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厚军: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内涵要义、认识误区及实践要求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前沿性课题,仍旧缺少专门化的学理探究,其理论内涵和价值意蕴还有待深入阐发。立足于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深刻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内涵要义,及时澄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认识误区,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方式方法,将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实现进一步讲深、讲透、讲活。
一、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内涵要义
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价值意蕴。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内涵要义,应当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事理根据、价值意义、基本过程及核心要义上进行理论解读。
(一)道理在言说中成形:说理的事理根据
厘清说理的根由何在问题,是明晰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前提基础。说理是一项寻求真理的言说活动。从说理的一般意义上讲,不管是我们的日常言语,还是我们的日常行为,都要依循和合乎一定道理。道是所然,教导我们该怎么样;理乃所以然,告诉我们必然这样。道理有着默会道理与明述道理之分。默会的道理,可以理解为我们自己在内心里知道,但却说不出或不能够用日常语言讲清楚的东西。现实生活中,我们明懂默会道理,多是在我们的日常言行中习得,都是跟随长辈、教师、同伴等在做中学到。默会道理似乎必定先于明述道理,因为教育者同受教育者进行言说道理,首先意味着教育者得默会地明懂了这个道理,否则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说的是什么道理?这正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规律的存在前提。然而,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说理,不仅教育者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似乎受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得懂得这个道理,否则受教育者怎么能够让教育者明白他说的对不对,或是否成其道理?但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已默会地知道了这个道理,那么教育者为什么还要说理呢?问题的关键在于“道理在言说中成形”,即道说之道与道理之道在言说中合而为一。
万事万物中都蕴含、体现和显示一定道理,但它们对人类而言还算不上是真的道理,或者说并非以道理本身的形式存在。我们将万事万物中的道理加以明述,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那个道理已经在那里存在。然而,我们对那个道理的“已经在那里存在”的感知和捕捉,却不能像从一个珠贝中取出珍珠那样来简单地理解和把握,要知道“取出”与“说出”的意蕴不尽相同,因为说出道理同时也是这个道理的成形,道理只能是在我们的言说过程中,才能获得其纯粹的形式。因此,教育者说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要求教育者内在默会地知道和懂得了这个道理,还需要教育者付出“说出”或“讲出”这一特定行为的艰辛努力方可实现。这其中的缘由在于,教育者只有在明述道理的过程中,才能为一定社会所倡导的思想道德要求、价值理念导向、路线方针政策、行政命令规范等提供理由或理据。当然,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只有当教育者说出的这个道理连接到他已经明白的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道理的时候,教育者对他的说理才具有实际意义。
(二)以理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党为将自己所倡导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意识形态,引导人们形成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自觉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说理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说理要达到何种效果?对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解答,直接关涉到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价值觉解。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精神世界工作的,做的是能够深刻影响人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和精神家园风貌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离不开说理。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主要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致力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武装,通过明述“政治之理、学术之理和事实之理”,尤其是重点明述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彻底的思想理论以及真理的强大力量,来回应、说服和引导受教育者从思想认知上,做到坚定价值立场原则、明辨是非善恶曲直、提高矛盾分析能力以及强化自我纠偏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从根本上说是通过讲道理实现以理育人。长期以来,人们潜意识当中更多地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价值定位于说服人,即以理服人。然而,我们要进一步追问: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仅仅只有说服功能吗?或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人的价值意义背后,还有没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价值意蕴,既在于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这一不证自明的说服人的基础目标,又在于通过穷理达道以实现理论为人所掌握这一更高价值追求。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与普通意义上人们常讲的说理一样,其追求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说服,即用理由充分的话使人心服、让人接受,只不过它们在说服的对象、方式和程度上呈现差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不仅要实现说服人,更重要的还应当是实现理论被人所掌握,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而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过程,即是用反映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意识,来教育、影响、提高、动员和引导人的过程,尤其是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也就是思想理论为人掌握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所言道理何以在教育者说理过程中为人所掌握?关键在于“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理论彻底性何在?要点在于“在思政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说明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是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那就是追到底了,理论上就彻底了”。质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以理育人价值的有效实现,集中表现为一定的思想理论为受教育者所掌握、教育者的思想理论被对象化、群众化和实践化,最终“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三)从道理言说到循理而行: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基本过程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以理育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绝不是简单地通过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次辅导聊天,就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中显示的道理说出来,并即刻达至穷理问道、透彻人心。如若以为教育者能够摆脱一切道理显示环节,就能达到纯净地说出道理,那就有点夜郎自大了。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言说道理不仅摆不脱显示道理,而且也离不开解释道理、理解道理、认同道理和践行道理。从静态上看,言说道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逻辑起点;从动态上讲,作为说理者与听理者双向互动对话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又内在地包含教育者的道理明述、显示、解释和受教育者的道理理解、认同和践行。
其中,明述道理是重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中的道理加以透彻而易懂地言说;显示道理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中所蕴含的政治、学术和事实之理予以自然而清晰地显示,从而使这些道理在明说之际就能充分地携带显示的力量;解释道理是说理的逻辑论证,既包括对道理的结论解说,又包含对受教育者问题和困惑的解疑释惑;理解道理如同我们的消化一样,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觉解,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道理变成受教育者理论、经验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达到知其所以然;认同道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环节的关键,“只有人们首先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把它当作自己完全可以信赖的科学理论时,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方法论价值和实际指导作用”;践行道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价值落点,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成效的“试金石”,因为“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最终要落脚到受教育者循理而行之处。
(四)道理的融会贯通: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核心要义
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如何实现从教育者道理言说层层递进和跃升到受教育者循理而行之上?这是关涉说理价值实现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科学解答,应当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之贯通道理这个核心要义来理解。事实上,不管是从言说道理开始,还是经由显示、解释、理解、认同和践行,其中都内在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把所说之“零星道理”连成一片“系统道理”,并将教育者所言之政理、学理和事理与受教育者自有之理贯通起来。贯通起步之时,是教育者用已然确实明白的道理来解释受教育者尚不明白和确实的道理,但通过教育者的说理之后,受教育者已经确实明白的道理也并不是现成不变的,它只有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贯通进程中,才能变得更加明白和确实。受教育者的道理贯通和教育者的道理言说,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始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全过程。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基本努力就在于贯通道理,特别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贯通各种具体问题,把不相连的道理连贯、融贯,并使所言道理在它解疑释惑的范例中呈现其力量,这种力量端在于找出矛盾的症结,打通受教育者面临的种种困惑。当然,思想政治教育道理的贯通,并不只是在纯粹的说理的道理世界中连通,说理的内容的真正融会贯通,应当是要让道理在受教育者当下所做的事中贯通,受教育者所要贯通的是事理,并把这些道理能够自觉融会在他自己日常的经验、情感和行为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所言说之理,唯受教育者融会贯通的道理才是“真道理”,否则这些道理只能成为受教育者没有体悟的“从道理到道理”。这迫切需要教育者付出专门的说理努力才能有所成效。
二、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认识误区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从教育者的视角来看,还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当前仍有部分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存有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简单地从浅俗的手段——目的来看待说理,错误地将说理等同于说教,片面地认为说理能一蹴而就,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价值意义,应予以高度警惕和及时澄明。
(一)简单地从浅俗的手段——目的来看待说理
说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或手段已经取得学界共识,并对其说理的内涵、难点、要求等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学术探究。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浅俗理解,这种粗浅理解的要害在于,他们从浅俗的手段——目的来看待说理,即教育者手中拥有真理,教育者说理的目的是要让受教育者同意他,并接受和服从于他所言说的道理,说理是达到此目标的手段。如若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只是视作教育者改变受教育者主张、看法和观点的种种途径中的一种手段,那么说理较之于改变受教育者主张、看法和观点的家长教导、影视欣赏、实践锻炼以及自我教育等途径实在是较少成功的一种。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不同于感化、宣传、说教甚至是欺骗,仿佛无论通过何种手段,只要是能够达到说理者的目的就可以了,其区别只在于说理是一种提供重要理由或理据的特殊手段。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显然不是这样。固然,说理可能有时表现为教育者说服受教育者同意自己,这个时候的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有点接近于宣传。然而,在更多现实情况下,提供理由或理据的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主要不是一种手段,而是探索事物之所以然,即通过对所以然的探究,把教育者的言说道理与受教育者的默会道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这种贯通起来的联系,给予我们的看法、观点和结论以一种深度——真知即深知。从这个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目标从根本上说,与其说是在此一事上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言说之理,莫不如说是一种心智培育,因为“年轻人的自我正在成形,保持自我以让它自然生长至关紧要,他需要的是培育,需要某些东西来辅助他的生长”[2]218。就说理的心智培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
(二)错误地将说理同说教划等号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内在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说理要特别言说好政治之理。讲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之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会有忽视学术之理对政治之理阐释的现象,致使政治之理显得抽象空洞、缺乏科学解读,造成吸引力和说服力不足,极大地弱化了政治之理的作用。”另外,一些受教育者潜意识里对思想政治教育抱有浅见和偏见,“一说做意识形态工作,就好像是自己本不需要,却要被强加什么、灌输什么。”长此以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即错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等同于说教,表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明显反感和价值拒斥——“你别跟我讲道理”。实际上,说理不同于说教。从主体态度上讲,说理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对话的态度,说教多是采用强势理性主义的态度,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言说,“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从内容来看,说理强调穷理达道,既探寻事物所然,又探索事物所以然,说教则多是将抽象的思想政治观念摆好在那里,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都具有让受教育者不得不接受的强制力量;从原则来看,说理是一种民主集中的方式,说教多是独断专行的方式;从语言上说,说理既会借用寓言、故事、案例等富于明懂的日常语言,也会使用具体分析道理的“为什么”的学理言语,说教多是使用“必须”“应该”“不要”等绝对化的语言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扮演着话语“霸权者”的角色。当然,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的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在目的上仅仅囿于说服人,态度上盛气凌人,内容上充斥空洞和虚假,形式上照本宣科,途径上没有沟通对话,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也会陷入说教的泥淖,从而失去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应有的政治引领力、学理阐释力和事实辨析力。对此,我们要坚决反对不真诚的说理、单纯观念的说理、脱离生活经验的说理以及没有深厚感觉的说理。
(三)片面地认为说理能够一蹴而就
在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实践中,确实存在一些教育者秉持“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压你服”的观念对受教育者进行说理的现象,并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可以一蹴而就。例如,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完课程以后就觉得此节教学内容的说理任务便已完成,至于学生是否真正认同并践行说理内容全然不在乎。再如,部分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只要同青年学生“聊一聊”,告诉他们几个人生“大道理”就能即刻做到解疑释惑,至于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是否真正得到有效解决却没有跟踪检视。实际上,从理想的样态来看,我们倒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说理能够一蹴而就,即通过教育者的一次说理,就可以直接实现以理育人的价值目标。但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过程更多的是依赖于事实与逻辑、语言与修辞、情感与理性等,一步一步、层层递进,直至达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说理内容的理解、认同、内化和践行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际困难和实际情况,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绝非一蹴而就,可以说需要教育者付出艰辛的充分说理、系统说理的言说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境况?现实表明:不一定教育者道理说得好,就一定能把受教育者说服。因为在人们头脑当中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不是简单地由一个单独的理据或终极理据所构成,特别是人们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更多的是由众多细微、难以标明的理由或理据来有力支撑。从这个视角来看,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说理致力于依赖事实与逻辑的力量达至以理育人,当然这是教育者说理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然而,我们也要承认,教育者说服受教育者,从来不是因为受教育者不承认事实与逻辑的强制力,而是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多数情况下并非严丝合缝地由铁定的事实与无暇的逻辑组成。试想一下,我们现实生活中哪个坚定的立场、看法和观点,能够被充分地还原为事实和逻辑?例如,在我们的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学生时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共产主义社会能不能实现?实际上,我们对共产主义社会能不能实现以及何时实现的说理证明,并非简单地用当下的事实和逻辑的力量就能够完全说清楚。回应这个问题,既需要教育者立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充分说理,科学阐释共产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引导受教育者理直气壮地拒斥“共产主义渺茫论”,又需要教育者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过对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系统说理,讲明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凝聚起受教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具有鲜明的过程性特质,要想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认可和践行教育者的说理内容,既需要教育者把蕴含在道理中的学理、原理、哲理讲清楚,还需要教育者在说理艺术方面付出诸多努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实践要求
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工作,应当着力于提高说理能力和说理效果,特别是在增强说理的理论彻底性、凸显说理的理据现实性、强化说理的主体情感性和巩固说理的内容可接受性上下功夫。
(一)突出问题导向,增强说理的理论彻底性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理论彻底性,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实效的重要前提。增强说理的理论彻底性要突出问题意识,强调穷理问道,追问“为什么”。例如,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学理追问和回答。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如果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说明所讲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还没有掌握真理。”应当看到,“真理”不应该被我们理解成某种东西的名称,也并没有一套真理在天上或在圣人的书本里平铺摆放着,真理来源于实践,又被实践检验着,追求真理迫切需要我们穷理问道。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穷理问道就是强调要有针对性,这即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意识,问题在哪儿,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就在哪里求道。如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穷理问道?关键在于教育者在说理过程中以问题链的方式,从一个道理追向关涉此问题的另一个道理,以追问的方式层层叠加、螺旋式上升,最后将一个个相互关联的道理,以系统整体性的视角呈现出来,追索至根本道理,达至问道明理、透彻人心。例如,教育者可以从原因追及理由,自理由追到动机,由动机追至欲望,从欲望追触利益,复又可能由利益倒追回原因,这样的穷理问道循环往复,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并在一定原理统辖下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系统的认知。“当然,什么样的道理算得上‘根本道理’,还有待思考。这里只提及一点:‘根本道理’不是抽象程度最高的道理,倒更接近深层道理、理后之理、理中之理。”而“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追到最后,衡量的标准归结起来应该是两条: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对于各种思想理论观点或实践主张、政策安排,追到最后,如果能说明它既是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规律的,又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那就是追到底了”。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问题导向,并不是一味地发散式地去追问和解答问题,而是要向更深一层去追寻和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并使各种事物的所以然连成一片,呈现出所以然达乎世界的深层原理,是达乎理的统一,即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所言说之理通过对问题的追问、道理的明述、概念的阐述以使彼此获得相互联系,最终实现一通百通、提纲挈领。
(二)加强因事言理,凸显说理的理据现实性
加强因事言理是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理据现实性的关键所在。现实生活中,任何道理都是跟人们的经验、知识相关联,我们平时理解道理也都是从具体事情开始,道理是连着我们的具体事情的,否则“大道理”说起来和听起来就会很抽象。事和情直接连在一起,并非先有一事,然后我们才去找寻事情的价值,并赋予它某种重大意义,而是事情连接着我们的境遇、感受以及欲望向我们现实地呈现。这启示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工作,不能完全离事言道,教育者不能脱离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支撑,在系统说理过程中所言道理固然不能直接还原为经验,但说理却不可能脱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经验世界,有些道理较为系统地相互支持,有些道理则更多依赖于现实生活的有力支持,而脱离已有生活世界的事实和经验,说理就可能会变得空洞,甚至是虚假。这正如毛泽东所言,“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说理要因事言理,特别是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进行说理。一是因事说理要把握好叙事方式。说理常见的叙事方式有寓言、故事、案例等,要科学应用这些叙述方式把事情中包含和隐含的道理给受教育者讲述出来。当然,即使教育者拿出了事实,还是需要再付出说理的基本努力,缘由在于用事实说话是“证实”而非说理“论证”,叙事之说理是显示道理,说理则是要说出道理,如果说理只见事不见知,则教育者所言之理就不能透而通之,亦难以推而广之。二是因事说理要把握好叙事情境。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在情境中说话,事实之所以能够告诉或启迪我们一些道理,主要是因为事实镶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之中,事实只有在适当的语境或情境中才能说出些什么,否则孤零零的说理之事实就会变得哑然无语。三是因事说理要把握好叙事时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亦有其“时”,教育者要主动抓住时机,及时回应受教育者的问题和困惑,否则在不恰当的时机下说理,说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重视人文关怀,强化说理的主体情感性
重视人文关怀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主体情感性,进而加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如果我们精心观察和耐心体会就能发现,现实生活中都有对道理这样的一个感觉,即我们所知道的道理或观念,在我们心中有时候只有非常稀薄的感觉内容,甚至有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内容。为什么会没有感觉?原因在于没有人的情感。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尤其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思想观念、政治概念、价值要求的理论言说,就在于它跟真情实感的联系。有了真情实感,教育者所明述的道理也就有了血肉,没有真情实感的说理只会陷入干巴巴的抽象说理,道理说的越大,说理内容就难免会变得抽象和空洞。这启迪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说理不能只是教育者一个人的理,它必然要跟受教育者的情感建立联系,教育者不能只依靠理据逻辑的强制力说理,还要看到寓情于理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穿透力,这是因为“说理教育过程需要倾注积极的情感,如果说理教育过程缺乏一种积极的情感力量,那么整个教育活动就会变得了无生气。”如何加强说理的主体情感性?迫切需要重视人文关怀在说理中的科学应用。一是学会倾听。倾听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应当力避教育者的说理变成强势理性主义者定于一尊的说理,多倾听受教育者的思想倾诉,多了解受教育者当前究竟面临哪些真实问题和困惑需要解疑释惑。二是主动关心。教育者要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坚持围绕、关照和服务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地帮助他们解答好“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三是加强对话。说理是一个交往行为,教育者要秉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敞开双方思想对话的空间,否则说理的真理就无法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
(四)巧用语言修辞,巩固说理的内容可接受性
巧用语言修辞是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内容可接受性的重要保障。可接受性是受教育者基于正当化的理由或理据对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心悦诚服。“说服就需要修辞,修辞是一种论辩的艺术,也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说理过程中,注重语言修辞的科学运用,能够有效提高说理内容的可接受性。一方面,说理的语言修辞要体现通俗性。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如何做到通俗易懂?迫切要求教育者将日常语言作为说理起点。日常语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起点,主要缘由是我们的平时说理一开始是用日常语言提出来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问题和困惑,也多是与他们的自然理解连在一起提出的,人们同样经常用自然理解和日常说法来为道理提供支持,即将自己对道理的基本理解方式,集中凝结在自己的日常语言之中。另一方面,说理的语言修辞要体现创新性。这种创新尤其要突出创新话语方式,构建适应受教育者心理的话语表达方式,尽量站在受教育者一方,多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并在因事说理中要适应这种需要,把握好说理的尺度与深度,善于运用修辞强化说理效果,多用接地气的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话语进行讲理,更多凸显语气的温和,特别是在语言概念上应当避免过于使用专业的言语,少一些抽象空洞的官话、套话和空话,多使用那些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语言,多使用说道理、讲理性的话语,多一些把问题讲明白和说清楚的真话与实话,从而营造良好对话沟通的氛围,能够让道理“飞入寻常百姓家”,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郗厚军,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