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特聘研究员

郑杭生:建立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效机制

来源:2006年08月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3-08-29
字体: 打印
分享: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实践中,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期,社会分化加快,不同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要求。这些利益要求有相互一致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形成新的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在实践中,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应在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一是表达与反应机制。所谓表达机制,就是让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有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正常途径。特别应为困难群众提供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建立不同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让对立情绪和不同意见发泄出来,可以避免它们不断累积而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当然,在建立表达机制的同时,也要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冲突。同时,还要建立规范的对话、协商和处理问题的反应机制,加强与各个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交流,切实了解民情民意,增强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依法、及时、合理的处理。

  二是协调与兼顾机制。就是要求制定的政策能够公平地反映和协调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在坚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具体地说,应加大再分配政策的力度,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体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制度性障碍,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他们逐步进入现代职业体系。着力做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是共享与保障机制。所谓共享机制,就是确保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所谓保障机制,就是社会对各类困难群众的保障,即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这种保障机制是社会稳定的底线。因此,必须建立分担社会代价、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帮助困难群众减轻经济、社会和心理压力的社会机制。

  四是责任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要取得社会进步、又要付出社会代价的过程。因此,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应尽量减少社会代价,把社会代价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一方面,党和政府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上负有主要责任,在制定政策时应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各方利益同步增长,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广大群众也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积极表达诉求、反映问题的同时,对暂时的困难予以充分理解。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还要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正确的社会政策能够妥善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

  (为收入作者个人专栏,故在此转发)

  (责任编辑:丁杰静(实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