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凡: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基本规定及其内在关系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协同推进“两个革命”的时代要求,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已经有了关于“两个革命”的初步思考。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既作为“第二小提琴手”和马克思共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在革命的不同阶段独立地作出自己的理论贡献。系统梳理恩格斯关于“两个革命”的重要论述,总结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革命”的基本观点以及恩格斯在这一过程中的伟大贡献,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标是“社会革命”
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曾在一封信中回忆他们的思想进程:“马克思和我从1845年起就持有这样的观点:未来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结果之一,将是称为国家的政治组织逐步解体直到最后消失……同时我们始终认为,为了达到未来社会革命的这一目的以及其他更重要得多的目的,工人阶级应当首先掌握有组织的国家政权并依靠这个政权镇压资本家阶级的反抗和按新的方式组织社会。”1845年,恩格斯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着手运用新的唯物史观去观察和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以及新兴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研究的结果发现,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带来社会繁荣之后迅速造成了全方位的社会危机。他富有激情地判断,英国将要发生远比法国的政治革命、德国的哲学革命更为广泛、更具深远影响的“社会革命”。伴随着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壮大,这种社会革命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无产阶级运动的唯一前途,工人阶级将“更多地从社会方面而不是从政治方面去寻找摆脱贫困的办法”。
这种认识伴随着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交往的深入而逐步得到更为系统明确的阐发。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据此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矛盾冲突的结果“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当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其结果必然会发生新的革命。恩格斯与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场“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的社会革命,即彻底铲除现存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不合理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本社会基础。以往的革命不过是不同阶级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是一些人取代另一些人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者而享有分配权力、生产资料、劳动的斗争,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推翻现存的统治阶级,更重要的是“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而彻底改变阶级斗争的性质,以“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
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是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来阐述无产阶级社会革命,那么《共产党宣言》就是从正面宣示无产阶级要开展彻底社会革命的奋斗目标。恩格斯和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自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当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会出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至于无产阶级在这场阶级斗争中的目标和使命,《共产党宣言》以极富战斗性的语言公开申明:“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两个“最彻底的决裂”表达了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从根本上有别于以往的阶级斗争。过去的阶级斗争不过是一个新的阶级取代旧的阶级对整个社会施加统治,而旨在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虽然也要通过革命上升为统治阶级,但是无产阶级争得统治地位并非革命的终止,而是利用这种统治地位消除造成种种剥削现象的旧的生产关系,消灭私有制和旧有的分工,从而“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不是像以往的剥削阶级那样再建一个充满着阶级对立的旧社会,而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至此,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基本认识已经成形,此后只是在具体问题上作过进一步的阐发和说明。他在晚年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曾经对自己19世纪中叶认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伟大的决战”将很快到来的判断进行了反思,并结合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策略提出更为开放的认识。但终其一生,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基本认知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以下三个问题的理解上。
第一,什么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无论在其革命生涯前期还是晚年,恩格斯都对其进行过清晰解释。一方面,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不是简单夺取政权争得统治地位,而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变革,是生产关系根本改造乃至生产力伟大飞跃,是人的解放。无产阶级不仅政治上摆脱被统治状态,而且经济、精神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摆脱奴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享有全面自由。另一方面,这种社会革命不是简单地按照统治阶级的面貌再塑整个社会,而是建立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社会。恩格斯强调,任何革命获胜的阶级夺取政权后,都按照自己意识形态改造社会,建立利于巩固其统治、维护其利益的社会秩序。无产阶级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活动性质,“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利用政权赋予生产资料以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真正的社会属性,按照整个人类解放的要求建立一个真正消除阶级差别和阶级本身的新社会,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要而言之,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就是要彻底消除人类自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一直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人们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被奴役的状态,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第二,无产阶级为何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以往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历史,那为何这种阶级斗争在无产阶级身上却发生根本改变呢?恩格斯认为,由于“社会革命各种因素的发展”,既生产力发展与无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成生产力发展阻碍时,就有爆发革命的可能。资本主义发展投射工人阶级身上,一方面工人生活越发悲惨甚至降到生存条件之下;另一方面工人阶级联合展示愈加强大的力量,其结果就将这种革命可能变为现实。无产阶级是社会最下层,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最终承受者,不是个别资本家道德败坏所致,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结果,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不断破坏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阶级划分,从而摆脱阶级斗争,就不能争得自身的解放”。无产阶级即要反抗资产阶级统治,还要彻底消灭这种阶级统治及其社会基础,才能真正获得自身解放。换言之,无产阶级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就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点在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若干版本的序言中反复得到体现。
第三,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革命。恩格斯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要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然后再利用这种政治统治变“阶级的统治”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换言之,政治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必要环节,社会革命是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发展方向,非此不能准确理解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不能准确把握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具体步骤。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以维护阶级利益为核心的传统政治革命模式,将其由过去权力更替的游戏变为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实践,由单纯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无产阶级解放的一个步骤,以最终获得人类的真正解放。
二、基于对无产阶级政党阶级属性的把握:“自我革命”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恩格斯成长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之时,正是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却又无法找到出路,亟需科学理论指导、亟需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紧要关头。基于对工人阶级状况的观察以及对工人运动的分析,恩格斯形成关于无产阶级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自我革命等逐步递进又相互关联的思想,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基本性质决定其必须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我革命。
第一,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物,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承担着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按照列宁的评价,以往的人们只是同情工人,但从未将工人解放的希望放在他们自己身上,“恩格斯第一个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他首先发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认为他们“能够自己帮助自己”“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恩格斯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中发现,无产阶级是“工业变革的最重要的产物”,它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结构,并且在不断反抗中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力量。就此而言,“工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这一观点后来在他和马克思共同完成的《共产党宣言》中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日益觉醒的无产阶级不断地联合成一个阶级整体、甚至组织成政党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寻求自身解放的事业便具有了全人类解放的性质,完成解放世界的事业就这样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的身上。
第二,无产阶级在运动中成为独立政党是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必要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制造出一支规模庞大的无产阶级队伍,无产阶级也因此具备斗争取胜的重要因素——人数众多。但人数并不天然转化为反抗资产阶级的有效力量。早期活动中,尚未觉悟的工人没有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造成自身受奴役受压迫的根本原因,未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甚至主要还是作为资产阶级的附庸来“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只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及其力量的壮大,无产阶级之间的被动联合逐渐变成主动联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之间对抗的性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便象征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作为一个自觉的阶级而登上历史舞台。“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力量的发挥亟需科学理论的指导、亟需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组织。因此,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改组了正义者同盟,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并接受委托共同完成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按照恩格斯的理解,“无产阶级从组织起独立的工人政党时起,就成为一种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真正成为能够对抗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运动的领导权才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上。此后,无论是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还是指导各国革命活动,恩格斯始终强调无产阶级争取解放要把自身“组织成为独立政党当做首要条件”。也因此,恩格斯晚年在给丹麦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回信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时说明,他和马克思自1847年以来就一直主张,无产阶级要强大到能够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取胜,必须组成独立的政党,这个政党应该从根本上区别于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是“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性质与旧阶级政党存在根本不同,决定其必须加强自我革命。在恩格斯看来,以往所有旨在推翻统治阶级革命,不过是权力更替、财产重新分配一种方式,终究为了争权夺利,这种革命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伴随现代政党制度的产生,这一运动继续以政党政治的形式出现,无非是其领导者变成了资产阶级政党,他们往往将夺得整个国家机器和统治权视为主要战利品。
社会最下层无产阶级,非摧毁当时整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无法解放,其革命不仅是本阶级解放途径,也是人成为自身主人必由之路,是真正“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长期工人运动中诞生无产阶级政党由无产阶级队伍中率先觉悟者组成的先进政党,他们经历了现代政党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屑与一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为伍。《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自身纲领的系统说明,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宣言中强调,无产阶级政党除了无产阶级的解放没有任何其他特殊利益,也绝对不在运动之外提出任何特殊原则,他们不仅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最近目的和利益”斗争,也“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即他们不仅要组织力量领导广大工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还要继续消灭旧生产关系、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保持革命领导权,始终保持自身独立不受一切旧政党的支配或影响,在各阶段“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须加强自我革命以坚持自身的价值追求保持政党性质不变。
第四,无产阶级政党的自我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基本原则,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恩格斯在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书评中强调,“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有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洞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无产阶级政党掌握了科学世界观,也就掌握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找到解决社会冲突和阶级对立的真正手段,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按照一般的步骤、遵循一定的革命策略朝共产主义方向前进。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对于错误对待或者僵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马克思曾经以“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来回应,恩格斯则直接批评了将“唯物主义”当做“套语”和“标签”的做法。
不过,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发展及领导革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外部始终面临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压迫与影响,内部也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恩格斯早年和马克思一起、晚年自己独立领导着同这些破坏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进行的斗争。《共产党宣言》中已经表达出来,晚年恩格斯又更加明确强调的一点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无论采取何种策略,与其他政党或党派保持何种关系,都必须“以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不致因此发生问题为前提”。恩格斯认为,当内部出现了可能会牺牲“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将反映自身性质和宗旨的纲领“丢开不管”的思想或行动时,无产阶级政党需要通过内部斗争清除自身“肌瘤”,因为这是一个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纯洁性的基本的、原则性的问题。
三、基于对革命战略的思考:无产阶级政党通过加强“自我革命”实现“社会革命”
革命始终不是某个阶级或政党随心所欲、任意制造的结果,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成历史赋予其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需具备很多条件。恩格斯多次引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表述对此说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既是关于社会革命内涵阐述,也是对如何在最一般意义上实现社会革命说明。在最终意义上,生产力发展是决定性因素。当生产力的发展超出资产阶级的控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由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变成破坏性力量时,社会革命的时机便日渐成熟。当然,即使这种根本条件已经具备,社会革命也不会自动到来,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此时便越发显现。
欧洲工人运动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走向高涨然后又逐步回落,各国纷纷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巴黎公社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最终失败,都促使恩格斯探究并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考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问题。尤其在其晚年独立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后,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加强自我革命来推动实现社会革命进行了深刻思考。
第一,社会革命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标,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独立的、能够反映无产阶级基本属性和根本追求的纲领,将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以往阶级的革命,终归是“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不仅是为了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运动,也需要广大无产阶级参加,需要无产阶级“自己帮助自己”。对于身处社会最下层的无产阶级而言,要拨开看似公平的“工资”的迷雾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无产阶级政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纲领作为“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就是要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想信念、历史使命、价值追求等内容以行动纲领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公开宣示,在促进广大无产阶级成员觉悟的同时,党自身也接受公开的监督制约。只有制定了完备的革命纲领,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够坚定立场,不会“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坚定地领导着无产阶级朝着根本追求和最终目标而不断努力。一定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在新时代对这一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纲领反映着政党对自身及所从事事业的自觉认识,恩格斯强调,一方面纲领要能反映科学的世界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这是“对纲领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唯其如此,才能够在运动中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始终采取与旧政党相对立的、独立的立场,保证纲领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另一方面,革命纲领不仅要无所畏惧地公开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表明自己的最近目的和最终目标,而且要与运动的实际相结合,随着实际革命形势的发展,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适时调整革命策略,以确保纲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无产阶级政党应该以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纠错能力促进自身机体的健康成长,以满足领导社会革命对无产阶级政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恩格斯在指导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特别强调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这种学习首先是科学理论的学习,“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正是唯物史观将无产阶级政党与以往政党区别开来,掌握了科学理论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现象中意识到自身的阶级立场,认清自身根本利益所在,领袖们有责任去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还应该在实际运动中学习,因为在无产阶级运动的各个阶段,资产阶级不但以实际的压迫告诉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而且其中部分能够“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背叛他们原来的阶级而转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促进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觉悟。
恩格斯最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在其所犯错误中汲取教训、快速成长。他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和所有大党一样,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犯某些错误,甚至可能犯大错误”,这无法完全避免。但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私利夹杂其中,革命性最坚决彻底,且有超强自我纠错能力,一旦意识到错误及其导致后果,能够迅速汲取教训、获得成长。恩格斯还强调,要获得深刻理论认知、制定正确革命路线,“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学习”,无论对运动刚刚起步的美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是对已经在革命中不断经受锤炼的英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莫不如是。后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求则将这一思想提升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要辩证认识组织内部斗争与团结的关系,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求得更大的团结,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和纯洁性,始终成为实现社会革命最坚决的推动力量。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广大无产阶级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有坚强的组织和统一的意志,其内部团结尤为重要。不过,当这种团结已经无法维系或者影响到其阶级性时,需要果断地开展内部斗争以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提高战斗力。
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件伟大而复杂的社会运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内部成员随时可能受到诱惑,致使“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一部分人停留下来,不再前进”。同时,面对具体形势变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关于具体革命策略、手段等的认识,可能会出现左右之分,或者极端派别和温和派别的不同。因此,“一个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必要的时候,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开展内部斗争,甚至不惜与党内持有错误思想的人或党派决裂。
当然恩格斯反复强调,这种内部斗争要注意策略。一是斗争时机要谨慎选择,一旦涉及到原则问题斗争要坚决。只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党内享有更高权威时,斗争才不会给人留下搞分裂的口实。但是,当诸如“纲领遭到破坏”这种原则性问题发生时,要勇于与破坏者决裂,无产阶级政党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二是斗争动机要纯正。党内成员围绕某个问题产生分歧是正常现象,但这种分歧引发的争论应该着眼于是否对无产阶级运动有利,开展斗争应该出于公义。三是斗争的主要方式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利于党的机体健康。内部斗争广泛采用被视为“工人运动的生命要素”的批评与“无情的自我批评”,主要通过关于科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原则的争论、对历史的反思等方式来实现,没有任何“另外一个政党敢于这样做”。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在革命的紧要关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第四,无产阶级政党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党内坚持民主集中制,以便在社会革命的决战关头发挥作用。
在恩格斯看来,“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政党并不具备且最为害怕的东西,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共同斗争的无产阶级“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面对强大的敌人,只有以严密的组织纪律做保障,无产阶级政党才能有效解决思想上的混乱和组织上的宗派活动等。恩格斯在其整个革命生涯中,一直领导着与党内各种错误思潮、各种宗派力量的斗争,在其晚年评价德国社会民主党时还强调,正是由于其具有“冷静的头脑、严格的纪律和蓬勃的朝气”,才能够不断领导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成为最有力的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不同于旧有的政党,它是基于共同利益共同目标而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党。担任领导职务者也应该从普通战士做起,党内的官吏并不高人一等,无权要求别人“温顺”地服从,而是被恩格斯视为无产阶级的“仆人”。无产阶级政党内部高度民主,成员有言论自由包括批评的自由,允许出现不同的意见和正常的争论。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所有联合行动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否则革命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他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时明确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往往既具备写作才能和理论知识,还具备领导斗争的经验以及“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等,是领导革命的权威,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社会革命时必须尊重领袖权威,维护领袖地位。一定意义上,当前我们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正是着眼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基于对党的组织纪律、组织原则的准确理解,结合新时代的具体背景而提出的实践要求。
仔细回顾恩格斯的革命生涯和思想轨迹,不难发现,他深入无产阶级运动,基于严谨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彻底的“社会革命”;在亲自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中发现,能够自觉意识到自身利益之所在并能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在通过“自我革命”锤炼革命所必不可缺的能力和品格时,才能领导完成这一“社会革命”。新时代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实现改革开放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既应该坚持恩格斯关于“两个革命”的基本原则规定,又应该从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找到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资源。
(作者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2期