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京泉: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的重要杠杆
来源:《云梦学刊》2013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3-11-08
首先,我想就学术评价在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在学术界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中对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有些微词,不久前余三定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 《揭学术评价体系乱象 做学问莫买椟还珠》的文章,揭露了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某些弊病,列举了三个方面的表现, 并为纠正这种乱象开了药方。这篇文章的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 可能在学术界及有关部门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深沉反思。
我想,余三定同志并非要否定学术评价。 事实上,学术评价是不能否定的,也是否定不了的,因为只要有学术研究,就必然会有学术评价,二者是同根同源的。因此,在中国,学术评价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历史则很短。 毋庸置疑,对于学术发展来说,创新型的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大家、巨擘及其精品力作和扛鼎之作,是学术发展的基础、前提和重要标志,而学术评价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杠杆。 显然,过去那种对学者及其论著进行“大批判”,以及“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的做法不能算是学术评价,而是政治性的评价,而且是坏的政治评价,因为它严重地阻碍甚至一度窒息了学术的正常发展。
学术评价可以有力地促进学术发展,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我国学术大繁荣、大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大学者及其论著群星灿烂。从一定意义上说,那时的“百家争鸣”就是一次长达几百年的大规模的学术评价活动。那一次的百家争鸣,说白了,就是各家各派分别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你的或你们的那一套不大行,请看我的或我们的,于是拿出了自己的一套。 这一套与那一套之间又相互评头论足,争论不休,甚至延续了几千年,影响最大的儒、释、道三家就是如此。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各家之间又相互借鉴和吸收, 比如道家吸收了法家的思想要素,创立了黄老道家;儒家借鉴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要素,创立了宋明“新儒家”或“道学”。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百家争鸣, 没有各家各派之间的学术评价,就没有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这一方针也应视为对古今中外艺术与科学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
其次,谈谈对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看法。 余三定同志的文章并非不要学术评价体系,只是认为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有某些弊端。我也认为建立科学的、公正的、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完全必要的。改革开放前特别是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学术评价体系,那时的学术评价是自发的、自由的、非组织的,但现在不比以往,国家那么大,情况那么复杂,全国只是高等院校就有一千多所,每年都要给成千上万的教师评定学术职称,几十万的研究生要授予学位,还有一百多个学术研究基地要管好,没有一定的规范显然是不行的,特别是在当前党风和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势必搞乱。俗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想:学术主管部门也有它的难处,大有大的难处,高有高的难处,“高处不胜寒”嘛!因此,我们对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应一味地抱怨和批评。 事实上,余三定同志在批评的同时, 也帮助学术主管部门开药方。他所提出的办法主要是:“要淡化、 弱化学术评价,让那些靠搞学术评价活动捞钱、发横财的机构和人士去做实实在在的学术研究工作, 以改良学术风气,恢复学术生态平衡。在学术评价方面,学术管理部门出台的政策越少越好,‘折腾’得越少越好。”我以为他提出的改进办法值得参考。 应当看到,科学的、公正的、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有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能也属于前进中的问题,而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靠继续前进解决,不能完全推倒重来,从“钻木取火”开始。
我认为,要建立起科学的、公正的、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需要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学术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有力地促进学术发展。 因此,学术评价体系的好坏应以能否有力地促进学术发展为唯一的检验标准。
第二、学术评价必须出以公心,评价者不应夹杂任何私利和个人恩怨。 现在的问题是,评价者不见得不知道被评价的论著及其作者的好、中、差,而是因为夹杂私利或个人恩怨,在学术评价上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评价者不应突破道德底线,那就是在学术评价上要“讲良心,而不能干昧良心的事。学术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应有明确而严厉的法规和制度,以防止和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第三、要建立起科学的、公正的、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评价者特别是学术主管部门,应当力求按规律办事。我在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曾经工作过五六年,我在任期间及其之后,我们在这方面有一点体会。 我认为应当探索三个层次的规律,一是社会科学发展规律, 二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三是对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引导和管理的规律。这三个层次的规律是环环相扣、密切相关的。最根本的是要探索、 把握和适应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其次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能有力地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 在这方面,我们规划办的同志,以及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规划办的同志和基层社科管理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 从而不断地研究修订有关的法规和条例。 比如:规定课题指南中基础性研究的课题只划定范围,由项目申请人自己命题;项目管理主要是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 (如增加通讯评审程序,扩大会议评审专家数量,每年随机抽取参加会议评审的专家, 参加鉴定结项的专家外省的要占相当的比例;回避制度等),严格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尽量简化中间管理程序,不给项目承担者添麻烦;基础研究项目可以由一人承担;可以以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结项 (1999 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评奖———也是唯一的一次评奖, 一篇题为《汉藏同源考》的学术论文就获得了一等奖,而一等奖只有两项);根据项目主持人的正当要求可以延期鉴定结项,可以允许“十年磨一剑”,其前提是在研期间必须以主要时间和精力从事所承担项目之研究和著述,不得兼做其他项目;设立自选项目、西部地区项目、重大招标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特别委托项目等;加大对青年项目扶持的力度,等等。 这一些改进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规律的要求,有利于建立起科学的、公正的、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
毛泽东曾经说过,凡是重要决策,都要先经过试点,总结经验,然后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最后全面铺开。 我想,在探索建立科学的、公正的、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否考虑在上下完全自愿的情况下,选择一两所有较强研究实力、自己有资格评高级职称的省属高校做“无为而治”的学术管理和评价的试点。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他说:“为无为, 则无不治”(第三章), 又说:“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还说:“圣人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 其意思是:完全相信群众,实行群众自治,君王只是顺应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辅助,为群众自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依据老子的这一思想,应当对试点院校全面松绑,一切由他们自己做主,自行制定政策。 比如:只凭一篇确有创见、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能否由助教直接晋升为正教授(陈寅恪先生当年就是只有三篇学术论文,而在梁启超先生的推荐下,经曹云祥校长同意,直接当上了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导师,结果成为国学院四大台柱子之一,后来又成为久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如果依据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这是可以想象的吗? 恐怕老子在今天连讲师都评不上, 因为他只有一篇五千字的论文,而且评委们又未必能看明白), 上级只是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辅助。这样办它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载,看看效果怎么样。充其量无非是搞乱了,搞糟了,收摊子,反正就只一两所院校,也无关大局。 如果搞得好,倒是可以取得一些经验,对指导本省其他高校的学术研究、学术评价有益无害,对全国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能有的先生会说,试点的时间是否太长了。其实,用历史的尺度衡量,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而它的示范作用可能会有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因此,算总账,还是很合算的。可以设想,如果学术主管部门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办几个这样的试点,至今已经三十年了,比较科学的、公正的、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也许早就建立起来了。
最后,就学术评价问题,我再谈两点看法。一是我们应当提倡和鼓励建立学派,而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大的学科包括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基本上没有学派,起码是没有明显的学派。历史经验证明,有了学派,有利于形成更系统、更丰富、更具独创性的学术思想体系, 也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世代传承。我国古代是学派林立的,有些学派子子孙孙延续了几百年,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学派与政治上、组织上的宗派主义不是一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第二,名副其实的学术批评应当开展起来。 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学术论著是自说自话,四平八稳,偶有批评,也是说得很含蓄,很含混。古棣先生在其《老子校诂》 中这样说:“有些论文和书籍节引或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别人的观点而加以批评,既不指名道姓,也不注明出处。 我认为,这种做法,既是不尊重读者,也是不尊重作者。 被批评的作者的原文是怎样的,读者无法查对,因而也就无法独立思考。这无异于强迫读者跟着自己走。 被批评的作者呢,看批评者所批评的观点,似乎是自己的,又似乎不是自己的,因而也无从答辩。 我认为这是很不好的。 ”我觉得他的这些话说得很中肯。 现在的情况是,学术研讨会开得风平浪静,大家彬彬有礼,客客气气,无非是自己读读发言提纲, 会后出个论文集完事,不见不同观点学者之间的学术交锋,更不见唇枪舌战。 我认为这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网编: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