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新征程上的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专门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科学全面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融合点,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高等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没有高等教育强国就谈不上教育强国。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建成教育强国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高等教育,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适应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新期盼,不断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步伐。
1.坚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必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深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扎实走好新时代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把政治要求、政治纪律作为办学治校的首要标准,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着力增强网络育人能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深入实施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青年学生领悟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把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政治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上来,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2.坚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高校是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发源地,承担着科学研究的主要职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担当起引领科学研究的职责与使命。高校要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活力持久和国际交流活跃的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发挥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作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科研工作的指导地位,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范式,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以人民的需求引领学术追求,把学术研究融入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注重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要注重从行业产业实际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注重推动科技评价改革、成果转化改革,实现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转变。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整合传统学科资源,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积极回应社会对高精尖技术和丰富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只有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以不断优化的学科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实力,高校才能在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当好“尖刀连”“排头兵”。要深刻认识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瞬间性、不确定性和难预测性等特点,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切实解开束缚广大科研人员手脚的不合理约束,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3.坚定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服务面向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高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责任担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要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融入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拓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合作局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治理模式改革,构建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精准把握社会需求,预判和引领社会需求,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积极开展调研走访,增进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掌握国家整体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现实需要,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充分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的力度、深度、广度。聚焦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和需求,立足内涵式发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破除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弊端,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难题、堵点痛点,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享有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的需要。高校要坚持以“四个服务”为价值取向,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与国家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发展新高地,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
4.坚定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大学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镇,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上,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刻领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获得启发,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继承者,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乎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关乎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有效利用重大纪念日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润物无声地把红色种子深埋在青年大学生的心底。探索、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充分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振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将美育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塑造课程体系,创造美育环境,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努力用美育浸润师生心灵。加强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把高校建设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高地、实践基地和传播重地。
5.坚定国际交流的中国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在国际教育舞台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是判断一国教育实力强弱的重要依据。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坚持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开放与安全,推动高等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高校在中外人文交流中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立场和态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更好衔接,全面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趋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展示出来,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传播出去,把高校打造成传播文明、交流学术、推动合作的国际平台。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的核心要素,是参与和塑造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格局环境下,我们必须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政策吸引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活力。要构建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新格局,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吸引更多世界优秀学生来华留学,提高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加强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借鉴、吸收和再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工具。要扩大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全面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务实合作,在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世界文明在交流中进步、发展。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时代命题,系统阐述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作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重要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论述,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我们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回答好“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何为”这个重大命题,进一步提升排头兵自觉,扛起排头兵担当,作出排头兵贡献,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表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更大力量。
(作者:何秀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10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