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敢于直面问题是有信心和力量的表现──读《理论热点面对面二○○六》
来源:2006年08月08日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08-29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是一本特色非常鲜明的通俗理论读物。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敢于直面普遍存在并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关心、感受深刻的现实问题,也即是社会学所说的“社会问题”。我们看到,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买房难、买房贵的问题,农民工问题,反腐败问题,互联网问题等,该书都列出专章,给予有根有据、入情入理的分析和回答。每个问题都简要地、实事求是地说清楚问题的现状、由来和成因,中央对解决该问题的精神和措施,目前解决的程度,今后还要如何努力等。正是通过简洁明了、深入浅出、与读者互动式的论述,把中央的精神和群众的心声比较好地统一起来了,把理论和实际比较好地结合起来了,使读者非常自然地知道怎样看问题是正确的、全面的,是有历史眼光和发展眼光的,而怎样看问题则是不完全正确的、失之片面的、缺乏历史眼光和发展眼光的,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解除疑惑的效果。这对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推进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这本通俗理论读物,在论述具体的社会问题时,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例如,把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买房难、买房贵,以及农民工这些问题联系起来看,都反映了社会成员的安全需要问题。安全是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社会成员安全感低落,社会是难以达到和谐的。一个社会的安全需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要,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要。实际上,后者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更经常、更普遍面对的问题。当前我国个人安全主要表现为“现实困境”和“未来威胁”两个方面。“现实困境”是个人生活中已经遇到的实际困难或问题,像该书中涉及的上学、看病、住房,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成员的安全感。“未来恐惧”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如,公共突发事件造成的不安全,资源短缺增加的生活压力,公共物品涨价形成的担忧,个人生活中可能发生的非预期性事件,以及个人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养老负担等导致的“预期性焦虑”。目前,我国个人生活中的安全状况已成为影响甚至威胁社会和国家安全的一个重大因素。这告诉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安全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人的安全”对于一切人类安全的核心地位和基础意义,从而在兼顾整个社会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基础上,把个人安全放在应有的更重要的位置。这种安全观念的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它对于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很重要的。
这本通俗理论读物,在论述具体的社会问题的同时,还引导干部群众以更宽阔的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本土的各种事象。中国是一个正在从地区性大国走向全球性大国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正在从传统性社会向现代性社会快速转型的国家。这两点决定了中国的各种事象不能不影响世界,也不能不受世界的影响。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每一项重大的动态变化之中,都包含着这两个维度也即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可以说,那些左右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动态变化,那些影响我们个人生活的复杂症候,都离不开这两股力量,是这两股力量相互扭合所产生的一系列现实效果。中国为什么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不和谐因素的活跃期,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都是这两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能够实事求是地直面社会存在的问题,是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同时也是这本通俗理论读物能够说到干部与群众心坎上、说到问题点子上的原因所在。报道说“该书刚一面市,便掀起了读者购阅的热潮”,这是不奇怪的。
我们社会学工作者看到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感到特别亲切,因为社会学研究,归根到底就是在一定社会学理论的视野下,实事求是地、有根有据地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在这个意义上,《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这本通俗理论读物,很大程度也是一种通俗的社会学研究。
2006年08月08日《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丁杰静(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