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李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向度阐释

发布时间:2023-08-17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两个“行”既源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结合”)的实践逻辑,又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文明逻辑,厚培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文明意蕴。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篇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为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导。“第二个结合”亦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从已有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展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结合路径、结合价值等。二是从党史视角展开,研究内容主要是梳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进程、规律与经验。除上述研究外,部分学者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出发,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逻辑、特征。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结合”展现了独特的文明建构,内含独特的文明意蕴,开拓了全新的文明视野。因此,立足文明赓续、建设与发展,阐释“第二个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生长点。
一、“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建构
  文明伴随人类历史而来,古今中外产生了众多的文明成果,进行了各异的文明书写,形成了多元文明理解和交流。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文明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指出文明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的全部成果,标志着社会开化和社会进步。恩格斯对文明的实质作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回答:“文明是实践的事情”。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文明对象研究中,“第二个结合”有其实现的文明基础和文明建构机理。二者在文化特质、历史使命及时代要求等因素的交互与契合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且呈现出“第二个结合”独特的文明建构线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化。
  (一)中华文明:“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基因
  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中国历史传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形成,中华文明以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高度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基因。
  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构成了“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基因源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包含对至真、至善、至美社会形态的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强调,共产主义对“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追求构成社会建构的最高理想。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主义文明贡献的同时,对资本主义文明展开了从现代形而上学、资本、现代技术三个维度的批判,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创造“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未来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小康”等理念承载了世代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追求。对理想社会的愿景成为“第二个结合”的理念共通点,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华文明的家国天下观念构成了“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基因核心。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等观念都蕴含着“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和文明标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通过实践证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理念体现出重视人民作用的为政意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为政智慧强调了人民、民心的重要性。中华文明中沉淀的人民观念在实践中转化发展,在时代中丰富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文明:“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坐标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在整个历史上,文明为人们提供了最广泛的认同”,并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文明发展的统一,尤其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社会主义文明意味着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及本国文明发展前景的有机统一和全新展开。例如,列宁领导俄国破解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文明基础之间的矛盾,走出俄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从遭遇文明蒙尘到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内在统一的结构为社会主义国家考察文明进步水平提供了重要坐标系。“第二个结合”就内含这样的坐标系,让中华民族找到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也让中华文明汇入人类现代文明轨道。
  社会主义文明坐标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文明道路的探索得益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了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并在生产实践、文化创造、历史传承与世界交往中深刻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恰是衡量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文明坐标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走自己的路”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成果,也是中华文明基因传承、深刻作用的文明果实,更是在二者深度结合、交互统一基础上,社会主义文明普遍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性在21世纪的鲜明呈现。
  社会主义文明坐标促进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角度看,东方大国、文明古国、历史强国、近代弱国和时代强国均是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生生不息的国家的真实写照。中国之所以能够历尽沧桑赓续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弘扬革命文化并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
二、“第二个结合”的文明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2]而“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因此,“第二个结合”与“六个必须坚持”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换言之,之所以站在文明意蕴角度考察“六个必须坚持”同“第二个结合”的关系,是因为“第二个结合”为形成“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文明实践机制,而“六个必须坚持”则彰显了“第二个结合”的文明意蕴。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彰显文明立场
  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完善,离不开文明主体的作用。文明主体唯有坚持正确的文明价值与文明发展方向,明确文明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才能克服封闭与愚昧、野蛮与对抗、消极与倒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视野中,无产阶级集中代表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人民性的内在统一,是“社会化的人类”和“有个性的人”,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主体。因此,可以说“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的成果。
  人民至上体现为人民地位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与人民标准至上等。首先,“第二个结合”明确文明进程中人民的主体性作用,强调人民地位至上。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力量至上,即劳动至上,确立人民在文明进程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不仅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把自己与其他生物区别开的本质体现,更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他社会关系,推动文明的建构与发展,从而确立人民的地位至上。中华传统文化主张“民惟邦本”,在政治文明层面明确“民”在国家中占据主体地位,并享有一定的权利。究其本质,这一民本思想是为统治阶级巩固政权服务的,因此在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实现了民本思想内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文明进步与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第二个结合”明确文明发展的价值在于实现人民幸福,强调人民利益至上。马克思主义指出无产阶级是社会的绝大多数,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主张无产阶级政党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在人民得到解放后,社会得以解放,文明得以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的观点与之具有价值层面的契合性。中国古代先哲认识到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力来自民心支持,这一理念突破民神关系的桎梏,为人民利益至上培育了民族文化基因。最后,“第二个结合”明确文明发展以人民需求为导向,追求人民标准至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以人民立场作为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标志,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政治文化中勤政爱民思想的合理部分,在百年奋斗的具体实践中确立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树立文明态度
  文明态度体现为文明主体在文明创造中展现的面貌与姿态。从实践层面上看,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事业具有独立性、艰巨性、开创性和伟大性,“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可称为事业自立;从结果层面上看,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所拥有或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底气与信念、自豪感与自信心,可称为文明自信(“文明自信”这一概念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首次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贯穿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这实际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文明态度,即坚持事业自立与文明自信相统一。
  从文明意蕴来看,自信自立的生成与实现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开创历史伟业、赓续中华文明并探索开辟中华民族光明前景的文明态度。“一个民族正在建设的文明是否优秀与先进,是否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未来与前进方向,更是文明自信产生与长期保持的坚实基础与根本条件。”“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人民智慧,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了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全新的文明形态,积极引领并深刻影响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美好愿景。其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寻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实现的自信自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来,文明历史的悠久与古老、历史上文明成果的辉煌与灿烂,都是文明自信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与社会基础。”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从实践层面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文明态度。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持文明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一贯主张以历史进步性看待和考察文明,这包括生产的进步以及生产发展基础上整个社会面貌的改变,即文明进步。文明进步与否取决于对文明道路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1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找到并保持这条正确道路,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光辉旗帜,以确保文明发展方向不偏;中国共产党始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以夯实文明发展道路基底。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和温故知新的变革思想、精神追求和政治智慧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建构体现守正创新。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分别作为“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基因与文明坐标,都蕴藏着守正创新的重要品格。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守正”,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对待马克思主义也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要在时代与实践的要求中不断丰富其内涵,在时代与实践中检验其真理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与强大的包容性,在文明进程中不断丰富完善自身内涵。“第二个结合”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守正创新的文明成果。
  “第二个结合”的文明机制体现守正创新。守正创新在文明发展规律中表现为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新。[12]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从而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文明蕴含的深厚人文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并使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焕发时代生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提供文明思路
  马克思、恩格斯突出强调文明的实践性本质。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这表明实践创造了文明本身,文明又在实践的发展中发出时代呼声、创造崭新课题。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问题导向在文明视野下呈现为文明思路,即人们在激发文明动力、进行文明创造、化解文明矛盾、实现文明进步中的思维方式与路径。
  问题导向既是“第二个结合”的内涵表达,体现文明的思维方式,又是“第二个结合”的实现动力,体现文明进步的具体路径。一方面,强烈的问题关切和鲜明的问题导向符合“第二个结合”的思维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有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辩证地观察和把握人类社会与文明进程,因此,在探索文明道路的过程中,要求坚持矛盾观点和问题意识看待社会发展,分析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强烈的忧患意识、内省精神和现实关怀。自古以来,有志之士常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深切关怀人民的安危疾苦,勇于承担救国救民的伟大责任,主动回应时代问题,探求解决社会矛盾与危机的方法,这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赋予问题导向意识深厚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是“第二个结合”实现的具体路径,符合其发展逻辑。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诞生于解决资本主义矛盾问题的时代需求之中,创新发展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代需求之中,坚持“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而要解决具有中国国情特点、伴随时代变化的中国问题,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必须坚持以解决时代问题与完成时代使命为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基础。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文明规律
  文明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性是文明的又一特征。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性延展、文明概念内涵的揭示与把握、文明形态的辨识与区分、文明发展的效应以及文明进程的单向上升或螺旋行进等等,这些被人们长期观察、讨论、研究乃至争论的问题说明了文明的复杂性,然而随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观照与回答,又可发现文明的存在与发展具有规律性。“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以系统观念把握文明历程,才能够更好地揭示文明发展规律、促进文明交往、推动文明发展。
  从“第二个结合”的构成来看,二者皆包含以系统观念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的,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建立起普遍密切的联系,各文明内部各要素以及文明之间也是普遍联系的。这意味着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文明,把握文明发展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古老的系统观念。《易经》中的八卦学说与《尚书》中的五行观点等都体现出普遍联系的宇宙观;传统的农耕文明也要求人们坚持普遍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朴素的、以整体和系统的观点看待事物与观察世界的观念。从“第二个结合”的构成逻辑来看,系统观念彰显了二者结合运行的文明规律。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正确处理“第二个结合”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在坚持与发展中要用其中蕴含的完整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以联系、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着眼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性与世界文明的关联性,深刻把握“两个大局”,推动文明进步与文明交流。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厚植文明情怀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概念。文化与文明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性造就了人类文化史及文明史,而文明通常是更大范畴的概念,标志着人类的进步状态。因此,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但是文明仅相对于愚昧与野蛮,没有优劣之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文化视野及文化胸襟,就会有什么样的文明情怀,这体现为在世界历史发展洪流中对待自身文明和人类其他文明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在充分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诞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命脉,二者的结合鲜明造就了大党大国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表现为厚重的文明情怀。
  “第二个结合”坚持宽广的文明胸怀,认同人类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是以包容的态度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丰富自身内涵。马克思主义是在对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继承中创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合”内核,提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在数千年中广泛汲取融合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二是“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实质是中华文明同社会主义文明相结合,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典范。“第二个结合”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关切,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天下观,坚持博大的文明胸襟,推动文明成果惠及全人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客观要求关注世界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共产主义文明要求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而不是某一阶级、某一民族、某一国家的利益实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天下观来看,“天下大同”的文明愿景、“达则兼济天下”的文明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明观念等都寄托了中华民族的远大理想。为积极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关怀,弘扬中华文明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呼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三、“第二个结合”的文明视野
  “第二个结合”蕴含文明立场、文明态度、文明道路、文明思路、文明规律和文明情怀,并展现了宏阔的文明视野。因此,站在文明视野的高度考察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与中国共产党的文明担当,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打开了思想文化的“创新空间”,以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华文明的时代精华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一)“第二个结合”促进中华文明赓续,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欧亚大陆东部产生的原生文明之一,是拥有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证明的文明,是以“多元一体”为结构特征的整体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 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是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重要贡献的文明。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文明交往。遗憾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逐渐落后于世界文明潮流。然而中华儿女从未放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而中国共产党就是其中的领导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在理论探索层面,“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文明使命层面,“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首先,“第二个结合”夯实了文明自信。一方面,既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明矿藏,揭示中华文明对中国文明进步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价值,又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时代内涵与现代性意义。在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并升华为深远持久的文明自信。另一方面,我们的文明自信实质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本身内含坚定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奠定了文化自信、文明自信的强大根基。其次,“第二个结合”促进了文明互鉴。一方面,文明互鉴是“第二个结合”的本质要求。纵览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文明只有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从文明视角来看,“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文明互鉴的典范。另一方面,文明互鉴是“第二个结合”的价值表达。“第二个结合”促使我们秉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命运与共,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彰显当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文明互鉴,引领世界多元文化、多样文明和谐共生的大国担当。最后,“第二个结合”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第二个结合”为前提,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基础,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实践成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是中华文明赓续、建设与发展的时代硕果。
  (二)“第二个结合”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基础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新的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推进“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尤其是通过“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二个结合”开辟了文明大国建设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体现为文明交往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相互观照、尊重,承认彼此是客观的关系性存在,在各主体间建立平等、理解、融通的关系形态。文明大国建设亦体现在文明主体对文明形态的新塑。“第二个结合”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文明论话语的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文明与时代化的中华文明的有机整体。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旨归,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文明使命,在文明目标上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文明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在文明价值中以包容态度坚持世界文明多样性,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一脉相承的基因传续。中华文明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观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支撑,涵养了文化底蕴。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蓬勃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18](P315)人类文明新形态带有中华文明的鲜明基因,吸取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吐故纳新、兼收并蓄,使中华文明与时代发展、世界发展同频共振,彰显符合时代与实践发展的价值与形象。
  (作者简介:李睿,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研究员;岳泽宛,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4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