明观,是大历史的文明观,既体现出中华民族在涵养博大精深中华文明过程中的传承与坚守,又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对待世界不同文明时的立场与态度。

  求是网记者: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和开放特征,展现出特有的穿透力和感召力,请问您如何理解“体用观”的内涵?

  辛向阳代表: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体用关系的一种主张,反映体用的一致性、统一性、贯通性。我们要明晰中国哲学上关于体用范畴的涵义,也要立足于具体语境理解其被时代赋予的特定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所谓“明体”,体现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思想结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所谓“达用”,体现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擘画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整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从用“九个坚持”概括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到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再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贯通”,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做什么、怎么做,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凸显了实践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文化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求是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征程上我们应如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辛向阳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深刻指明了三个重要着力点。

  一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新的文化使命内含以文化繁荣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处处充满着昂扬向上的力量。

  二是建设文化强国。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强国既有一般文化强国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身国情的显著特色。就共同特征而言,文化强国具有文化方面供给能力强、产品质量高、公共服务完善、制度健全等因素。就显著特色而言,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生机勃勃的,是体现普惠性、均等性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应结合实际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如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等。同时要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力、影响力、引领力,使文化建设与各个领域的工作紧密结合,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第二,要坚持守正创新,更加充分地激发亿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充分体现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主体,也是精神文明发展的主体,更是创造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主体。第三,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在吸收借鉴中培育现代文明,在传承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记者:孙洋洋)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求是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