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推进理论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开拓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我们党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理论和制度创新的自觉性也达到了新高度。
从哲学角度看,文化空间是拥有集体记忆的文化主体进行文化实践与交往的场域。任何理论和制度创新都需要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中进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的文化空间为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文化土壤和精神滋养,不同的文化空间产生不同的理论形态和制度形式。同样,如果离开了人对理论、制度等的创造性活动,文化空间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只有与人对理论、制度的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空间,才是不断发展创新、繁荣广阔的文化空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充分挖掘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和制度创新可以充分运用的宝贵思想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与相互融合,让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接通了历史文化根脉,获得了不竭的思想文化资源。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丰富滋养,涵养了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例如,秉持“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的清醒,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筑牢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传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使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吸收中华文化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理念,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等。新故相因、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融入当代中国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方方面面,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世界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更主动的精神力量,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拓展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我们要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元素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现实文化相融通,在守正创新中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充分地对接当代中国,不断拓展转化发展的路径,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多形式多维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源头活水。
更好把握思想主动和文化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我们能够更好把握思想主动和文化主动,把理论和制度创新植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之中。当前,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精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传承和发展,厚植理论和制度创新的历史根基、文化血脉,不断丰富和完善彰显文化自信、饱含历史自觉、赓续中华文脉的理论和制度,并使其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更加自觉地坚持和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更加深入地推进“第二个结合”,从而不断赋予理论和制度创新以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作者为中山大学教授)
网络编辑:张剑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7月10日第 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