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习近平多次深刻阐释新时代讲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和方式方法,为办好高校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不管是“讲”好思政课,还是“讲”好道理,课堂教学口语的运用不可忽视。所谓教学口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采用的口头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语调、节奏以及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等相关要素的表达。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教学口语表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学生最直接的获得感,保障立德树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口语的常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如何让高校思政课“教”得不那么枯燥,“论”得不那么抽象,“学”得不那么吃力,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口语上花心思、做研究、下功夫。当前高校思政课在课堂教学口语上还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需要系统梳理,充分厘清,找准应对的策略和着力点。
(一)“声”的表达不够悦耳悦心
高校思政课要“入耳入脑入心”,“入耳”是第一位的,不管“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也要“声声入耳”,要让大学生想听、爱听、听得进、听了信。“声”是语言传达的第一要素,主要是指跟语言表达相关的内容和要素,比如语音、语调、节奏、语速、音量等。具体来说,相应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语音不够准确。高校思政课教师按照要求需要参加教师培训和普通话等级考试,有些教师稍微有些口音也无伤大雅,但如果口音影响到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整、努力纠正。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学涉及的素材非常丰富,难免会遇到生僻字和易错字,教师要注意字词发音和姓名读音的准确性。其二,语调缺少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语调也是如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课与日常说话不一样,需要保证大学生的整体听课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从头到尾都使用陈述句,没有否定句、疑问句、排比句等句式变换,教学口语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实践证明,抑扬顿挫的语调更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过于四平八稳的语调则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其三,语速缓急失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说话的速度对于大学生的听课效率影响很大,有的教师语速过快,像竹筒倒豆子,没有停顿和留白,缺乏韵律,没有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就不容易跟得上;有的教师则语速过慢,语义表达不畅,让学生听得着急,无法形成积极思考。其四,音量高低失当。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上课声音很大,音量过高甚至刺耳,这样不仅教师容易声音沙哑疲惫,也会让学生听着揪心,引发不适;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音量过低,导致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楚。总之,如果在“声”上出了问题,学生就会低了脑袋,闭了眼睛,甚至戴了耳机,这都是课堂教学中容易觉察的明显信号。
(二)“情”的彰显不够深沉真挚
“言为心声”,传递情感是人类的高级需要,语言则是表达承载的工具,是思想和意识的反映。习近平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作为教师,“情怀要深”[2]4-16。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情”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口语表达所传递的情怀、情感、情绪等。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要体现深厚的家国情怀、殷切的传道情怀、真挚的仁爱情怀,表达出对家国、事业和学生的浓厚情感。高校思政课教师浓烈深厚的积极情感能够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与课堂建立情感联系。然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中存在的问题是,要么“大情怀”不够,要么“小情绪”过多,让“情”的彰显不够深沉真挚。具体表现为:其一,情怀不够深。只有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情怀的人讲情怀、让有思想的人讲思想,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高校思政课的讲课内容可以“提前彩排”,但是讲课的情感却往往要“现场直播”和“临场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个人信仰和家国情怀是内容的底色,会在讲课过程中自然流淌。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会讲述消防救援队、最美逆行者和黄文秀等新时代楷模的感人故事,讲解他们如何用生命诠释对理想的坚守,对人民的热爱。这些素材和人物事迹丰满感人,家国情怀深厚,很有教育意义。但如果讲述过程中没有神情的悲悯和声音的沉郁,而是毫无波澜,甚至用简单轻松的语气平铺直叙,则很难把学生带入情境,达不到英雄、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同心同频”和“以心换心”的境界。其二,情感不够真。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并能充分表达这些情感。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上课时表情、声音、肢体语言都很严肃,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让学生无法感受到教师炽热的情感。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仅仅把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缺少对工作和学生的热爱,就会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出准备不足。比如有的教师在开班第一课现场问学生来自哪个学院什么专业,一句话就将大学生推开很远。而有经验的教师则会充分利用“自己人”效应,开场导入几句话就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学过程中也会使用很多身边的、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案例,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其三,情绪不够稳。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站在讲台上就要时刻铭记使命,要有“课堂大过天”的认知和定位。有的教师上课时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会把个人在社会、家庭、工作等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个人想法甚至负面情绪带入课堂,从而直接影响教学口语表达。上述内容表面上看起来是技术和技巧上的换位思考,其背后凸显的是情感和热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对工作、对事业的认同与情感。通过教学口语流露和体现出来的爱,会润物细无声地跟知识和道理融合在一起,流淌在教学过程中,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三)“度”的把握不够精准恰当
所谓教学口语的“度”,主要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语表达体现的对内容定位和角色定位的精准把握,既表现为对受众特点和语言风格的精准把握,也包括对时代方位的精准定位。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2]4-16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力求做到精准施策。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度”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层次区分不精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重复,这种重复既体现在大中小学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也体现在高校思政课的不同课程之间,如果重要的内容讲多遍,如何讲出“差异性”和“区分度”就至关重要。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学生“一视同仁”,无视客观存在的学缘结构和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学口语表达方式如出一辙,案例使用千篇一律,试图靠“一招走天下”,“任凭八面来风,我自岿然不动”。这就会导致有的学生“消化不良”,有的学生“不够解渴”,教师无法与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形成深度共鸣。其二,方法选择不精准。教学口语是高校思政课传递知识的主要手段,口语的精准传达决定着交流效果,好的交流不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能有效缓解意识形态灌输带来的抵触与疏离。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口语表达表现出从范畴到范畴、从概念到概念的叙事特点,远离了微观的生活语境,忽视了大学生与自身不同的多样化生活形态和个体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落入了以“手段”遮蔽“目的”、以“宏阔”遮蔽“实效”的窠臼之中,极易演变成说教,难以实现高校思政课设置的价值和目标,暴露出教学口语背后的定位问题和适度问题。其三,风格调适不精准。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随着场域的变化适度调整,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新鲜和内容的丰富,通过口语表达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现实气息和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内在张力。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任教多年,使用的案例和表达十几年如一日,语言老套,案例陈旧,无法与新时代的大学生产生共鸣。毛泽东早就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3]836习近平也非常善于把握不同语言风格,在面对坦桑尼亚民众时讲的是中国人民如何热爱非洲的故事;面对刚果人民时讲述的是中国华侨冒险救出刚果邻居的故事;他还在新年贺词中运用了“蛮拼的”“点赞”“世界那么大”等网络语言,让全国人民听后心生亲切。这就是面对不同受众对语言作出的精准匹配,使内容传播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味”的感受不够醇厚悠长
“味”指味道、趣味、风味,是教学口语的审美要求,也是一堂好课从合格走向优秀的关键。一道大餐应该是有滋有味,一堂好课也应该是余味悠长。高校思政课的“味道”应该包括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文化的味道等等。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大学生带进理论知识的殿堂,开启心智启润的成长,体验精神丰盈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味”的感受方面主要有如下问题:其一,语言少滋味。思政课除了亲和力和针对性,还需要凸显其思想性和理论性。高校思政课要“深入浅出”,“浅出”的前提是“深入”,没有“深入”,“浅出”的质量和效果也难以保证。放眼当下,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逐步“配齐”,“建强”的命题不容回避,也刻不容缓。有不少教学力量的补充来自于其他学科专业或者管理战线,这就更加需要在夯基垒台上下苦功夫、真功夫、细功夫。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语言内容过于浅显,缺少学理支撑和分析,缺少理论味道和思想深度,寡淡如水,生动有余,深刻不足,即使课堂鲜活也只能是一时之效,难以持久,甚至会因为“作料”太多,影响了体系,冲淡了主题。其二,语言少趣味。毛泽东指出:“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3]837学生往往希望教师讲课有趣,神采飞扬,妙语连珠,让人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但有的教师缺少经验,教学口语转化能力不够娴熟,讲课时照本宣科,内容上缺少加工,表达时缺少趣味,就会降低思政课的吸引力。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上课缺少变化,不够鲜活,具体表达上没有使用比喻、拟人、反问、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寡淡乏味,道理讲解不透彻。还有的教师从头到尾都是理论化表达和知识性传输,高度足够,温度欠缺。讲好思政课要求理论与实践、时代结合起来,善用时代趣味性语言讲解理论,才易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习近平在这方面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他在接受采访回答“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问题时,幽默地改编了歌曲《痛并快乐着》的说法,称自己是“累并快乐着”[4]103。这种活泼新颖、富有趣味的话语如果使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定会更受学生喜爱。其三,语言少回味。美味好吃,美景好看,美文好读,美言好听,一堂好的高校思政课一定能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精神的享受。有的思政课教师还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稔熟于心,无法将经典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融入课堂,让学生享受理论之美和思想滋养。有的教师囿于知识储备和专业限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是有意识但没储备,临时抱佛脚,不能应用自如,融会贯通,也就不能在课堂上自然地凸显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一个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底色,信手拈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融合,定会相映生辉,让人回味无穷。
二、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口语的提升进路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促进思政课内容入耳入脑入心,需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两个关键性问题:其一是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差异性与协同性;其二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认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口语只有遵循“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言之有味”的进路,才能充分释放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的磅礴力量。
(一)言之有物是前提
“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2]4-16高校思政课教学涉及学科面广,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要讲好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帮助大学生了解形势变化,坚定理想信仰。道理讲不好,通常会变成教条,空洞而无力,因此,言之有物是前提。恩格斯指出:“仅凭空洞的说教,哪怕是很高明的权威的说教,都不能使人产生这种信念。”[5]277高校思政课言之有物的关键在于要实现教的“判断”与“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与“纠结”的适当对应。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高校思政课应该是“有话讲”,而且应该“能讲好”。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密切关注现实。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6]新时代的大学生开放自信,对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形势非常关注。为回应这种关切,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有敏锐的时代嗅觉和独到的时代眼光,练就“一双慧眼”,锤炼“一颗匠心”,随时将社会热点搬入课堂,把世情党情国情民情讲给学生,及时用理论回应现实,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其二,及时直面问题。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同一个热点问题也会因为不同的立场和思考角度,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众声喧哗”。诉求多元既是问题,也是选题;喧喧嚷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观点纷呈既是战场,也是舞台。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在直面问题中凝聚共识,在理性分析中建构体系,在多元观念中明确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具备开阔视野。习近平指出:“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2]4-16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能力体现在具有开阔的话语视野,熟知的、不熟知的,与专业相关的、不相关的都要有所涉及。不同学科的案例和知识会让学生开拓视野,耳目一新,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储备丰富、涉猎广泛,就可以有效地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言之有理是根基
“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4-16这是高校思政课的工作遵循,也是思政课教学口语表达的提升方向。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夯实理论功底,通过教学口语完成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成长为“行家里手”,展示出“得心应手”,才能“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4-16。其一,要聚焦经典著作。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7]329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始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灵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8],不断学习原著,从宏观上驾驭原著整体体系。通过完整系统的原著阅读,夯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素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深度。熟读原著之后还要学以致用,强化合理输出,激活理论力量,在课堂上合理地使用原文原著原理加强理论阐释。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能够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文和名言,能够让学生体悟经典理论穿越时空的力量,也能够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之间增强对理论的情感认同。其二,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百余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今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成长起来的时代新人,对基于新时代的宏阔实践而形成的思想理论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代入感,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实现“言之有理”、结合现实彰显理论力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言之有情是灵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大学生,在于其能够触动大学生的心灵,动情才能走心,走心才能以心换心。习近平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6]“言为心声”,言之有情即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调整自身情感,让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因饱含情感而拥有灵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情感态度要直接从课堂教学口语表达中流露出来,在口语表达中用有“情”的话语打动大学生。具体来说,其一,要有对家国事业的深情。热爱之“情”体现为课堂中无处不在的家国情怀、人类情怀,也体现为对事业的责任感和神圣感。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心里时刻装着国家和民族,葆有发自心底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心,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将教学仅仅当作一项任务去勉强完成,而要以满腔热忱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教师应把工作当作事业,把课堂当作讲堂,把讲台当作舞台,永远以饱满的精神走到学生面前,站在讲台之上,课前认真备课,课上全情付出,课后积极反馈,认真对待自己所教的每一个班级、每一堂课。其二,要有对教育对象的深情。只有饱含深情,才会流露真情。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和情感的交融,对大学生的影响深远。高校思政课教师发自内心的爱生如子,大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尊师重教。习近平在谈及少数领导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的现象时指出:“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9]146在湘西十八洞村,习近平握住石爬专老人的手,对老人说“你是大姐”。简短的话语里饱含着习近平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同样,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走近学生;只有走近学生,才能理解学生;只有理解学生,才能引领学生。一个热爱学生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自然会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对大学生的深情,说动之以情的心里话、诚心诚意的贴心话,自然地把对思政课教学的热爱与大学生的热爱融进教学口语中,让大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关切。
(四)言之有趣是关键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内容,还要注重话语言说的技巧和艺术,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在场”。另外,高校思政课不好讲的关键还在于容易“下结论”“有答案”,这就需要把握节奏、设置悬念、提升门槛。因此,高校思政课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做好话语转换,把课程讲活。其一,在基础上下功夫。这里说的基础既包括口语表达的基本功,如发音口齿清晰,语调抑扬顿挫,表达情绪饱满,节奏张弛有度,音量恰到好处等,也指口语表达中的句式变化,如使用疑问句、反问句、排比句等多种句式和比喻、拟人、讽刺等各种修辞手法,增强教学口语的感染力。这些具有艺术特色的语言能让理论性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大学生听得懂、愿意听、想多听。习近平就非常善用比喻,比如谈到理想信念时,他说:“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0]339谈到所谓“中国威胁论”时,他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11]这些表述形象生动,使人听后回味无穷。其二,在方法上下功夫。提问和启发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口语表达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指出:“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2]4-16通过提问式教学方法,增加互动,激励每一个大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让深刻的理论变得有趣,高校思政课教师就要善于“讲故事”,用故事讲道理,从抽象到具体。具体讲什么故事,习近平也为我们指出了方向,他说,思政课教师“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2]4-16。
(五)言之有味是旨归
言之有味不仅指思想的味道、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更是历史的味道、奋进的味道、时代的味道。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2]534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通过挖掘和运用好文化资源来凸显文化底蕴,提升课堂层次,凸显语言魅力。其一,体现历史之味。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3]164如讲授“提升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可以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授“矛盾的同一性”,可以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可以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讲述“适度”可以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等。概言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能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以丰厚滋养,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其二,体现奋进之味。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孕育积淀出独特的革命文化。如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仍在不断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向前。习近平多次引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诗句,勉励新时代青年胸怀大志,砥柱中流,踔厉奋发。其三,体现时代之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和铸就了伟大精神,也在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诞生了属于我们这一时代的语言。如“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与时代同步的金句承载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着深厚的“文明感”,体现着坚定的“自信心”,共同彰显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堂的“文化味”。
三、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口语的修炼之道
习近平指出:“必须旗帜鲜明讲清楚: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2]4-16“道”的实现需要“学”的支撑以及“术”的运用,要以学促行,以道驭术,方能实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在“术”“学”“道”上努力下功夫,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实现三者的相互支撑,辩证统一,才能持续奉献“好”的高校思政课。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要“求术”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想要讲好思政课,首先就需要在教学口语的“术”上下功夫,用好口语表达的方法与技术。“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4]533运用好口语表达的技巧、技术与艺术,是增强课堂趣味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必备基本功。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口语内容设置方面要深度对接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深度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性。同时,面对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口语中要善于借助网络用语,将其与学生日常关注形成紧密观照,通过抓住学生注意力锚定信息传递入口。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深度把握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教材话语、教学话语、生活话语等不同话语方式之间的转换与关系,灵活调用能够感染大学生的话语方式,尤其用青年人喜欢的教学口语表达方式与学生交流,使课堂变得灵动生气,弥合师生心理距离,强化学生认同。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要“修学”
毛泽东曾指出:“革命行动的实际影响比理论宣传文章传播得快得多,当然,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没有革命的行动。”[15]249真正的理论具有深度的魅力,但是如果没有把道理讲透,就无法领略到理论之美,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要“修学”。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提高教学口语能力,就是要在弄清学理、搞好学术、靠紧学科、精进学养上多下功夫,为把道理讲深打好基础。高校思政课是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于一体的特殊课程,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政课教师用教学口语把道理讲深的前提在于,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巧妙适当使用原著来加强理论阐释,做到原著既是“精心谋划”,又是“不期而遇”,体现出本学科教学口语的理论性与力量感。同时,要广泛涉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其他学科理论和前沿成果,推动理论合围,讲出课程的厚度与深度,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要“悟道”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不仅要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还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16]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给予及时有力的指导,这既是新时代开展思政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口语修炼所要悟的“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学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最终还是指向做人,指向教师的人格、信仰、修养和赤忱。“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想把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1]
(作者简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