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特聘研究员

卫兴华:把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统一起来

发布时间:2016-10-14
字体: 打印
分享:

 

 

一、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规律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社会制度都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统一构成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或称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构成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上构建起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和意识形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这一原理是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的,是从历史长河的发展规律性讲的,也表现在一定社会形态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相应地进行调整与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然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的规律来说明。生产力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它是不断发展的。如果把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进行概括,笔者初步认为可以这样讲,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循序渐进、多要素协同推进、波浪式发展、科技领先。人们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改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效利用自然力,改进管理和生产组织,来提高生产力,但不能脱离现有条件、主观主义人为地提高生产力。那样会事与愿违,损害生产力的发展。1958 年,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是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违反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大跃进”,结果变成大跃退,这应是永铭于心的经验教训。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特别是决策层在发展经济社会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事实证明,科学的从实际出发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造福人民,而脱离实际的异化为主观随意性的主观能动性,会造成蛮干,带来祸国殃民的后果。就是说,主观能动性,会变异为主观随意性。这就取决于决策层谋略的科学性、前瞻性、全局性的施政水平。发展生产力不能违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马克思主义很重视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态平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会减少,要重视对森林、矿产等资源和自然力的节约利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醒人们要避免对生产平衡的破坏,他举例说: 希腊等地区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他们想不到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国也曾做过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的破坏生态平衡的事情,同样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

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有几个理论是非需要澄清。

以往的新社会制度都是在生产力的发展超越旧制度下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曾预计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也是首先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而前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是否违反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的规律呢?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解体、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是否因违反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导致其失败呢?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国情下建立的。如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长盛不衰,那么是否说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失效了呢? 如果肯定其原理和规律的真理性,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否终将走苏联演变的老路呢? 中外都有某些人这样期待着!

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简单地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马克思还提出了某些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思想。马克思在1881 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指出: 像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土地公有制赋予它以集体占有的自然基础,而它的历史环境( 资本主义生产和它同时存在) 又给予它以实现大规模组织起来的合作劳动的现成物质条件。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那它就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这段话中所说的“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就是指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生产力落后的俄国,由于它存在的特殊条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达的阶段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列宁在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理论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可以突破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就是在马克思和列宁的这种理论指导下,获得革命的胜利的。

我国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社会条件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似乎难以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来说明。如果仅着眼于一个简单的视角,可以提出疑问: 为什么生产力远远高于我国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却先建立了呢? 但是,如果换一个视角,从我国实际出发来看问题,就会明白: 解放前在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下生产力发展被严重束缚,只有突破旧的生产关系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原理,起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第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处于大变革的年代,走什么社会发展道路,建立什么社会经济制度,有个选择机遇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摆在我国面前的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有些原殖民地国家如印度等,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则走了社会主义道路。这种道路的差异显然也不能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来说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引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会是另外一种发展前途。《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讲: “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第四,我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超过了摆脱殖民统治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发展依然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经济规律。我国曾脱离生产力落后的国情,于1958 年刮共产风,宣传“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搞“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加上违反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大跃进”,造成了全国三年严重困难的不良后果。我国摒弃“左”的一套理论和实践,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适用于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生产力的状况,使社会主义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第五,社会主义要着力于快速发展生产力,但怎么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其理念和路径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所不同的,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我国曾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搞“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提出一些协调发展生产力的有益意见。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条件下,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驱动发展是当代发展的首选,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协调发展,包括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经济社会文化国防发展的协调。绿色发展,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开放,是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引进来,走出去,充分运用人类创造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共享,是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发展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享的核心是共同富裕,还要共享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共享无毒无害的高质消费品,共享优质的文化、教育和卫生医疗,共享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公平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判断标准,摒弃唯生产力标准论和唯生产力论

 

( ) 判断不同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问题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要分清判断

不同社会制度的两种视角: 一种是在该社会制度下统治阶级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标准; 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对各社会制度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主阶级和主流观点认为奴隶制是合理的、公平的,连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都是奴隶制的维护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及其学者乃至主流媒体都为资本主义唱赞歌,认为资本主义是最公平最合理的制度,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他们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要推向全世界。而马克思恩格斯并不认同以往统治阶级和主流观点对各自社会制度的价值判断。马克思恩格斯既从生产力标准肯定替代旧制度的新剥削制度对生产力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特别是肯定资本主义制度比起奴隶制度和农奴制度来“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 ; 但是又批评了宣扬资本主义公平、合理、正义的虚伪说教,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价值判断。有的学者将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混同起来,将各种剥削制度下统治阶级和为其辩护的主流价值判断,视为马克思主义所认同的价值判断。他们所提出的观点是: 只要某种社会经济制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种制度就是合理的、公平的、正义的,并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应当明确: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也就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统一与矛盾作用的必然结果。各种剥削制度的出现,新旧社会制度的先后更替只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说明,不能用道义的原则去说明,也就是说历史的必然规律,不能用道义原则去解释。比如,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不能归咎于资产阶级道义的缺失和对公平正义等认识的扭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阶段。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指出: “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瑰色描写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就是说,马克思认为: 既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与其他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都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资本家和地主的行为就必然是这种经济关系的自然表现,不应归咎于个人。因此,不能要求资本家和地主个人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负责。但是,这绝不妨碍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各种剥削制度提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以及对剥削制度的辩护士的批判。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既肯定了奴隶制取代原始社会制度是一种历史进步,说明奴隶社会制度中的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发展,还讲: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文明,没有现代社会主义。但他绝不认同奴隶制的残酷剥削关系是合理的、公平的。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标准尖锐地批判了奴隶制这种野蛮剥削制度: 奴隶制是用“最卑下的利益,——无耻的贪欲、狂暴的享受、卑劣的名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揭开了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 最卑鄙的手段——盗窃、强制、欺诈、背信——毁坏了古老的没阶级的氏族社会” 。同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既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奴隶制度和封建主义制度的进步作用,但又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中运用大量实证资料,揭露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无情剥削。“对剩余价值的狼一般的贪欲,无限度的压榨……比西班牙人对美洲红种人的暴虐有过之而无不及。”恩格斯还尖锐批评了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士们颂扬资本主义正义、平等的虚伪的说教,“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徭役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这样一来,有产阶级胡说现代社会制度盛行公道、正义、权利平等……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就失去了最后的立足之地”。《哥达纲领批判》中还讲,要铲除资本主义这个社会祸害。

马恩的观点讲得如此清楚,而有的学者竟不顾这一切,坚持认为,不管是什么剥削制度,只要符合发展规律而存在就是公平的、正义的。他论述我国当前贫富分化的现实问题时声称,私营企业虽然存在剥削,但这是公平的、正义的,与收入不公平无关; 并说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谁讲剥削不公平、不正义,就是用伦理道德的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主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统一原理,而不是用道义的观点说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存在与更替,这是一回事。而马克思主义重视社会公平正义的存在和发扬则是另一回事。马恩常用公平正义的价值标准去评价不同社会制度。

马恩认为,在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中,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平等、正义。恩格斯说: “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 近些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强调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致力于消灭贫困和共同富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准和上层建筑标准是社会主义价值判断标准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包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明确提出判断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如果不明确和不把握这一判断标准,搞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偏离正确方向。针对“左”的年代忽视生产力发展、大批“唯生产力论”,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批判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荒唐言论。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生产力标准论。所谓生产力标准论,就是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正确或错误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有针对性的拨乱反正的理论成果,它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应当明确,快速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而不是目的。如果生产力发展了,财富增加了,但发展的成果不能归人民共享,出现了暴富阶层,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弱势群体,形成贫富分化,就偏离了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应当重视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把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统一在一起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任务和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要尽快发展生产力,让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也是马、恩、列反复指出的社会主义优越于以往社会的最根本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的前期,强调生产力标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是必要的。这是针对过去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提出的。改革开放前,讲社会主义,重在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当然,这确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社会制度的重要经济特点。但是当时只强调这个方面而不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也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内容。这有两方面的“根据”。其一,任何社会都在发展生产力,任何新社会制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快于它所取代的旧制度; 其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因此,不能以生产力的发展的高低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些道理都存在。但这是用小道理忽视了大道理。大道理也有两方面: 其一是马恩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后,还需要致力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共产党宣言》就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因为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其二是我国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因而我国生产力的绝对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必须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快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样才能最终缩小差距,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建立起繁荣富强、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强调提出生产力标准的重要意义所在。

但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不能片面强调生产力标准,而忽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忽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发展与完善,突出强调生产力标准,在一定时期是可以的,但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来看,应把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准和上层建筑标准统一起来,也可以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准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标准相统一,作为判断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准是在劳动人民夺取政权的情况下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建立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标准是: 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也就是适应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适应私营、外资企业的非社会主义经济,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来都是把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福祉、走向共同富裕联结在一起的。也就是把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统一起来。习近平既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又同时提出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败,都需看最终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事实上提出了另一个有别于生产力标准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标准,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仅包括共享发展成果,也体现在人民当家做主、消灭剥削与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上。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重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准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标准。只用生产力标准难以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差别,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标准和上层建筑标准则是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忽视这两个方面的判断标准,生产力无论怎样快速发展也会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断送社会主义前途。当前,我国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很复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遇到多方面的挑战。习近平同志2016 5 17 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指导意见。他指出: “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与我国在国内与国际的经济社会地位相比,与应有的成就相比,还远远不够。总体看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而缺质量、有专家而缺大师的状况,更没有享誉世界的当代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科学社会主义大家。更为严重的是存在多种去马克思主义、去社会主义的杂音噪音的干扰。习近平同志批评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只是意识形态说教等错误观点,并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种情况在高校中颇为突出。从上述内容看,习近平同志事实上提出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判断标准。有的学者错误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和生产力标准论,反对在坚持生产力标准之外再提出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价值判断标准。他们宣扬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并宣称,唯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把马列主义批评过、邓小平也否定过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加给马克思主义。这种观点会误导人们忽视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坚持、发展和完善,这会为和平演变中国的图谋大开方便之门。

 

来源:《求实》2016年第7

网络编辑:保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