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王洁: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发展逻辑

发布时间:2024-06-28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从普遍性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具有历史逻辑的传承性、理论逻辑的相近性、实践逻辑的共通性;从特殊性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显著的优越性和鲜明的特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动力,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发展逻辑
  从中华民族现代化本身的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现代化探索有着天然的历史联系,同时又代表着中华民族在总结以往现代化探索经验基础上达到的新高度。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现代化具有天然的历史联系
  鸦片战争以降,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民族复兴何以实现?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复兴而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就内含于其中。
  第一、锲而不舍地探索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的首要标准,中华民族整个的现代化探索过程都高度重视器物层面的革新和进步。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是在先发国家的刺激和侵略下开启的探索历程,技术和武器装备方面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悬殊,使得中华民族最初的现代化探索就以获得技术为直接目标。落后挨打的历史创伤镌刻进了民族记忆之中,不断推进工业化,在与世界先进工业国和科技强国的交流互鉴中实现赶超,成为中华民族器物现代化的主题。尽管由于受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束缚,在一些历史时期的工业化成效有限,但都在为建设工业强国进行量的积累,包括技术工人的增加、产业技术的储备、现代化经验的积淀等。
  第二,持之以恒地追求制度层面的现代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必须以制度层面现代化为制度保证,否则后者会成为前者的桎梏。在中华民族现代化探索的初始阶段,封建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试图在不变更封建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推动工业化,但甲午战争的惨败证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孕育不出现代的工业文明。至此,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变革成为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共识。变革过程呈现出两个共性特征:一是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一直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的道路之争。二是中华民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立国之基。
  第三,坚持不懈地求索文化层面的现代化。对于受封建制度影响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中国来说,文化层面的现代化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历史任务。其中的探索呈现三点共性特征: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位更加准确。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现代化过程中究竟何去何从?我们由一度将传统文化视为现代化的阻力和糟粕而对之全盘否定,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民族之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更趋理性。我们由一度将西方文化看成现代化的必需而倾向于全盘西化,到认识到对西方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更加巩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自此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党带领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指南。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标志着中华民族现代化探索的新高度
  作为中华民族现代化探索的最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有着自身鲜明的特性,这些特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现代化探索的新高度,彰显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一,领导阶级的先进性。历史上,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先后尝试过领导中国的现代化,但均无一成功,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无法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立场上领导现代化,所寻求的现代化之路不过是统治阶级被迫采取的自救方案。开启中国现代化先河的洋务运动的初衷也不纯粹是自强,有引进西方洋枪洋炮之术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而维持清朝封建统治的一面[3]。国民政府曾尝试掀起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但“其力度、深度、广度和程度却十分有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格局以及国民党现代化模式的畸形性和非规范性,使得这场现代化运动呈现出速率低、代价大、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历史特点”[4]。相比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无产阶级领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前提下开创的,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
  第二,群众动员的广泛性。从群众参与度来看,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现代化,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统治,因此,他们既不敢发动也无法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这决定了他们所推动现代化范围的狭隘性和效果的有限性。相比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而是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因此能够凝聚起亿万民众的力量,调动起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中。
  第三,发展内容的全面性。中国历史上的现代化将器物的现代化放到首位,抵御外敌入侵的迫切局面要求尽快建立起现代工业。所以,我们一般将工业的现代化等同于现代化本身。但实际上,真正的现代化不应是单维的,而是指涉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因为工业领域的孤立改革和进步很快会受到其他落后领域(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文化上层建筑等)的掣肘。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是一条全面的现代化之路,我们不断完善现代化的内容,涵盖军事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
  第四,道路特色的鲜明性。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探索中,我们大都是以“学生”的身份向国外学习,先后尝试过封建制度下的现代化方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方案和苏联模式下的现代化方案,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表明中华民族在历经一百多年的艰难探索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能够富民强国的现代化之路。中华民族历史上尝试的各种现代化方案,没有一个像中国式现代化方案这样让民族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发展逻辑
  十月革命之后,苏俄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在一百余年的时间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上主要有两条不同的道路,即苏联式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前者是20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型,后者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代表。
  (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一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在普遍性上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一般性特征。
  第一,现代化的起点相对落后。从现代化的起点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型,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开启现代化进程。后发型现代化有利用人类已有现代化成果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双重挑战。就内部挑战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身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和试错,这本身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外部因素来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科技和文化上的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隐蔽的“和平演变”和公开的打压制裁,阻挠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上述因素的叠加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从总体上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摸索前进,甚至有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迷失方向而改旗易帜。
  第二,公有制经济和无产阶级政党扮演关键角色。从现代化的组织和运行机制看,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中扮演经济中枢的角色,无产阶级政党起着组织核心的作用。从经济基础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初期都通过各种形式对生产资料进行了国有化,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重,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出共同的特征,即公有制经济驱动下的现代化。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私有制经济驱动下的现代化维护的是资产阶级政党的统治地位,公有制经济驱动下的现代化确立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党的领导和公有制经济是必须始终坚守的底线。
  第三,发展过程面临着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现代化目前只存在于两种社会形态之中,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从结合的先后顺序看,资本主义率先掀起现代化,并规定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国家属于后发型现代化,始终以追赶和超越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为目标。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开创和探索表明:资本主义现代化不是人类现代化的唯一通途。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千方百计地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始终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二)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既在普遍意义上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又在特殊意义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创新之处。
  第一,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推动现代化的动力。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市场持不信任态度,将计划作为经济调节的主要手段,导致低效率、刺激不足、重复建设和浪费等问题,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后劲不足。如果说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央计划“单驱”下的现代化,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则是政府与市场“双驱”下的现代化,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为强劲的推动作用。将市场经济作为推动现代化的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重要贡献和重大创新。
  第二,主张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公有制经济变得更有活力、更富创新性、更具竞争力。同时,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忽视和压制非公有制经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因此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活跃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
  第三,分配制度上打破平均主义。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分配上由中央计划机关决定,收入差距虽然不大,但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来激发人们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相比于按行政命令分配,按劳分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劳动者的体力与脑力支出作为分配消费品的衡量尺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下,由于每个个体的天赋和贡献不同,所在企业和单位的经营状况不同,所以每个劳动者在报酬所得上会有差别,但这种差别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发展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与发展的历史场域是世界历史[5],它注重学习人类现代化的一般经验,但没有形成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依附,而是在交流互鉴和实践创新中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
  从普遍性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世界现代化大家庭的一员,遵循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第一,现代化的推进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的内部环境、自主的发展道路、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构建、思想上的创新解放等都是世界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其中两点尤为关键:一是注重科技创新。科技是各行业各领域升级革新的主要驱动力,科技创新既是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6] 二是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化。工业革命是世界开启现代化的首要动力,每一次工业革命都赋予现代化以新的动力、内涵和特征。纵观人类社会,“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都必须以工业化为前提。或者说,工业化是任何国家现代化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7]。只有以工业立国,现代化的基础才稳固坚实。
  第二,现代化的内容不断丰富。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必然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人类开启现代化的早期,一般将之归结为器物层面的现代化,以工业革命和工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但伴随单一维度现代化而来的是环境污染、精神颓废、人性异化、贫富悬殊等问题。因此,人们逐渐将现代化的内涵从器物层面扩展至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人类现代化的发展本身来说,其路径和模式呈现出多样性,但它的内容和标准应该更多地体现统一性和一般性[8]。具体到我国,在现代化发展初期,我们也是更多地从器物层面理解和推进现代化,甚至一度把现代化归结为工业化、重工业化以及重点提高钢产量[9]。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我们不断加深对现代化的理解,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到“五个文明”,最终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
  第三,将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化的重要驱动。苏联模式的失败已经证明,排除市场经济的现代化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在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我们曾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引入市场经济意味着向资本主义妥协。直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才在理论上认识到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实践上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运动轨迹和价值诉求
  从特殊性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世界现代化坐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发展规模的艰巨性。目前业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人口规模大多以千万计,至多是以亿计,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以十四亿规模计,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进入现代化将创造世界现代化的奇迹,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为世界脱贫和发展做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贡献。同时,实现如此大规模的现代化是异常艰巨、困难和复杂的,按照传统的发展路径和推进方式是行不通的,只能另辟蹊径,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第二,发展路线的并联式。西方国家两个多世纪来的现代化走的是线性的发展路程,即依次追求工业、城镇、农业、信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要想克服基础薄弱、人口规模巨大、外部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现代化潮流,既需要汲取世界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又要敢于打破常规,采取不同于西方的跨越式发展路线。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很大不同,习近平将这一差别形象地比喻为“并联式”和“串联式”的差别。他指出:“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10]
  第三,发展价值的人民性。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至上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始终确保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具体而言,即使面临着超大规模人口的人类现代化难题,也毫不畏惧,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11],久久为功、脚踏实地追求共同富裕;不仅关注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而且追求人民的精神富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既满足当前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考虑后代的永续发展问题;走和平发展道路,使人民免于战争的苦难。
  第四,发展路径的和平性。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国家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要素的支撑。不同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获得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和巨额的战争赔款来推动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以和平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现代化道路,塑造了勇担国际道义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条新道路打破了“零和博弈”的传统国际关系对立思维,不仅成功避开了西方现代化以牺牲他国为代价的老路,而且以自身的和平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
  第五,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性。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性质,这也是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制度原因。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逐渐摆脱了苏联模式下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加防范和警惕,很容易滑向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窠臼。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醒全党要注意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性质,他说:“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12]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是社会主义,它的成功开创“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13]。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透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发展逻辑,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意义。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空前劫难,中华文明蒙尘,民族自信受挫。中华民族如果探寻不出一条赶超世界的现代化道路,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也就难以为继。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困境,找到了富国强民之道,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14]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捍卫与确证。以福山为代表的支持“历史终结论”的拥趸们试图捍卫资本主义制度的唯一性,主张实现现代化的单一路径。随着苏联式现代化探索的退场,人们不禁会问,人类社会有没有可能找到一条非西方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彰显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现代化样态的丰富和发展。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仅需要制定可行的目标,更需要立足本国实际,探索通往目标的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成功之前,我们曾先后学习和尝试了各种现代化方案,都没有达到预期。二战结束后,逐步实现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踏上现代化征程,但鲜有成功的国家。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照抄照搬他国的现代化方案是行不通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探索一条不依赖于发达国家而又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有可能的。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3VSZ08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理论视野》2024年第5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