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姜春、董学文:发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发布时间:2023-11-22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重要指示,指明了文艺工作的前进方向及使命担当。推动包括文艺繁荣在内的文化繁荣,既需要文艺创作者贡献智慧才华,也需要文艺批评者发挥重要作用,以批评来促进创作,以批评来引领文艺攀登高峰。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助力文化繁荣发展。
一、紧紧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都有过精辟论述。从马克思、恩格斯呼吁工人阶级的斗争生活“应当在现实主义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到列宁希望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到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一道光彩夺目的霞光,散发出耀眼的真理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他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阐明了新时代文艺领域面临的新态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艺和如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思想,将时代主题、历史方位和当前文艺工作的实际情况高度结合了起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更加密切了文艺同人民的联系,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在文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文艺的方向问题与文艺的内在动力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文艺事业发展的阐释力、推动力更为强劲,为我们审视与评价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当下纷繁芜杂的文艺作品,判断其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人民有没有成为其表现的对象、主体和归宿,就是要看其有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能不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二、牢固构筑“中国精神”这个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多次提到“中国精神”,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血与火的淬炼后积淀下来的思想精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与走向繁荣富强的不竭动力。“中国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批评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成分和关键词。
  不可否认,学习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范式,对我国现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然而,从上世纪末以来,我们在学习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理论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出现了“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东施效颦”等现象。一些文艺工作者在接受西方文艺理论时,囫囵吞枣、食洋不化,不顾中国的现实土壤,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由于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甚至无视中国自身国情和现实语境,这些外来理论很难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实践中。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中国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高度,从时代要求、文化传统、爱国主义、真善美追求、洋为中用、开拓创新等多个方面,厘清了“中国精神”的理论内涵与重要意义,既坚持了唯物史观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了新时代的特色,这就使新时代的文艺批评在精神追求上达到了新的境界和层次。
  发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离不开学习借鉴,但我们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代替中国人的审美标准,不能盲目地用西方学说来指导中国的文艺实践,而是要结合中国的文艺现实与传统文脉,不断展现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三、深刻把握“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典型人物形象同艺术价值的关系,强调“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与文艺作品和时代艺术的“高度”是成正比的,同时明确了典型化的方法与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提炼生活”要“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进行处理,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这样才能塑造出具有突出生命力的典型,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文艺作品才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重要思想,为我们评判新时代文艺精品提供了美学遵循。
  文艺作品只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坚持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创作出某种“典型”。我们可以从涉及文艺作品思想主题与审美内涵的“时代”“人民”“精神”与“原创”“审美”“化育”等六个维度,来认识典型化与精品创作的原则、方法与路径。这就要求文艺作品应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能够深刻把握个体、民族、国家命运;能够从人民的丰富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能够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应该肯定和赞扬什么,应该反对和否定什么;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能够感情充沛、笔触生动、旋律优美、形象感人,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能够铸造灵魂,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以上六个维度深刻表明,文艺精品的形成与“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密切相关,是我们理解与把握“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的重要标准。
四、坚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批评原则
  “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如果没有一定之规、没有一以贯之的遵循和依据,文艺批评就会丧失立场、东摇西晃、不知所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既是提出一种新的文艺批评的标准与方法,同时也是对提高文艺批评水平的殷切呼吁和期许。
  当前,受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和市场化等影响,文艺创作与传播方式,以及人民的审美要求、消费与接受习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些文艺批评存在“庸俗吹捧”、“阿谀奉承”、“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等问题,文艺消费领域也出现拜金主义、快餐式消费等不良倾向。面对文艺批评存在精神缺失,批评原则和标准混乱,一切“唯市场马首是瞻”等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消费与接受要能够提高人民的审美品位与审美水平,文艺批评要敢于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表明态度,敢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亮明立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基于对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批评原则基础上,增加“人民的”和“艺术的”两条,既触及批评的立场,又关涉批评的专业性,在文艺的审美与评判上把“人民”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符合当下开展文艺批评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为发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应立足于当下文艺创作与批评实践,直面现实与问题,积极进行理论开拓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新时代文艺创作与批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红旗文稿》2023/2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