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这一重要命题和要求以来,“大思政课”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认为,这些年来我们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即以系统思维解决关键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从6个方面作出概括和阐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笔者看来,“六个必须坚持”对“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包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那么,对于“大思政课”来说,以系统思维解决关键问题,具体来讲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大思政课”要走出学校,到广阔的天地之间,将各种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更大的教育场域,进而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解决立德树人、凝心铸魂这一关键问题,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贯穿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沿着这一方法论,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把握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科科参与、课课协同、环环相扣、线线联通”。这些年来,武汉大学也努力遵循这四个维度来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
第一,“科科参与”。众所周知,高校教学都是按照学科组织起来的,跨学科是一种特殊的学科形态。那么,众多的学科如何参与到思政课的建设过程中,形成“大思政课”的合力呢?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重点马院,也是第一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院校。在开设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课博大精深,内容覆盖面非常广,思政课教师从头讲到尾是一种讲法,而我们尝试把不同学科教师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汇聚到思政课堂上,也是一种探索。
在这几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提出来要努力开出高度专业化的思政课、讲出堂堂精彩的思政课。那么,如何做到高度专业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进入思政课堂,用法学、经济学、生态学,以及科技、网络等专业性的知识理论来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动员马院以外其他10多个学院共计180多名教师参与思政课堂。比如涉及生态文明、网络强国、科技强国、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议题,我们都会组成专门的课题组,聘请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担任首席专家,“举全校之力开一门课”。马院的教师会参与每一个课题组,每一个专题我们都会举行专门的备课会。有媒体报道称备课会堪比“华山论剑”,教师们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这一模式的总体效果还是很好的,一是专业课教师学会了“宏大”。很多专业课教师在原来的专业领域研究得已经很精深很具体,讲了这门课后体会到原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具有战略性的深刻论述,教师在这个“宏大”的定位中作专业研究,进一步开阔了眼界。二是思政课教师学会了“专深”。以往我们每一个专题都得讲,从头讲到尾不容易,而在与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其他专业课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便有了对问题更专深、更细致的研究。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进入思政课堂,还要进入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之内。总之,通过“科科参与”这一路径进一步深化了思政课建设。
第二,“课课协同”。近年来,武汉大学利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这一机制,分步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基本上做到了周周有活动、年年有比赛,树立样板,带动引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把思政元素从各自的专业课程中挖掘出来,融入课堂之中,教师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在提升。不同课程的教师们同向同行、共同发力,不断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
第三,“环环相扣”。“环环相扣”是个比喻性的说法,其中要表达的内容很丰富,比如教的一环和学的一环怎样衔接起来?教师和学生如何呼应?归根到底,环环相扣中最根本的是教学这一环。教师要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从而更深入地思考教师应该讲什么、应该怎样讲,这样才能使教与学相衔接。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要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路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用好大数据。近年来我们持续追踪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已经进行了9年。这项调查一开始是在武汉大学开展,如今已发展至全国70多所高校,借助网络已积累了50多万份学生样本。
第四,“线线联通”。“大思政课”对于学生成长来讲,要做到线上和线下的联通。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如果忽视线上这一阵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对此,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2016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推出4门思政课的慕课。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0多万人次使用过。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很多高校选用的就是武汉大学这一慕课,这给予我们很多鼓励,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反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迭代升级。同时,这几年武汉大学还打造出一个融媒体产品——“马上见”。为什么称之为“马上见”?学生有问题马上回答,并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其中,来实现跨学科的对话。该系列每期聚焦一个主题,推出后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访问量已有600多万人次。
线线联通除了体现为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以外,还体现为校内和校外的联通。其实,“大思政课”关注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打开眼界、走出校园,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之间。这些方面我们也在努力作出尝试,武汉大学聘请了一批校外思政课兼职教师,并建设了一批实践基地。我们要把这些资源用活用好,学生通过参观、交流、访问、互动、研究等方式实现自我提升,沉浸式的教育也要在这里完成。这些年来我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带领学生深入到这些实践基地中去,真正把这些基地用起来。
“科科参与”的“主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课协同”的“主课”是思政课;“环环相扣”的“主环”是教育者,教育者要主动地把别的环节连接起来;“线线联通”的“主线”是教育线,要么是学校,要么是教育者,要么是思政课。无论“大思政课”“大”到何种程度,我们都要对“主科、主课、主环、主线”有清醒的认识。无论“大思政课”资源如何多、体系如何大,一定要有内核。内核强劲有力,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才能够有力凝聚、有序运转,组织体系的功能才能得以有效发挥。在这个协同一体的“大思政课”体系中,“内核”正是我们学校内严格意义上的思政课,即思政小课堂。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系统的理论讲授和教育离不开思政课的有效开展。
“大思政课”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要由朴素到深刻、由自发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由局部到全面、由散在到整体,离不开思政课的提炼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做好画龙点睛工作,加强引导和总结提炼。”学生来到天地之间各种各样的社会场景中,开阔了眼界;回到课堂上,如何做到画龙点睛,靠的是教师。总之,“大思政课”建设不能缺少“内核”,弱化主渠道。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是思政课建设的成效,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最后一点,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其素养是密切相关的,思政课要不要创新?怎样才能创新?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够把思政课这项本应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做好,展现我们的创造性呢?把创新性的理论讲活,这与思政课教师的功力有关。思政课教师本领高强,才能放得开、收得住,“画龙点睛”才能点得准、讲得透,也才能讲得好;否则,我们会非常拘谨,既放不开也收不住,更点不准、讲不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有能在这个课堂上站稳脚跟的本领、创新的素质,就得下苦功夫、求真学问。我们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二〇二三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马克思主义更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潜心治学,虔诚问道,共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